这6类人群,尤其受乳腺癌“青睐”,希望你不在此队伍中

近日,一则“乳腺癌多为无痛肿块,早期发现率不足20%”的新闻登上热搜,引起人们的恐慌。乳腺癌目前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新发病例约27万,占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1/4。

据有关专家指出,乳腺癌多发生于超过35岁才生育或者接受过大剂量放射性治疗及打过促排卵激素的妇女,一般临床表现往往是无痛性的肿块,仅3%-7%有疼痛症状。所以,发病后就诊相对较晚,约有35%的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乳腺癌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密不可分。女性一生会经历初潮、妊娠、哺乳、更年期几个重要时刻,都伴随着雌激素的变化。如果有人为或外在因素影响了这些阶段,导致雌激素水平突然变化。激素的骤然变化就会刺激乳腺上皮诱发细胞恶变,导致乳腺癌。

这6类人群,尤其受乳腺癌“青睐”,希望你不在此队伍中

乳腺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2、月经异常的人

女性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经期长都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这是因为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都会延长内源性雌激素的环境暴露时间, 从而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据有关统计,初潮年龄在11~13岁者,比在17岁以后者患乳腺癌危险性高20倍,而绝经每推迟1年,发病风险升高2.9%。

3、肥胖的人

大量研究发现,肥胖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肥胖人群中体内脂肪多,这些脂肪将刺激雌激素分泌,而大量雌激素的堆积会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

这6类人群,尤其受乳腺癌“青睐”,希望你不在此队伍中

4、滥用雌激素的人

总是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会使雌激素水平升高,乳腺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就可能会发生病变。所以,有乳房疾病、乳腺癌家族史者,一些内服外用的含雌激素的药品和化妆品、保健品都应谨慎使用,包括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等肉类,都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5、情绪容易波动的人

人在情绪波动的时候内分泌功能容易出现紊乱,甚至会出现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的情况。很多女性长期焦虑、抑郁、暴躁,或者处于较大的压力之下,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

6、有过人工流产史的人

自然流产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人工流产使妊娠突然中断,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骤然下降, 导致乳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停止,而未分化完全的乳腺上皮细胞易受致癌物的刺激而发生癌变。

这6类人群,尤其受乳腺癌“青睐”,希望你不在此队伍中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李顺荣副主任医师在接受医联媒体采访时透露:乳腺癌虽然发病率高,但确是目前预后最好的癌症之一,整体能达到约七成的治愈率。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还能更高。据有关数据统计,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国际水平达到91.8%,此数据甚至超出美国。乳腺癌在目前现代医学里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综合治疗一共有以下四大板块。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治疗方法, 如果仅有局部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

2、化疗:化疗是全身性治疗,因为乳腺癌一旦发现,大部分就已经产生全身微转移,所以化疗必不可少。不过,对于一些早期的患者可以考虑不做化疗。

3、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又称激素治疗,激素是由机体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可对特定的组织或细胞发挥特有的效用。对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建议口服内分泌药物十年,原位癌患者则口服内分泌药物五年。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就是靶向治疗这部分现在最好,因为靶向治疗它的副作用少,而且它的效果也好,所以是目前最新的研究领域。<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