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5年 贵阳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区将这样建设

  乐居买房讯 五阿哥 日前,贵阳市政府印发《贵阳市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区规划建设及改造提升工作方案》。

未来3-5年,贵阳市将重点规划建设、改造提升1条达到国家标准的全国示范步行街、10条省级商贸特色步行街和一批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特色商业街区。

未来3-5年 贵阳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区将这样建设

  按照工作方案,贵阳市将通过3-5年时间,结合人民大道及核心商圈的打造,围绕省府路、文昌阁、甲秀楼、阳明祠、电台街、王家巷等历史遗承、文化遗产,聚集传统人脉、商脉、文脉,整合资源,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条达到国家级示范标准的步行街,充分展现贵阳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商业品牌,将其打造成为既传统又时尚、既国际又贵阳的新消费示范街区,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名片”、“会客厅”和市民、旅客休闲购物、消费娱乐“天堂”和“可遗传的精神家园”。

  根据贵州省商贸特色步行街建设标准,按照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每个区(市、县)各规划建设、改造提升1条省级商贸特色步行街,重点围绕未来方舟文化时尚街、花果园贵阳街、梵华里、新光里、CCPARK、市西滨河商业街、时光贵州等一批区域性消费街区,进一步突出特色、引进品牌、完善功能、持续打造,形成吸引外来消费和市民消费的重点区域及步行街发展的后备集群。

  结合夜间经济、新兴消费场景发展,

围绕南明河滨河商业带、花溪青岩古镇、清镇“特色贵州”旅游产品及屯堡文化、修文阳明文化、息烽红色及温泉文化、开阳富硒产品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商旅文融合、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后街经济”特色街区,成为全市步行街发展的后备梯队。

  为打造以上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区,贵阳市制定了相应主攻方向。要优化街区环境,提高立面、地面等环境卫生标准,提升道路慢行系统,进一步完善内部车行交通网络,强化路网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街区环境改造整治;要提升商业品质,引入中高端业态,培育新兴业态,积极发展特色、颜值小店,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消费供给体系;要打造智慧街区,加强5G应用,支持有条件的街区完成AP上杆及柱状Wi—Fi亭、红色复古电话亭建设,开展智慧停车系统建设。

  要增强文化底蕴,大力聚集本省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品牌IP(知识产权)资源,突出文脉传承、风貌保护、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充分挖掘街区历史遗迹和特色文化资源,

建设培育南明河沿河风貌区、汉湘街等一批沉浸式主题消费街区,让“老街巷”成为“新商业”的承载空间,实施王家巷、电台街等一批后街支巷恢复活化,积极发展“后街经济”,支持本土“老字号”做精做强,多形式组织品牌文化节会活动,推进文商旅联动。

  要规范管理运营,创新街区管理模式,形成“市统筹推进、区具体落实、街区日常管理、商户共同参与”的共治机制,积极探索实施临街业态管控机制,制订商业业态发展规划和特色风貌区业态导则,梳理归类应该保留、可以保留、必须迁出三种业态类型,强化政府对资源的主导作用,引导和约束产权人的出租行为。

  具体实施方面,2019年11月15日前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2019年11月30日前确定选址,提出国家级、省级步行街及市特色商业街区选址方案,报市委对外开放委员会商贸业发展组(市商务局)批准;2019年12月31日前编制规划,明确各辖区步行街及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或改造数量、四至范围、功能定位、业态布局、交通组织等重点;

2019年12月31日前制定方案,明确项目实施主体、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梳理重点项目和控制性工程清单,形成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工作责任;2020年6月底前启动建设或改造;2023年12月底前开街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