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马蝇效应”告诉我们,适当“刺激”很有效

现在家庭的孩子,生活安逸,不需要为生活担忧,也不需要为未来发愁。

这样安逸、平淡的生活,就会使孩子形成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那么,怎么让孩子转变这种思维呢?如何让孩子主动去争取自己的想要的事物呢?

这就需要父母用好方法,激励孩子。

习惯了“不劳而获”,会变得不思进取

苗苗生活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平时爸爸妈妈对苗苗是有求必应,只要苗苗喜欢的,父母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苗苗实现。

也就因为这样,让苗苗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做什么事都不努力。因为苗苗觉得,只要她想要,家里就能实现,自己不需要努力,这样就很好,也不需要做什么改变。

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马蝇效应”告诉我们,适当“刺激”很有效

苗苗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不仅体现在生活中,学习上也是如此。

她从来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努力好学,上课就呆呆地坐着,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任何问题,似乎上学就只是一个形式,她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参与一下即可。

苗苗的这种状态,让苗苗父母开始头疼,一是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二是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

其实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孩子,对待事情总是很消极,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什么造成孩子这种状况呢?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又该怎样去做呢?

让孩子失去动力的原因

1)家长过度的保护,让孩子无处施展能力

现在的孩子们都生活在安逸富足的家庭环境中,没有吃过苦,也没有受过挫折,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努力。

尤其是在家长们的层层保护下,接触到的事物更为有限。其实,家长们的过度保护,反而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自我保护。

自我努力的想法,一味享受家庭带来的安逸,自然就会养成不思进取的性格。

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马蝇效应”告诉我们,适当“刺激”很有效

2)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都赋予太多的期待,期待值过高,会使孩子更害怕失败。

害怕受到这与批评,害怕会看到家长失望的眼神,因此会产生逃避的心理,即消极对待事物的心理。与其说孩子不思进取,不如说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

因为如果孩子所做的事情失败,就会受到指责与批评,倒不如不去做这件事,不做就不会有失败。所以对孩子要客观地进行评价,不要有过高的期待值。

做到这几点,让孩子重拾动力

▶ 适度“刺激”,利用好“马蝇效应”

“马蝇效应”相信一些家长们都听过,所谓的“马蝇效应”,简单的来讲就是利用一些激励手段,刺激本体,使本体能力凸显出来

,改变本体原有状态。

家长们可以根据家中孩子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激励手段,让孩子产生前进的动力,改变孩子不思进取的状态。

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马蝇效应”告诉我们,适当“刺激”很有效

▶ 多带孩子参与活动,走出“封闭圈”

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外界活动,尤其是一些竞技类的活动和比赛,让孩子参与其中,感受比赛的乐趣和精神。

让孩子自身体会竞技和成长的快乐,培养孩子的积极进取心,让孩子不甘落后,自发性地改变自己的状态。

▶ 适当的激励和表扬

在孩子做一些改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表现忘完采取不理会的态度,这样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打消孩子对完成事物信心。

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与重视程度,对孩子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好正确的方式好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要学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和想法,因材施教,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浩一妈妈,如果您在带娃的过程中,遇到疑惑、开心、难忘的事情都可以发私信分享给我~同为新手妈妈,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