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西:山旮旯裡種山蕗,脫貧致富有門路

“黃明高,305斤,760塊錢”“儲德紅,467斤,1165塊錢”“朱慶才,48斤,120塊錢”……嶽西縣姚河鄉馬石康遠山蕗合作社內,村民們帶著自己種植的山蕗根正井然有序的排隊等著稱重算賬,看著賬本上的數字,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優越的生態環境為山蕗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山蕗已成為姚河鄉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機緣巧合,種植山蕗嚐到甜頭

嶽西:山旮旯裡種山蕗,脫貧致富有門路

說起山蕗種植,就不得不提到馬石村的朱遠根,他也是康遠山蕗合作社負責人。1992年,在一次從杭州回嶽西的車上,朱遠根結識了專門負責為公司購種的王容仙。“當時,他問我老家有沒有種植山蕗?那時我並不知道山蕗就是野南瓜根。只是從他的描述中知道山上有這種植物,我就帶他回姚河,爬遍了沈橋、馬石、邱山等地的山頭,結果發現了大量的野生山蕗。”

原來,山蕗的莖杆可以食用,在外地很受消費者歡迎。然而山蕗對自然生長的條件要求高,山蕗根很容易生蟲腐爛。王容仙的公司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大別山區優越的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十分適宜山蕗生長,所培植的山蕗根,質量佳,不生蟲,運到外地重新種植後,出產的山蕗杆莖產量高、效益好。於是,朱遠根很快就與王容仙達成了合作,由朱遠根負責收購提供山蕗根,王容仙負責運輸到外地種植。“當時的價格是3毛錢一斤,我連續收了5年的野生根,也賺了些錢。”朱遠根介紹說。看到山蕗的發展前景,朱遠根開始嘗試種植。剛開始只種植了5、6畝,畝產有3000多斤,一茬下來能夠賣到近萬元,這讓朱遠根嚐到了甜頭,也更加堅定了他發展山蕗產業的信心。

規模發展,山蕗成為致富產業

嶽西:山旮旯裡種山蕗,脫貧致富有門路

在朱遠根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種植山蕗。2017年,康遠山蕗合作社正式成立,共有成員156戶,其中貧困戶44戶,還帶動600戶農戶參與種植。

舒寒峰是馬石村石橋組的貧困戶,就是一名山蕗種植大戶。今年,他家種植了10畝左右的山蕗,每斤收購價2元左右,產值可達6萬元以上。“我們家種植山蕗,不生蟲,不用施肥、不用打藥,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山蕗根的採挖也沒有時間限制,什麼時候行情好就什麼時候挖。”舒寒峰說,除此之外,政府還給我們發放產業獎補資金,每畝補貼500元。山蕗現在已經成為我家主要收入來源。

2019年,姚河鄉山蕗種植面積達到2700畝,產值高達2000多萬元,戶均增收過萬元。同時山蕗產業已輻射至嶽西、舒城、霍山等縣周邊鄉鎮。康遠山蕗合作社收購的山蕗根,全部運往安徽廣德,浙江湖州、富陽等地種植,長出的山蕗莖加工後遠銷海外,成為綠色保健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一舉多得,茭白禾有了新用處

嶽西:山旮旯裡種山蕗,脫貧致富有門路

馬石村山蕗種植基地內,村民們正忙著將茭白禾鋪到地塊上。隨著大夥的忙活,旁邊一堆茭白禾不到一會就鋪完了。

在這之前,茭白禾的處理是馬石村茭白種植戶的煩心事。茭白是馬石村的傳統產業,幾乎家家都有種植。每年進入10月份,隨著天氣轉涼,茭白下市,加之生態環保要求嚴格實行秸杆禁燒,如何處理茭白禾成為一大難題。馬石組的朱誦雲家種有五畝茭白。“田裡的茭白禾肯定是不能燒的,費時費力的割了,擱哪放也是個問題。”朱誦雲介紹說。現在好了,廢棄的茭白禾有了新用處,可以將它鋪到山蕗地裡。而且還不用自己割,合作社安排人收割、運送和鋪蓋。既幫我解決了難題,更省了不少功夫。

在基地裡鋪上茭白禾,利於保持土壤鬆軟,還可有效避免長草,提升山蕗產量。這種方式實現了秸杆綜合利用,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幫助村民解決了難題,更利於山蕗產業的發展,可謂一舉多得。這種做法得到了生態環保部門的充分肯定。目前,姚河2700畝的山蕗種植規模,每年可利用茭白禾500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