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 医趋独家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深度学习领域取得的突破,人工智能对各个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6年开始,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引起了广泛瞩目,中国科学家、医生和企业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

中国是个医疗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的国家,尤其是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互联网+医疗可以帮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分级诊疗,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如果通过互联网承载好的AI产品,则如虎添翼,能更好的赋能,更快速的提升基层水平。

为此,医趋势刘士远教授进行了专访,刘教授是上海长征医院影像与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的理事长。临床医生、协会领导、联盟理事长的多重身份,使他对医学影像AI的落地应用和发展困难有着深刻的见解。

作为致力于推动前沿技术落地应用的专家,刘士远具有敏锐的行业嗅觉,很早洞见了AI和云平台在“

互联网+AI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同时一直在医学实践中寻找更适合临床场景的影像诊断智能化解决方案。

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 医趋独家

刘教授认为,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将成为大势所趋,而AI技术和云平台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医疗行业“均贫富、提质量”的关键一招。

他相信,尽管当前医疗大数据、AI医学影像等技术,在中国落地过程中存在难点,但随着技术提供方与行业共识的推进,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前景是美好的。

影像科需求与供给间的巨大缺口,有望依靠互联网+AI来解决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医学影像行业,这点尤其突出。

医学影像医生缺口日益加重。据有关报告统计,中国医学影像数据的年增长率约为30%,而影像医生数量的增长率只有4.1%——医学影像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近乎十比一的巨大差距。

一方面,

大医院影像医生工作繁重。每天,普通三甲医院的放射科医生平均要完成200份左右影像报告,还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

中国医院的放射科室里,医生常戏称自己的工作状态是“早晨提一提、中午连一连、晚上拖一拖”,意思是早上上班时间往前提一提,中午工作时间前后连一连,晚上下班时间往后拖一拖。

另一方面,基层医学影像医生短缺严重。近些年,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了巨大的建设资金,目前基本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DR等影像设备,但中国有70%的乡镇卫生院仅有影像技师,没有具备诊断能力的影像医生,区域间的医疗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难题。

从2015年开始,卫计委规划纲要指出,要“鼓励医共体、互联网医院和第三方医疗机构”,通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的诊疗服务能力。

分级诊疗制度的顶层规划,一定程度上与利用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和AI来解决医疗资源稀缺的路径不谋而合——都是通过使用一定技术手段,实现区域间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 医趋独家

▲未来能够获益于影像云、AI的各方分布及获益方式

在实现区域间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方面,刘士远教授一直是积极推动者。

早在2014年,刘教授就牵头,联合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东医院等七家三甲医院发起《上海地区早期肺癌的影像学筛查及诊断研究》项目,初步构建上海地区早期肺癌影像数据库。


刘教授直言:“消除医疗数据孤岛,优化提升医生工作流程,是提高医疗效率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做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健康大数据,实施有效的疾病风险防控,将能节约大量的医疗支出和社会资源。”

他相信,在帮助中国医疗影像领域“均贫富、提质量”这件事情上,互联网、云平台及AI大有可为。

互联网助力下的AI影像医疗

AI影像若想落地,实现互联互通的多维连接是其重要前提,这离不开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化。

刘教授将理想化互通互联的模式,简化成一个“

云平台+AI分级诊疗”的架构: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将采集到的影像数据传输到市/县一级的区县影像中心,或进一步传输至省市级或医疗集团影像中心,归省/市级卫健委统一管理。

这些影像数据来自核磁共振、CT、血管机以及数字X光机等诊疗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将被用作科研样本、培训材料或者用于标准流程的制定。

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 医趋独家

▲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模式

构建一个高质量的互联网传输存储环境,有利于实现医疗影像数据的高保真传输与存储,而基于这些数据与资料,可以减少医师在诊断过程中对患者实体的依赖,简化看病流程与成本。

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一个三甲医院的影像科医师,不需要额外的场地、器材和助手,就能够为远在千里之外乡镇患者进行诊断。

而AI影像医疗技术的应用落地,同样需要建立在一个存储空间和运转速率足够强大的互联网之上。

优质的互联网环境+成熟的AI影像医疗,将使包括患者、医生、医院技术服务厂商在内的行业上中下游均获受益。

AI影像医疗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卫计委2015-2020 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 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
  • 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平台;
  • 建立区域影像中心,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医学影像服务能力;
  • 建立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不同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
  • 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医联体、远程医疗模式
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 医趋独家

▲卫计委:未来基于医联体医学影像分级诊疗工作框架

理想很丰满,但是横亘在现实面前,却是来自技术、监管、数据安全等,各个维度的挑战。

AI影像产品涉及的应用包括:

胸部影像的肺结节检测和良恶性鉴别、神经系统的脑出血检测、骨关节的骨折和骨龄的检测,眼底疾病检测、心血管冠脉领域等。

这些产品的成熟度不尽相同,多数产品集中在肺结节、眼底疾病和骨龄骨折等领域。

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 医趋独家

▲当前AI应用的医疗诊断领域

AI厂商在进军医疗影像之初,大多会选择肺结节作为切入点。因为医学影像中肺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度强,AI图像识别技术很容易迁移到肺结节的检测。

此外,存在众多肺结节公开影像数据集,方便AI模型的训练,也是众多厂商扎堆肺结节产品研发的原因。

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 医趋独家

▲被标注出的肺结节影像

但即便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肺结节影像识别领域,随着产品落地的深入,AI厂商发现要想达到理想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并不是易事。

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提出,一个社会圈层中伴随着形形色色的实用性。这些实用性的整合,往往是社会个体所难以预料的。

这种复杂性同样体现在AI影像医疗产品的研发及落地过程中。对于一些AI影像产品的临床表现,刘士远教授评价:“在既定的训练数据场景中表现良好,但面对复杂的临床环境,有可能因为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而表现参差不齐。”

从临床应用角度看,单一病种产品(如肺结节筛查)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场景的需求。日常影像诊断工作中,肺结节本身只是一个征象,影像科医师需要对影像资料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再结合患者的其他影像、病史、生化检验数据等做出综合判断。

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近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深度学习作为提高组织病理学诊断准确性和效率的工具》的研究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

深度学习算法的灵敏度达到了100%,但假阳性率也高达40%。(灵敏度指在诊断疾病时不漏诊的机会,假阳性则在诊断疾病时不误诊的机会)

目前AI影像产品提供的诊断结果更多是的“建议参考”,医生还需要进行复审,才能给出最终的诊断。另外AI产品还由于涉及的病种有限,技术成熟度不高等原因,在某些实际临床场景中实际是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这是企业研发产品需要考虑和避免的。

因此,现阶段对AI应用保持观望态度的医生并非少数,这一现状背后的逻辑是,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才是AI产品价值判断的真正裁判,AI、信息化、医疗器械厂家等只是技术方案提供方。

对于医生来说,AI提供的诊断建议可信度高,才是有价值的。

拒绝因噎废食,技术与商业需并行前进

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这与积极拥抱新技术的态度并不相悖。

刘士远认为,新技术的发展是社会潮流,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不容否认,它终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当前AI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算法+数据”,要结合先验知识对模型进行训练,训练集需要事先标注,目前大多数标注依赖医生。

就像孩子需要通过吃饭和模仿成人,才能成长和习得生活技能一样,影像AI系统需要大量“喂食”经过标注的医学影像数据,才能完成模型训练和产品迭代更新。

在各种类型的医疗数据里,医学影像数据格式标准较为统一,但医生受个人习惯、执业医院、教育背景导师等因素影响,不同医生对征象的认识不够统一,其出具的影像报告标准不尽相同

医学影像标注的标准也存在较多争议,不同的国家、国际组织、学会和医院可能执行各自的体系。因此,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也是提升AI分析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AI医学影像来说,尽管技术上有互联网、云平台做支撑,政策上有NMPA积极推进,但若想实现商业化落地,医疗AI行业仍需突破三大瓶颈:

  • 首先,AI医学影像产品品种需要继续扩大;
  • 其次,标准影像数据库的建设亟待增加规模,提高质量;
  • 第三,有关部门除了发证之外,还需建立医疗AI模型在临床上的评价体系与风险控制机制

从临床应用角度看,单一病种AI医学影像产品无法满足临床诊断场景的需求。

刘教授指出,AI医疗产品颠覆了传统医疗产品“厂商生产、医生使用”的简单模式。医生的参与贯穿AI产品从研发到应用的全流程——医生是AI模型训练数据和检测数据的提供者,同时也是AI产品最终的使用者。

AI产品的临床验证过程中,厂商大多在用自己对医学的理解解释算法的科学性,用自己的方法做产品价值验证和评价。缺乏符合临床需求的评价体系阻碍了AI产品的快速落地,“因为医生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和价值判断者。”

AI医学影像产品需要医生,尤其需要权威医生,对产品的应用领域,征象认识、标注方法,给出规范标注。标准的影像数据和规范的数据标注是医疗影像AI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医疗影像质控缺乏完整统一的标准和切实可行的手段。

在解读影像资料时,不仅要针对图像进行分析,还要进行多模态融合,结合患者多种信息,如临床信息、随访病历信息等,同时,还需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即需要时间维度的结构化数据。

尽管当前国家鼓励第三方建库,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专业学会和医院都在积极响应号召,但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标准的统一,仍然是全行业需要通盘考虑的事情,这涉及从数据的质量、数量、分割方法,到征象认识标注方法等。

在数据的归属权、管理权和使用权方面,必须由政府行政部门负责来厘清。

建立中国的标准影像数据库势在必行,只有建立标准数据库才能在质量上解决图像的临床代表性、图像多样性、标注的权威性与规范性及数据的可溯源性等问题,提高产品的鲁棒性,才能加速AI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刘士远告诉医趋势:“现阶段AI医学影像产品基于深度学习,强依赖于标注数据,发展受限。未来希望提升算法泛化能力,实现弱监督或无监督学习,从而找到AI影像更好的应用场景。”

对话刘士远教授:互联网+AI医学影像的春天已经到来 | 医趋独家

2019年,中央下发《关于下达2019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投入27亿元,探索利用“互联网+”提升基层诊断能力。

春天还会远吗?

刘士远教授接受专访时也呼吁,以云平台、AI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的春天已经到来。

而医院、医师和患者都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应对与新技术并肩而来的挑战,让新技术更好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