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完美主義”陷阱:你追求的完美正在拖垮你

警惕“完美主義”陷阱:你追求的完美正在拖垮你

我曾在朋友圈描述我的一次拖延經歷:

有一種拖延,不是說他不行動,而是他行動,只是永遠覺得沒準備好。

比如我最近寫一篇文章,花了很多精力琢磨、花了很多時間蒐集資料,但始終沒有那種“可以寫了”的起心動念,於是沒完沒了準備著。

直到我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小小的任務:在構思具體寫作大綱之前,請你把所有的筆記重點以關鍵詞的形式抄在A4紙上。

原以為這事很輕鬆,“可能也就二三十個關鍵詞吧”,頂破天我也不會認為那些材料可以整理出五十個關鍵詞來。

但我真的低估了這種模糊認知所受的矇蔽,最後竟抄出六頁紙,那可是一百多個關鍵要點!

抄到三四十個時,我感覺“嗯,這個量應該夠寫一篇了”,抄到五十個時,嘀咕“怎麼還這麼多”……一直熬著,抄到第一百個時,我直接崩潰了,“我特麼平時都在幹嘛”,最後咬著牙把抄寫工作幹完,差點閉氣。

在朋友圈發出動態之後,就有評論說,風度翩翩的詩詩原來在憋大招啊​啊啊。

是啊啊啊!

這話讓我不舒服,之所以不舒服,就是被他說中了----嗯,我真的風度翩翩​!

先高興三秒~

承認吧,沒錯,我是在憋大招,但這種憋大招於我根本不是什麼好事。

-

在寫文章方面,我有一種完美主義的追求。

別誤會,我的意思絕不是自誇。相反,這大概算是一種“缺陷”,而且讓我深受其苦。

淚多的話,看到這句話,我定然要表現出痛哭流涕的樣子,因為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我自己也看別人的文章,作為讀者,我當然不介意自己所喜歡的作者有完美主義,甚至還滿懷期待…畢竟你死磕出來的作品肯定更好,​那你就去死磕吧!加油哦!

但如果你是作者,你就會知道,有人期待你完美主義,那等同於被人詛咒,因為你深深的明白,一旦被完美主義附身,首先意味的並不是更出色的作品,而是沒完沒了、是止步不前、是折磨。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竟然希望自己寫出來的要和網上的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

每當讀者在評論裡說,詩詩,你文章真棒,看你的文章還要做筆記,你一篇文章的信息是別人三篇的量。

不知不覺的,“寫出能讓讀者想做筆記的文章”就漸漸成為了我寫作的標準,所以有幾篇輕鬆一點的,表達隨意一些的,發出去之後,我感覺會不好,認為那愧對了讀者的時間。

辛苦寫出來的文章,如果每次都能獲得期望的認可,那倒也沒事,我肯定會一直寫下去,但…並不是每次都會有人給予你這種肯定。

於是很多時候期望就會落空。

花幾個小時寫一篇文章,讀者反饋不好,並不會怎麼在意,但如果花的是成倍於他人的精力,那你的心態怎麼放得平呢,本身你就攢了很多期望嘛。

這樣的文章發出去,如果讀者反饋平平,你會想,自己費這個勁值得嗎?有人懂得欣賞嗎,你又何必呢?

……

讀者的認同築高了作者的自我要求,但認同的不能穩定供給,也是作者會陷入巨大失望的因源。

被認同,歡欣鼓舞,不被認同,心境凋零,感受在兩極之間跌宕,挺SM。

當然,這不是讀者的問題,是作者本身的問題----如果他完美主義傾向嚴重的話。

警惕“完美主義”陷阱:你追求的完美正在拖垮你

《五十度灰》女主

-

關於完美主義最大的誤區是:很多人認為完美主義是一件好事

就像我前文說的,哪怕我自己站在讀者角度,也會不自覺認為,我所喜歡的作者有點完美主義是沒關係的,他的完美主義會促使他創造出更完美的作品。

但完美主義真的是好事嗎?

先來看看完美主義的幾個典型特點,看看你中招幾個:

1、關注點永遠是缺憾。

表面上很自負,內心深處卻充滿了自卑,總是關注缺點,很好肯定自己,也很少肯定這個世界

這是《病由心生》中的發現: 當一個人的關注點總是缺點,就往往會導致一種主觀性的受挫

長期感受上的受挫,很容易導致“習得性抑鬱”。

2、 成功了也不能享受快樂

他們只能享受短暫的快樂,他們的心境更多被這樣佔據著:

如果失敗了,他們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但是成功了,他們又會覺得是因為任務太簡單或者是因為僥倖所致,於是他們會進一步提高標準

當別人誇我的時候,即便有時候表面上認可別人的誇獎,那也是出於禮貌,我內心多多少少會做一些辯駁,認為自己並不像別人口中的那麼優秀,“你之所以那麼誇我,是因為你還不夠了解我,其實我沒你說的那麼好”。

3、 會吸引同質完美主義者

這一條是挺特別的發現,你好好體會一下,看看自己身邊那些你所深入瞭解的朋友。

物以類聚,完美主義特質者會不自覺吸引那些具有相同特質的人進入自己的生活

並不是說,哦,你看我,我是完美主義者,大家一起來。

不是的,其實是因為完美無缺者在現實中遇到類似的遭遇,容易感同身受,容易同病相憐,他們不知不覺會走到一塊。

當然,吸引到一塊之後,即便相親相愛了,也多少還是會有一些厭棄----畢竟大家都是完美主義者。

警惕“完美主義”陷阱:你追求的完美正在拖垮你

4、 在拖延上極盡能事

我們知道,實際上,是因為人們對主觀痛苦的逃避導致了拖延,這個逃避不是針對要做的事情,而是在做事情所必須承擔的痛苦、不安、不舒服的感覺

完美主義者,更容易在高期望中面臨受挫的局面,從而產生大量的負性情感,為了逃避它,完美主義者更容易變成習慣性逃避的人。

為什麼我說“極盡能事”?

那是因為拖延不僅有顯性拖延,還有隱性拖延。

比如一開始我說的,為了寫文章,我展開了無盡的準備,這種“永遠覺得準備不足”的心態,就是一種變相拖延。

另外,我們平時經常發生的,面臨一個重要任務的時候,有的人會以“假性沉迷”的方式去做別的事情。

比如為了逃避學習,有的人反而“愛上”了打掃衛生、洗衣服之類平時不喜歡做的瑣事。

5、 不斷提高標準,導致的卻是惡性循環

在重要的事情上堅持完美主義,對某些人來說,意味著無法真正的投入。

蘇格蘭探險家穆銳寫道:如果你不夠投入的話,就會抑鬱,就有可能中途退縮,就必然導致效率低下

他說中了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不夠投入真正影響的是效率。

完美主義者會因為自己沒有完成一個目標而感到低落和無助,並因情緒低落而失去做事的動力,讓事情變得更糟,更糟糕的現實又導致情緒更加低落,繼而讓當事人深陷抑鬱,這就是所說的“惡性循環”。

-

上面說了5點比較突出的,建議可以“對號入座”,檢查自己的完美主義傾向程度如何,有病的話,及早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