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用“推恩令”削藩,見效顯著,為什麼明朝建文帝不用?

何為“推恩令”?

漢朝建立前,劉邦封了八個異姓王,以表彰他們的功績和得到他們的幫助,分別是齊王(後改封楚王)韓信、韓王信、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梁王彭越、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漢朝建立後,八個異姓王與劉邦之間互相猜忌,而且諸侯王封地很大,嚴重影響了皇權。劉邦寢食難安,不得不親自帶兵將他們一一剷除。

漢武帝用“推恩令”削藩,見效顯著,為什麼明朝建文帝不用?

劉邦雖為開國之君,能力出眾,但也是一個人。滅了異姓王之後,他又將封地賞賜給了自己的兒子、侄子封王封侯,並約定此後“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樣自己百年之後,繼承者與諸侯王之間不是兄弟也是宗親,他們永結同心相互扶持,漢室江山豈不世代永固。

可惜事與願違,漢朝沿襲秦制,利用郡縣制治理天下。漢初,天下60個郡,可是掌握在諸侯王手中的有40個,只有20個屬於漢朝天子。嚴格來說,漢朝天子也只是一個比較大的諸侯王而已。並且,各諸侯王封地遼闊肥沃,掌握著大量的人口,實力雄厚,導致他們日益嬌縱,不聽朝廷號令。

高祖時期還好,到文景二帝時,諸侯王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國家的安全和朝廷的施政。文帝時期,大臣賈誼鑑於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文帝雖然接受,但諸侯王的問題也沒有很好的解決。

景帝時期,諸侯王的問題越發嚴峻,景帝採用牛人晁錯的建議強力削藩。極端的措施也導致了極端的後果。吳王劉濞與景帝有恩怨,看到削藩,心想遲早會輪到自己。於是他集合膠西王昂、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闢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一起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景帝立即調兵平定了叛亂,並採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但也沒有完全解決藩王問題。

漢武帝用“推恩令”削藩,見效顯著,為什麼明朝建文帝不用?

到了武帝時期,為了加強皇權,削藩再次提上日程。但武帝也吸取了父親景帝暴力削藩的教訓,他採用了更加溫和的方式:推恩令。

據《漢書·武帝紀》記載: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

意思很簡單:就是將諸侯王的封地分成幾份由諸侯王所有的兒子分別繼承,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繼承了封地的王子上報朝廷,還能獲得皇帝親賜的封號。

推恩令說起來只有短短十幾個字,解釋起來也很容易,但它卻是我國曆史上一項非常成功的陽謀,它直擊人性中自私短視弱點。

推恩令一出,獲得了各諸侯國除了諸侯王本人以及嫡長子之外的所有人的擁護,畢竟以前封地都是嫡長子的,現在庶出的兒子也能繼承一部分,能不開心嗎。諸侯王兒子越多,分出去的封地就越多,勢力也就越來越小,而且獲得封地的王子只能封侯,封地也收歸郡縣管制。這樣不動刀兵將諸侯國土地收歸朝廷,也是一項德政呀。

那麼是誰提出這一政策的呢?史書上也有詳細的記載,是漢武帝的大臣主父偃。主父偃出身貧寒,年輕的時候遊歷各諸侯國,但均不受諸侯王的待見,碰一鼻子灰。最後他來到漢朝首都長安,上書希望面聖。當天就被武帝召見,之後短短一年時間內,他就被連升了四次,更是成為漢武帝設在宮中內朝的大臣。在此期間,他想漢武帝提議實施“推恩令”削藩。

主父偃雖然很有才能也受武帝器重,但結局並不好。最終因為貪汙受賄,而被下令斬殺,導致全族被滅。

漢武帝用“推恩令”削藩,見效顯著,為什麼明朝建文帝不用?

“推恩令”如此妙策,為何建文帝朱允炆不使用呢?

當然,先排除朱允炆不知道“推恩令”這一說,畢竟輔佐他的是黃子澄、 方孝孺,他們都是文學鴻儒,博古通今,不可能不知道“推恩令”。

首先,建文帝與漢武帝所處環境不同,漢武帝時期諸侯王已經過文景二帝的削藩,藩王的實力沒有那麼大了。而建文帝除了朱元璋,他屬於是第一代了,藩王手握重兵,地處邊境,有守土護邊的責任。推恩令一出,不僅邊境危險,而且藩王也可以此為由拒絕推恩。

其次,推恩令是陽謀,而且已經用過一次,再使用各藩王已經知道了皇帝的目的,肯定會有所防備。

最後,朱允炆盲目自信。朱允炆性格軟弱,但並不代表他仁慈。朱元璋在位時,殺伐果斷,一班文臣武將對他服服帖帖。受朱元璋影響,朱允炆當皇帝后,也希望有這樣的效果。拿誰來立下馬威了,當然是那些處處能制肘他的藩王叔叔了。朱允炆一紙命令,羅列幾個或大或小的罪名,就將幾個弱小的藩王給捉了。朱允炆一看,一道聖旨就將幾個藩王抓的抓、坐牢的坐牢,還逼死了兩個。自己這麼厲害,覺得削藩也沒有那麼難嗎,就越發自信了,做事更無禁忌了。燕王一看情況不妙,本來已經解除兵權的他帶人偷偷的逃了,回去才造反的。

朱允炆年輕氣盛,想做個像爺爺朱元璋那樣有威嚴的皇帝,採取暴力削藩立威。他又怎會用“推恩令”這個見效慢,而且看似軟弱的方法了。

自古以來,削藩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建文帝處置草率,才導致滅頂之災,也不能怪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