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和戰爭經驗結合的產物——“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自1945年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帝國海軍覆滅以來,直通甲板水面戰艦近來首次在日本海上自衛隊中再次出現。這一新型水面戰艦為“日向”級(Hyuga)直升機驅逐艦,包括“日向”號(DDH-181)及其姊妹艦“伊勢”號(Ise)(DDH-182)。首艦於日本平成16年(2004年)編列預算,第二艘艦則於平成18年(2006年)獲得預算資金支持 。因此,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將其分別稱之為“16DDH艦”和“18DDH艦”。

日本科技和戰爭經驗結合的產物——“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 圖為2010年3月,在海上航行的日本直升機驅逐艦“日向”號(DDH-181),該艦於前一年交付服役。“日向”號及其姊妹艦“伊勢”號(DDH-182)是日本第一種可不間斷進行直升機作業的航母型戰艦。

研製背景及施工建造

20世紀60年代,正值冷戰高潮期,日本海上自衛隊認識到使用艦載聲吶和魚雷探測和攻擊蘇聯海軍的高速核潛艇已不可能。因而,日本海上自衛隊計劃效仿其他國家的海軍,發展可搭載反潛直升機的艦艇。就搭載的直升機數量和艦艇大小經過了激烈的爭論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訂購了兩艘“榛名”級(Haruna)直升機驅逐艦,每艘可搭載三架大型反潛直升機。首艦——“榛名”號(DDH-141)於1968年獲准建造,“比睿”號(Hiei)(DDH-142)隨後於1970年獲准建造。兩艦分別於1973年和1974年服役。“榛名”號級直升機驅逐艦滿載排水量6800噸,艦長153米,大大增強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作戰能力。其後,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反艦導彈威脅,此類導彈可由水下潛艇和水面戰艦發射。為應對這一威脅,日本研製了一種噸位更大、性能更強的直升機驅逐艦。研製出的“白根”級(Shirane)直升機驅逐艦仍可搭載三架直升機,但其配備的戰鬥指揮系統將艦上的防空、反艦和反潛武器系統集為一體。“白根”號(DDH-143)於1975年獲准建造,後於1980年服役,而其姊妹艦“鞍馬”號(Kurama)(DDH-144)於1976年獲准建造,後於1981年交付 。

1977年,在“鞍馬”號獲准建造的第二年,日本決定海上自衛隊所有新建的通用型驅逐艦都將搭載一架反潛直升機。日本隨之提出了“八八”艦隊概念,根據這一概念,日本四個主要的護衛隊群均由八艘戰艦和總計八架艦載直升機組成 。這一決定極大地增強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作戰能力,“八八”艦隊的基本結構至今仍有效地發揮著作用。同時,直升機驅逐艦的作戰經驗表明,配備三架直升機但艦上僅有兩個著陸點和兩套回收、固定和旋轉輔助系統設備(Recovery Assist,Securing and Traversing,RAST)具有一些侷限性。在日本計劃汰換第一代直升機驅逐艦時,這一經驗對新型艦艇設計的評議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經過評議,日本計劃研製一種直通甲板式直升機驅逐艦,可實現至少三架大型反潛直升機的同時起降。

日本科技和戰爭經驗結合的產物——“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 圖為在狂風大浪中前行的日本第一代直升機驅逐艦“鞍馬”號(DDH-144),該艦飛行甲板上停放著兩架SH-60反潛直升機。日本早期的驅逐艦不能實現兩架以上的直升機同時作業,為克服這一不足,日本寄希望於“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這對其設計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

“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正是為了滿足這一核心能力需求而研製的,但除此之外,該級艦還具備許多其他能力。例如,可充當指揮艦,艦上的裝備也可應對非對稱威脅,還可用於人道主義救援行動。該級艦至少可搭載10架直升機,可根據具體的任務需要,決定上載的航空機群的具體規模。但是,直通甲板的設計並未針對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飛機噴氣發動機所噴出的高溫尾焰而進行強化。因此,雖然有人提出相反的看法,但“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並不具備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能力。

2006年5月,首艦“日向”號在石川島播磨重工聯合船舶公司(IHI Marine United Inc.)下屬的橫濱造船廠開工建造。該艦於2007年8月23日下水,2009年3月18日服役。其姊妹艦“伊勢”號由同一家造船廠承建,於2008年5月30日開工建造,2009年8月21日下水,2011年3月16日服役。兩艦分別取代了“榛名”號和“比睿”號直升機驅逐艦。在“日向”號和“伊勢”號加入日本海上自衛隊服役後不久,後兩艘艦即退役。

總體設計

  • 結構佈局

“日向”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約為13950噸,滿載時,排水量可增加至19000噸。全長197米,艦寬33米,吃水7米。島式上層建築位於飛行甲板即該級艦一號甲板的右舷。

艦島長約70米,底寬約9米。共有五層甲板,包括一號甲板和01至04甲板。飛行甲板一層設有飛行準備室以及飛行員室和甲板作業人員室。01甲板和02甲板主要用於安放通信設備。艦橋位於03甲板前部,航空管制設備則位於03甲板的後部、煙囪的後面。最上層的04甲板則被FCS-3多功能雷達的固定式陣列天線及雷達配套設備佔據。此外,還有一座塔型前桅,內置了各類天線、雷達和電子戰系統。

主船體共分七層,從飛行甲板正下方的2號甲板向下延伸至7號甲板。飛行甲板長195米,寬33米,設有4個起降點 。擁有兩部大型升降機用於運載飛機,還有兩部小型升降機用於運載彈藥和物資。運載飛機的兩部升降機往返于飛行甲板和位於四號甲板的機庫之間,升降機最大運載能力為30噸。前升降機長20米,寬10米,比後升降機(長20米,寬13米)稍小。後者可運載一架主旋翼展開的SH-60K反潛直升機。在飛行甲板上還有足夠的空間用於安裝艦艏“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一組16單元MK41垂直髮射系統(兩系統均位於右舷)以及各種通信設備。

日本科技和戰爭經驗結合的產物——“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 圖為2010年拍攝的“日向”號(DDH-181)直升機驅逐艦,該艦飛行甲板上停放著5架SH-60J/K直升機。飛行甲板長195米,設有4個起降點,可滿足一個標準的艦載機群的起降需求,而一個標準的艦載機群由1架掃雷直升機和3架反潛直升機組成,該艦可搭載約10架直升機。

二號甲板最前端放置有繫泊設備。該層甲板的其他空間有許多不同的用途,包括戰鬥信息中心(Combat Information Centre,CIC)、醫療設施、艦長室和軍官室。後兩類設施位於機庫上方的走廊處。艦艇左舷的舷側通道既可通往飛行甲板又可通往二號甲板。艦艉的“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位於二號甲板尾部的左舷舷臺上。在3號甲板上,除艦艏位置的一個絞盤艙外,還包括軍官住艙和聲吶室。該級艦艦體上共有三個舷側艙口,用於放置汽艇,舷側艙口所處位置即在三號甲板一層。

機庫位於兩部升降機之間,長約60米,佔據了4號甲板的大部分空間。機庫中央有一道防火門,將機庫一分為二。直升機維護設施位於後升降機的後面。可通過艦艇右舷的舷側跳板抵達機庫甲板。在艦艇靠泊時,舷側跳板可方便人員登艦,物資和小型車輛的上載。再往下的幾層甲板主要設置了儲藏室、艦員住艙、餐廳、廚房以及各類器材室。機械與損管綜合控制室設在5號甲板。在最底層的7號甲板上設有輪機艙及輔助動力艙。兩組減搖鰭的控制設備也在這一層。

  • 動力系統

“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配備了全燃聯合動力系統,有四臺GE LM2500燃氣輪機驅動兩個可調螺距螺旋槳提供動力。一號和二號燃氣輪機位於前輪機艙,用於驅動左側的螺旋槳傳動軸,三號和四號燃氣輪機位於後輪機艙,與右側的螺旋槳傳動軸相連。為減小噪音,每臺燃氣輪機均被置於隔聲罩內,安裝在減震基座上。艦上還裝備有“普萊瑞—馬斯克”降噪系統(Prairie-Masker),用於掩蓋和屏蔽艦艇航行時螺旋槳和艦體產生的噪音 。四臺燃氣輪機的排氣管均經過機庫右側通往島式建築上的兩座煙囪。

日本科技和戰爭經驗結合的產物——“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 圖為2012年11月,“伊勢”號(DDH-182)直升機驅逐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其他水面護航艦正全速航行。該艦配備了雙軸全燃聯合動力系統,最大航速可達30節。

艦艇的輔助動力由四臺發電機提供,每臺發電機均由一臺指定的燃氣輪機驅動。四臺發電機分別置於兩個輪機艙前、後及其間的三間發電機室內。

在艦橋的控制下,燃氣輪機可自主正常運轉。通過機械與損管綜合控制室內的操縱檯,可對其運轉情況進行監控,或進行直接操控。機械與損管綜合控制室內還另外設有多個操縱檯,用於監控輔助動力設備和配電網絡的情況以及進行損害管制。

  • 隱身性能

該級艦幹舷高,超出通用型驅逐艦近三倍,因而雷達信號特徵明顯是一個缺陷。減小雷達截面積是降低雷達信號特徵的一種措施,其中最顯著的是艦體輪廓外形和島式建築的傾斜角度。此外,可能會影響雷達反射的多個開口,如用以容納小艇的艙口,均被金屬網或金屬板遮住。對救生艇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救生艇被傾斜放置,同時用網子將其遮住,以減小其雷達信號特徵。

日本科技和戰爭經驗結合的產物——“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 圖為“伊勢”號(DDH-182)直升機驅逐艦,是兩艘“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中的第二艘,該艦於2011年3月16日交付,此照片攝於該艦交付後不久。此圖突顯了其高幹舷和準航母的特點。

日本科技和戰爭經驗結合的產物——“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日本科技和戰爭經驗結合的產物——“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

《世界艦船視覺百科全書》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從希臘三列槳戰艦、羅馬戰船、維京長船到中世紀的十字軍的柯克船、蓋倫船和戰艦,再到現代的潛艇、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人類從萌芽時代造出的舢板一直到縱橫四海的艨艟,歷史中所出現的艦艇和船隻們都吸引著歷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們的眼球。本書用1200副精美的全綵插圖,生動地描繪自遠古時期至今,在不同時期叱吒海上的重要及著名船隻,並通過對艦船數據和航行生涯的全面剖析,全方位地展示了眾多著名船隻的全貌。此外還對所涉及艦船的詳細尺寸、噸位、性能參數、開工及下水時間、武備(限軍用船隻)進行了詳盡描述,並對船隻的服役生平和最終命運給予了簡單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