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效率還是要安全,頻繁快充對新能源車電池有傷害嗎?

對於不少純電動車主來說,如果所在小區恰好能安裝充電樁,那麼日常出行基本就能保證滿電狀態。只不過,近段時間新能源車自燃問題頻發,為從源頭杜絕這類事情發生,很多小區已經開始不允許業主建立充電設施,那麼為了明天的出行續航,又不想浪費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去等待,因此很多車主都會就近尋找快充充電樁進行補電。

要效率還是要安全,頻繁快充對新能源車電池有傷害嗎?

不過,針對快充問題,網上就存在這麼一種聲音:快充充電會對影響新能源車電池的壽命。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快充真的會對電池造成影響嗎?大咖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快充傷不傷電池得看頻數

首先,所謂的“快充會傷電池”這一說法並不準確,準確的來說是:頻繁的快充相對於慢充來說,會對電池造成傷害。

要效率還是要安全,頻繁快充對新能源車電池有傷害嗎?

新能源車的充電方式目前無非兩種: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對於快慢充,不同國家會提供不同的充電接口,但實際作用都是大同小異。但快充慢充二者之間不同的是,慢充用的是標準充電電流進行充電,而快充則是用高於標準充電電流數倍甚至數十倍不等的電流進行充電,不過,在快充模式下充至80%左右,後續的電量則是採用涓流(慢充)形式充滿。

要效率還是要安全,頻繁快充對新能源車電池有傷害嗎?

雖然都是通過外部電能的引導下,將電芯正極的鋰離子遷移到電芯負極,可這個過程就好比我們倒啤酒:快充狀態下相當於快速倒啤酒,裝滿的速度快了,但泡沫多啤酒量少;慢充狀態則是緩慢倒,泡沫少了啤酒也多了。

頻繁快充對電池又哪些影響?

要效率還是要安全,頻繁快充對新能源車電池有傷害嗎?

首先是會加速電池電芯極化。極化的含義是當電池有大電流通過,產生了電極偏離了平衡電極電位的現象。而快充作為大電流產生的一個誘因,是導致電芯極化的源頭之一。不過,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插電混動車型都是採用功率型鋰電池,它能承受較高的充放電功率,所以相比非功率型鋰電池要更安全可靠些。

要效率還是要安全,頻繁快充對新能源車電池有傷害嗎?

其次是會導致電芯析鋰。快充狀態下發熱,相信各位在給手機進行快速充電時應該大體有個瞭解。從上圖也可以看到,在快充狀態下,正極的溫度要遠高於負極,最高溫差能達到10℃以上,要知道車企的電池熱管理系統要求是溫差要在±2℃內。在負極溫度過低時,便會產生析鋰效應,析鋰的產生會大幅降低臨界溫度(也就是電池最高可承受溫度),這樣一來,快充提高了電池溫度,析鋰降低了臨界溫度,裡應外合之下,便很容易導致熱失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池自燃”。

要效率還是要安全,頻繁快充對新能源車電池有傷害嗎?

此外,析鋰過程會導致鋰離子減少,最終會導致電池容量下降,進而對電池壽命產生影響。不過,這種情況不必過分擔心,這種情況並非不可逆(磷酸鐵鋰電池除外),快充過後讓電池短暫休息下,鋰金屬會重新變回鋰離子,臨界溫度也會恢復正常值。

大咖點評:

總而言之,快充並非不可用,但大咖還是奉行日常慢充,緊急快充的做法,這樣才能儘可能減少快充對電池,對自己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