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程的4个时期各有特点,血尿酸超过这个值,要引起重视了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定期健康体检,做到对各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健康体检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血尿酸水平测定,但是大家是否关注了这一指标呢?相信很多人的回答是否定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引起关注并做到痛风的提前预防。

痛风病程的4个时期各有特点,血尿酸超过这个值,要引起重视了

尿酸 VS 痛风

单纯从体检报告的血尿酸水平来看,一般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可确定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引发痛风的根本原因,血清尿酸的饱和浓度约为420umol/L,高于此值理论上尿酸可以析出结晶,并可在组织内沉积,引起痛风的组织学改变。

然而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并不是同义词,高尿酸血症者仅有一部分发展为临床痛风,也就是说只有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炎和/或肾病、肾结石时,才能称之为痛风。

痛风病程的4个时期各有特点,血尿酸超过这个值,要引起重视了

临床表现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近年痛风发生有明显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间歇期、慢性期。

痛风急性期的典型发作会让患者“永生难忘”:常于午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突然发现下肢远端单一关节(最常见为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疼痛进行性加剧,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西方人曾迷信的认为痛风是夜间魔鬼啃咬大脚趾所致。在12小时左右疼痛达高峰。

初次痛风发作常呈自限性,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缓解后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可出现脱屑和瘙痒。急性期之后,患者全无症状,称为间歇期,此后少数患者不再发作,但大多数患者反复发作。受寒、劳累、饮酒(尤其是啤酒)、高蛋白、高嘌呤饮食或穿紧鞋为常见的诱发因素。

痛风病程的4个时期各有特点,血尿酸超过这个值,要引起重视了

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可见全身多发关节肿胀、僵硬、形态各异的关节畸形,甚至破溃并发感染,严重影响美观和生活质量。痛风石的形成与高尿酸血症的程度与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但如能防治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没有本期的表现。

痛风肾病也是痛风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之一,见于90%左右的痛风患者,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并缓慢进展,晚期可出现肌酐升高、肾功能减退。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可引起尿酸性尿路结石,呈泥沙样,常无症状。

高尿酸血症患者常常同时伴有肥胖、冠心病、血脂异常、糖尿病,整个机体处于代谢紊乱状态,使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痛风病程的4个时期各有特点,血尿酸超过这个值,要引起重视了

如何预防

介绍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特点和危害,大家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知道任何疾病的诊治关键在于“预防”,那么体检发现高尿酸血症应该怎么办呢?如何避免痛风的发生呢?

第一,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痛风发作主要包括低嘌呤饮食和戒酒,目前明确痛风发作与饮酒(尤其是啤酒)及肉类(尤其是内脏)和海产摄取有关,碳酸饮料及果糖也可能导致痛风,应注意避免。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仍高于540umol/L时,可启用降尿酸药。

第二,对于已发生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间歇期患者,应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关键是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使血尿酸水平控制达标,此外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等诱因,控制体重,戒烟、并鼓励多饮水,长期碱化尿液等。

痛风病程的4个时期各有特点,血尿酸超过这个值,要引起重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