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

文|飛魚說史

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王悔不聽趙豹之計,故有長平之禍焉。——《史記·趙世家》

戰國風雲,跌宕起伏。

諸侯爭雄而引起的紛亂程度,可以說是後世難以望其項背的,林立的諸侯國各自為政,中原大地上一度成為了小型的“世界”。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人與人之間的鬥智鬥勇,新思想與舊制度的碰撞,註定了這是一段不能被忽視的歷史。

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

戰國時期的君主出征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戰國時期的亂,其實就是在為和打基礎,而這個重任,自然被秦國接了去,但戰國之初,魏國最為獨大,可是未能抓住機會而淪為二流戰國,最終被秦國滅掉。

戰國中期,群雄並起,秦、齊、楚、趙四國並起,秦國已具備獨強之勢,到了戰國中後期,秦國優勢更為明顯,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只剩下了趙國。

但,趙國強大是“虛”的,僅僅只是表現在軍事上,軍事上遭受重創,趙國就很難在中興,秦國正是看準了這點,於是發動了戰國時期的曠世之戰——長平之戰。

這場戰役對於趙國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卒四十餘萬皆阬(坑)之”,也就是說根據司馬遷的記載,長平之戰趙軍死傷四十多萬青壯年。

而燕國的慄腹回報燕王亦說到:趙氏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

戰國時期的戰爭

那麼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那它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秦國在長平之戰既然已經打殘了趙國,為何又沒有趁機滅趙?

且聽飛魚細細道來。

敵傷一千,自損八百。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不少人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會被趙國的死亡人數,吸引到眼球,但是秦國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也不小,對於秦國來說,是場敵傷一千自損八百的戰役,根據上述引用可知,長平之戰後,秦國國內已“空”。

史料中並沒有詳細記載秦軍死傷的數目,但是根據後世推論秦國此次出兵人數應該在60萬左右,秦昭襄王在打長平之戰時,動員了全國所有的青壯年,甚至親自為白起招兵。

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

長平之戰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想想也是,即便白起是天縱奇才,在利用地形優勢,人數上不佔優,想要把四十餘萬趙兵死死封鎖在口袋內,這也不現實,畢竟冷兵器時代,沒有槍炮,只能靠冷兵器,如果人數不佔優勢,這麼大規模的包圍,簡直比登天還難。

將相不和,君臣失心。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長平之戰後,秦國有機會滅掉趙國嗎,有,白起打完長平之戰,立即包圍了邯鄲,不給趙國喘息的機會,此時是滅趙的最佳時機,白起看得比誰都透徹,但強大的敵人往往不是來自對手而是來自內部,這次阻攔白起滅趙的就是來自於秦國內部。

秦昭襄王最為信任的人,不是白起,而是范雎,當白起圍困邯鄲之時,為趙國說話的縱橫家蘇代就找到了范雎,以白起之功威脅范雎相權,直擊范雎的心靈,於是范雎就火急火燎勸說秦昭襄王退兵,理由是秦兵疲憊。

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

長平之戰後的慘烈場面

一面想要成就滅國之功,一面又害怕山東諸侯國群起而攻之的秦昭襄王,聽到范雎的建議,給予了採納,勒令白起退兵,白起聽到退兵的命令,心裡有一千隻羊駝飛過,但白起還是聽從了命令,因為在他看來聽國君命令,是一個軍人的職業操守。

這次退兵之後,秦國想要滅趙已經不易,因為趙國臣民化悲憤為力量同仇敵愾,山東諸侯人人自危,合縱抗秦聯盟再度興起,最為主要的是,趙國戍邊的軍隊,已經回守邯鄲,而歷史也證明了這點,秦昭襄王直到死時,都沒能再滅掉趙國。

李牧威武,抗秦撐趙。

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擊秦軍於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將桓齮。封李牧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擊破秦軍,南距韓、魏。——《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說完了秦國,我們把目光轉向趙國,趙國長平之戰後精銳損失殆盡,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呢?其實是因為有李牧,戰國末期最後的良將,正是由於他挽救了瀕臨滅亡的趙國,不過,最終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

戰國良將李牧

中原大地上打的火熱時,李牧一直守衛著華夏文明圈的北部防線,阻撓匈奴威脅中原,也正是有了李牧的戍邊,匈奴數十年不敢南下。

到了長平之戰後,趙國自危,於是調李牧和戍邊軍回防邯鄲,正是如此,趙國才得以打退秦國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可以說,李牧在,趙國存,李牧死,趙國亡。

李牧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呢,其實戰國四大名將裡,後來滅趙國的王翦,也不是他的對手,不然王翦又何必使出下三濫的手段,派出間諜詆譭李牧,讓趙國自毀長城,之後在大軍出擊滅趙呢。

飛魚說:

秦國在長平之戰打殘了趙國,為何沒有趁機滅趙?其實白起本可成就不世之功,只是被范雎背後捅了一記冷刀,但話又說回來,就算白起攻下了邯鄲,能順利的滅亡趙國嗎?

並不能,因為戰國時代在白起那時候,還不具備打滅國之戰的時機,山東諸侯雖然實力不濟,但還未到崩潰的邊緣,如果諸侯合力抗秦,秦國依然吃不消,反而會陷入被針對的泥潭。

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損失殆盡,是怎樣自救得以延命30多年的?

長平之戰

此外,在白起包圍邯鄲之後,趙王遷等趙國宗室,早已退出邯鄲,國都即使被白起攻破,在山東諸侯的支持下,亦能東山再起。

那麼秦始皇時期攻滅六國為何能如秋風掃落葉呢,這是因為經過秦昭襄王時期對諸侯的蠶食和李呂不韋當政時期著重發展經濟,到了秦始皇時期,山東六國衰弱到了極點而秦國則強大到了極點,這一增一減,是秦滅六國之必然。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趙世家》、《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