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三角肌中束,用好哑铃侧平举助你变成虎头肩

科学健身、健康饮食,我是Feifan健身

今天这篇文章是肩部训练五个动作的第二个,讲的是哑铃侧平举。老实说,哑铃侧平举这个动作平台上写的人没有一千个也有八百。

为什么我还会拿出这个动作来写呢?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动作可以说是训练肩部中束最基础的动作,也是我最喜欢的肩部训练动作,还是决定把哑铃侧平举单独拿出一篇文章写出来。

三角肌中束肌肉起止点

起点:肩胛骨肩峰处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生理功能:使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中束就只有一个简单的肩外展的功能,因此训练动作就比较单一,都是以各种程度、各种角度的外展去刺激三角肌中束的肌肉,让其生长。

三角肌肌肉特性

肩难练,是因为三角肌属于羽状肌,生长纹路就像羽毛一样,而三角肌主要的特性就是力量大,耐力强,要练好肩,中束则是重中之重。

肩部肌肉不同于胸大肌之类的扁肌,可以采用常规的最大重量的80%,做6-12次力竭的训练方式,如果三角肌侧平举时做最大重量的80%然后6-12次的训练,满足就三角肌力量大的特性,忽略掉了三角肌耐力特性,从而不能很好的破坏掉肌肉肌纤维,使其通过营养修复增大肌肉纬度。

因此,一些常规的训练方法,就不能很好的使肩部练透,应当采用针对耐力、力量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锻炼三角肌中束,用好哑铃侧平举助你变成虎头肩

比如说递减组的训练方式,假设一个10公斤的哑铃,只能够做6-8次哑铃侧平举。先做完一组后不要休息,再把重量减小25%,同时把动作次数增加50%,也就是7.5公斤的重量做12次,根据自身肌肉承受水平,可以继续把重量减下去,次数增加。这样就能让力量和耐力两者兼顾。

哑铃侧平举动作要领

哑铃侧平举运用三角肌中束使肩关节外展的一个动作,运动过程中需要肩胛骨下沉并保持稳定不变,同时也要避免上斜方肌发力参与运动过程。

  • 直立,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不锁死,腰腹收紧,身体稍微向前倾斜15度左右,肩向两侧打开并下沉;
  • 大臂贴着身体两侧自然下放,然后肘关节弯曲,角度在150度左右,手握哑铃时,让小臂稍微内旋一点,大拇指的高度要低于小拇指;如下图
锻炼三角肌中束,用好哑铃侧平举助你变成虎头肩
  • 呼气时,三角肌中束收缩,带动手臂向上抬起,过程中,身体与附近肌肉不要参与借力,动作开始时让大臂向身体前侧移动15度左右,这样可以让哑铃侧平举动作完成度更大,同时也避免肩峰碰撞。动作末端让肩与大臂高度成一条线,保持1-2秒
  • 吸气时,肩部中束绷紧,缓慢下放,回到初始位置,重复4-5组,运用递减训练发。如下图
锻炼三角肌中束,用好哑铃侧平举助你变成虎头肩

哑铃侧平举常见问题

哑铃侧平举看是简单,动作基础,但是有很多朋友会出现一些基础的问题,比如:手臂用力摆动,身体晃动,上斜方肌代偿。

一、手臂用力摆动

很稳定的哑铃侧平举才是一个认真的哑铃侧平举,很多朋友在做哑铃侧平举时,你会发现他的动作速度是很快的,这样做法更多是用小臂的力量去摆动哑铃,这样的做法,只会动作质量变得很低,很难去募集到三角肌中束肌肉的发力。

正确的做法是:小臂放松,刚好能握住哑铃的力量即可,让三角肌中束的肌肉收缩,在绷紧肩中束的情况下带动大臂向上抬起,过程应当持续2-3秒完成。

锻炼三角肌中束,用好哑铃侧平举助你变成虎头肩

二、身体摇摆晃动

不管是哪个部位的训练,都是要求稳,动作质量才是训练的关键,身体的摇晃一样会给哑铃侧平举减分。

身体晃动一般出现在快力竭时和哑铃重量太大,借助髋部的力量,晃动带起哑铃的重量来完成动作,力竭时的借助是没问题的,可以能更大的比例三角肌中束,如果是重量太重,那么会很明显的减少这个动作的完成质量,从而减少训练效果。

锻炼三角肌中束,用好哑铃侧平举助你变成虎头肩

三、上斜方肌参与代偿

肩部训练,大多是孤立动作为主,不像胸背之类的肌肉,有辅助肌肉参与其中,肩部的训练只有三角肌发力。

因此,上斜方肌作为附近肌肉的大佬,很容易在动作控制不好或者重量过大的情况下,收缩肌肉,抬高肩胛骨使得侧平举能够顺利的完成,从而减少了三角肌的锻炼。

正确的做法:其实很多问题都是重量太大造成的,我们在选择重量的时候,第一考虑的的训练部位肌肉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而不是能拿起多大的重量。选择肩部肌肉最大重量的80%,做6-12次。

锻炼三角肌中束,用好哑铃侧平举助你变成虎头肩

最后说一句,哑铃侧平举对于三角肌中束训练来说,有很多的表示去运用,比如说身体俯身角度增加,去刺激中后束衔接处的肌肉;

比如说拳眼在前面的哑铃侧平举,去训练中前束衔接处肌肉等多种变式方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