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人这一生中要必须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开始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教育。想要正确的教育孩子,家长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教育孩子的9大法则!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01—

天鹅效应

有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住在天鹅湖的湖心岛上,一年秋天,一群天鹅从北方飞到这座小岛上,暂时停歇了下来。

渔翁夫妇看见这群天鹅心里十分高兴,时不时就拿喂鸡的饲料和小鱼喂给天鹅吃,久而久之,天鹅还会随老渔翁的船而飞行,陪着渔翁打渔。

就这样,冬天来了,天鹅却没有选择继续南飞。

白天,这群天鹅就在湖面上觅食,晚上就在小岛上栖息。当湖面冰封,天鹅无法觅食时,老夫妇就大方地给他们喂食,直至来年湖面解冻。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渔翁夫妇就这么奉献着他们的爱心,直到他们年纪打了,不得不搬离湖心岛。

之后,天鹅就消失了。

天鹅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次年湖面封冻期间就饿死了。

爱护孩子也一样,无原则地对他们满足,只会让孩子变得依赖、无能、任性。

总有一天,社会的残酷规则,会让懒惰、不懂得独立的人遍体鳞伤。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02—

自然惩罚原则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孩子受到的惩罚,应当是他犯错带来的自然结果。

换言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如此才能汲取教训,知错能改。

例如,孩子在饭点不愿吃饭,那就不给他吃,并取消当天的零食,让他饿着,饿了一次就知道吃饭了。

天气变冷,孩子不愿添衣服,那就不添,让他到外面被风吹一吹冻一冻,孩子自己就会主动穿上厚衣服。

让孩子在自己的过失里,尝到苦果,体会惩罚,自然会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03—

甘地夫人法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在12岁时,做了一场手术。

在手术前,拉吉夫紧张、恐惧,于是医生打算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他。

可甘地夫人阻止了医生,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

“手术后的几天会非常痛苦,这种痛苦谁也不能替你承受。哭泣、喊叫都不会减轻痛苦,也许你还会头痛,但你必须勇敢地面对它。”

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比尔·盖茨曾对女儿说过一句话:

“无论自己遇到先天的缺陷还是后天的挫折,都不要怜惜自己,而是咬紧牙关挺住,并像狮子一样勇猛向前。”

我们要给孩子足够感受挫折、扛过挫折的成长机会,孩子才能学会“自我察觉和消化情绪”。

未来的路,必定是孩子独自走完,所以,孩子必须得学会承受起磨难和痛苦,才能把生活给予的一地鸡毛,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04—

禁果效应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越是禁止的事情,人们越是想去做。

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人知道,就越会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会促使别人利用一切手段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

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心理学上叫做“禁果效应”。

情感专家张怡筠曾说过,当孩子有谈恋爱的倾向时,父母就应该给孩子进行两性教育了。

孩子到了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或感情冲动,是件十分正常的事。这种感情油然而生,非常纯洁。

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好身体、感情的底线,让孩子认识到学生身份的义务,然后再和孩子谈与异性相处的方式与技巧。

不要禁止孩子去做不对的事,而是要引导孩子去做对的事。

5—

手表定律



一个人只需一只手表,就可以知道准确的时间如果有两只,反而会让人不知道该以哪一只为准。

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当父母教育理念、方式不一致时,孩子在夹缝中求生存,极容易两面三刀。于是,很可能在爸爸面前一个样,在妈妈面前又是另一个样。

拿破仑曾说,宁愿一个平庸的将军带领一支军队,也不愿两个天才同时领导一支军队。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统一战线,需事先沟通好,给孩子一致的态度、要求和目标。

即使父母双方有矛盾或争议,也要避开孩子私下解决,切记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否定爱人。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06—

路径依赖



人的习惯就像走路一样,选择了一条路,就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这就是“路径依赖”。

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好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守时,学着掌握时间、管理时间,成为靠谱的人;

让孩子学会整理和收纳,培养秩序感、专注力和自律能力;

让孩子保持阅读的习惯,成为有见解、独立、有思想的人;

让孩子去运动,释放压力,勇敢、自信、大方;

让孩子尝试分担家务,从简单的择菜、倒垃圾开始,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感受付出和回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你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都不如留下这些使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07—

破窗理论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一项实验。

他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小轿车,把其中一辆停在干净、有秩序的中产阶级社区,而把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区的那辆小轿车因为津巴多提前摘掉了车牌,打开顶棚,结果当天这辆车就被偷走了。

但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停了一个星期仍旧无人理睬。

后来,津巴多用锤子将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几小时后,这辆车就不见了。

以此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座建筑物的玻璃窗,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修复时,其他人就很可能会受到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这座建筑物上更多的窗户。

如果有人在某处随意乱丢垃圾,久而久之,这个地方便会成为“固定”的垃圾堆,恶意,就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里慢慢滋生的。

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优劣影响,首当其冲。

所以,教育孩子时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别让孩子身处“破窗”的环境里。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08—

倒U型假说



英国心理学家罗布特提出的倒U型假说,论证的是成绩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如果压力太小,孩子就失去了动力;但如果压力太大,又会成为孩子前进的阻力。

郑渊洁曾经这么说过: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展翅高飞,鹏程万里,作为家长,如果将孩子比喻成飞机,真想让孩子飞行,只能靠推力或者拉力。压力不能让飞机起飞,只会让飞机停在原地,假设压力过大,飞机还会解体。”

对孩子来说,缓解压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得到父母的陪伴、理解、陪伴、重视与支持。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聊自己年轻时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分析孩子眼前的困难,给孩子加油鼓励。

家长的关爱与信任,就是孩子面对挑战的信心与有力武器。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09—

天赋递减法则

生下来具有100分可能性的孩子,如果一出生就受到了恰当的教育,就可能具有100分的潜能。

如果没有恰当的教育,孩子到5岁时潜能就会减少到80分,到10岁就会减少到60分,到15岁就会减少到40分,这便是“天赋递减法则”。

所以,孩子的潜能开发得越早越好,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辅导。

以下是一份天赋开发时效表,全面又有理有据。

必看|教育孩子的九大法则

科学的教育方法事半功倍,但别忽略了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急于求成只能事倍功半。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教育就是家庭幸福,稳定安康的前提,没有教育,就好比石缝中的枯草,缺乏养分,难以遍地开花。

家长们可以灵活运用这9条黄金法则,一定会收获优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