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居上,陕西苹果反超全面烟台苹果

后来居上,陕西苹果反超全面烟台苹果

后来居上,陕西苹果反超全面烟台苹果
后来居上,陕西苹果反超全面烟台苹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阿凤 于民星

作为全国苹果主产区之一,烟台苹果曾是全国老大哥,引领了全国苹果产业发展。但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陕西苹果后来居上,在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加工量、品质等方面反超山东,位居全国第一。陕西苹果为何能够逆袭?11月中旬,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苹果之乡”陕西洛川,探寻洛川苹果的崛起之路。

烟台是全国苹果老产区,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苹果栽培最早的地方,可以说是中国最老牌、最知名的苹果产区。曾几何时,全国苹果看烟台,后来逐步兴起的陕西苹果、甘肃苹果等,无不与烟台苹果有着很大渊源。

“最开始我们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时候,都是向山东烟台学习的。”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王晓东说。但作为整个省的农业扶贫产业,陕西苹果种植规模之大,发展之快,比起山东有过之而无不及,俨然成为苹果种植领域新一代的代表。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苹果数据发展应用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苹果年产量达到4400多万吨,其中陕西、山东、山西、河南、辽宁5省的苹果产量位居前五,合计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76.3%。

前五名中,陕西地区的苹果年产量在1100万吨左右,是全国最大的苹果产区,占全国四分之一、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汁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而山东的苹果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在两成左右。

王晓东介绍,陕西的苹果种植规模一直在扩大,2012年陕西苹果产量超过山东。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的苹果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山东在450万亩左右,是山东的两倍。

洛川苹果的口感、着色等也有其优势。洛川县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9.2℃、降雨量622毫米,无霜期170天,昼夜温差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世界上完全符合苹果生长7项气象指标的最佳优生区之一。

因为海拔高,温差大,洛川苹果苹果糖分一般能到15度,烟台苹果甜度则在13度左右。同时因为无霜期长,光照充分,苹果着色度更高,卖相好看。

除此外,洛川苹果的收购价、知名度、销售区域也在一路攀升。近几年,洛川苹果的收购价时常高于烟台苹果,有时也会基本持平,但很少会低于烟台苹果。

洛川的干部曾半夜进园锯果树

洛川县的干部,不抓苹果抓什么?

为何洛川苹果能实现反超?采访过程中,除了黄土高原的高海拔、温差大等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客观因素,导致洛川苹果甜度更高外,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政府部门强力的行政干预。

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安金海被称为洛川苹果的领路人,1985年从陕西省榆林农校果树专业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苹果行业,从一名普通的苹果技术员起,先后担任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局长、延安市果业局副局长,对洛川苹果可谓了如指掌。

2001年左右,因果树种植过于密集、分支保留过多影响苹果品质,时任洛川苹果局局长的安金海提出了“大改行、强拉枝”,鼓励果农砍伐掉部分过于密集的果树,修建掉1米以下的分支,但遭到果农的极力抵抗。

“当时的行政干预厉害到什么程度?我们动员老百姓提干锯树,老百姓不让锯,苹果局和乡镇的干部就晚上进园子把树锯了。山东栖霞的苹果树,30公分就留下枝子了,我们一下子提到了1米。”安金海说。

曾亲身经历过这场行政干预的杨舒乡尧雪村果农羽建清告诉记者,当时政府强行提干,全村人集合起来一起抵抗,但仍被干部们半夜进园子砍掉。“当时都不能理解,但3年后效果显现,苹果品质上来了,卖价上去了,收入上涨了,大伙儿回头看才明白当年的做法是对的。”

洛川县的干部考核和提拔,也直接和苹果挂钩。“洛川干部满分100分的考核,60分都在苹果上,30分抓生产(如示范园建设),30分抓营销。1997年苹果卖不掉,我们给干部下硬指标,一名干部要帮老百姓卖6000斤苹果。洛川县的干部,不抓苹果抓啥?”

行政管理方面,2001年,陕西省专门成立了果业管理局,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省级果业管理机构陕西省果业局。县级果业局成立更早,洛川县1985年便成立了苹果生产管理局。“当年我们学栖霞,但现在我认为栖霞不如洛川了,原因之一就是栖霞的政府推动作用不够,栖霞的果业局只有几个人。”安金海说。

洛川县委书记曾唱歌买苹果

洛川苹果登上奥运会进博会和人民大会堂

酒香也怕巷子深,面积、产量、品质上来了,怎么把名声叫得响、把苹果卖出去,是更为重要的一环。

2006年,洛川提出了“加大品牌争创力度、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思路。2008年,洛川举办了首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邀请100多名国内外果品经销企业代表齐聚洛川,签订苹果购销合同32.1万吨。此后每年的苹果成熟季,苹果博览会都会按时举办,成交量和销售额也一路飙升。

直销窗口也走进了全国。目前,洛川苹果专卖店已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店129家,专卖店以“洛川苹果”这一地域品牌命名,店内销售洛川各品牌果企的箱式苹果,如洛川美域高苹果、洛川延刚苹果等。

除此外,2007年开始,每年10月、11月,洛川县委书记、县长还会率团队到全国大中城市召开洛川苹果推介会,每年近十四五场。记者在洛川县采访时,团队就正赶赴南昌召开推介会。

今年9月,一支名为《洛川等你来》的MV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县长张继东和13位乡镇领导手捧苹果,用陕北方言演艺歌曲《洛川等你来》,为推介家乡苹果不遗余力。

强力的品牌营销意识下,最终使“洛川苹果”走进了北京奥运会、人民大会堂和上海世博会,先后拿到“中国女子排球队专用苹果”、“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专供苹果生产基地”、“2010年上海世博会接待用苹果”等冠名权,2018年洛川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72.88亿元,品牌知名度逐渐打响。

卖力吆喝的回馈是洛川苹果在市场上走进了全国各个省份,甚至同为苹果主产区的山东市场上,洛川苹果也颇为常见。“去年我们去海口做推介会,提前走访了一下市场,发现30多家店里只有一家在卖山东苹果,其他家都在卖洛川苹果。”王晓东说。

苹果市场供大于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断上涨,果农收入增长出现天花板。为此,洛川新建4.0智能选果线11条、冷气调库4.7万吨,选果能力达到100吨/小时,总储量达到46万吨。

苹果产业的二轮竞争已拉开

陕西云南四川江苏等地都在大力发展苹果产业

“全国苹果产业的二轮竞争已拉开序幕,鹿死谁手尚无定论,洛川县必须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安金海说。

苹果产业在1997年曾遇到第一次大规模竞争。

1997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4200万亩,产量大约3000万吨,供大于求,大量果树被砍伐,最终缩减至2200亩。此后的近20年里,全国苹果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500亩上下,没再有大幅波动。

但近两年,苹果种植面积再次激增,目前又再度到达4200万亩,产量上升至4500万吨。作为亩收入可过万的农业产业,全国不少地区将其作为扶贫产业大力发展。“原来新疆不多,但现在新疆快速发展;原来甘肃面积不大,200多万亩,现在400多万亩了;云南昭通、四川剑阁、江苏丰县沛县,都在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安金海说。

因为国内消费水平提升,即使产量增加至4500万吨,整体销售情况还尚可。同时苹果加工能力也提升了,如七斤苹果可用来加工一斤浓缩果汁,陕西省每年50万吨的果汁加工能力,可以消耗350万吨苹果。但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浓缩果汁的出口下降,目前陕西浓缩果汁的加工量也不大。

盲目扩张的后果是,无论是优生区、适生区还是非优生区,都在发展苹果产业。“竞争是必然的,从大的战略角度来讲,要淘汰不适宜栽培区域。比如陕西渭河沿岸,比如黄河故道区的河南灵宝等低海拔地区,非淘汰不可,这些地方苹果曾低至3毛线一斤。”安金海说。

这种竞争环境下,但就苹果产业来说,山东的经济发展水平优于陕西反而成为一种劣势。“山东本身经济好,工业化、现代化程度比陕西高,对苹果产业的依赖度低,甚至会产生工进农退现象。据我了解,目前山东栖霞的苹果种植面积保持的还不错,没有衰减。但蓬莱、龙口、海阳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