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進行時#扶貧路上攜手共贏——信宜—忻城粵桂扶貧協作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日前,記者走進忻城縣凡豐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竹編“扶貧車間”,看到工人正忙著加工竹編材料,有的熟練地操作機器,將一根根竹子分解成均等的小片;有的將分解好的竹片分類篩選,整理出不同用途的手工材料……

據悉,這是來自廣東信宜的企業在城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附近,合作設立的“扶貧車間”。該項目是兩地在扶貧協作中,圍繞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目標,落實產業協作幫扶的有益探索。

信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掛任忻城縣委常委、副縣長陳波介紹,信宜市和忻城縣開展粵桂扶貧協作工作以來,兩地黨委、政府堅持“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落實粵桂兩省區“攜手奔小康”的工作安排,在產業、勞務、扶貧項目等多個領域深入開展扶貧協作,實現了互利共贏。

在粵桂扶貧協作中,忻城縣在得到多重幫扶的同時,也以其獨特的優勢,吸引廣東信宜的客商前來投資興業,忻城縣凡豐工藝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粵桂扶貧協作項目,該公司進駐忻城後,建設了城南竹編扶貧總車間和思練竹編扶貧分車間,採用“扶貧車間+社區(村委)+農戶”模式,打造“居家式”的“扶貧車間”,以集中培訓、原料配送入戶、上門收貨、當場結算工錢等靈活就業方式,把就業服務延伸到全縣12個鄉鎮各行政村、易地扶貧搬遷點,讓貧困戶“足不出戶”也能獲得收入。

“我們充分利用忻城縣勞動力和生產原料豐富的優勢,在促進貧困戶增收、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方面實現了雙贏。”忻城凡豐工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賴勝飛表示。

賴勝飛告訴記者,到忻城設立生產車間,主要原因是當地竹子資源豐富、有大量富餘的勞動力。一方面,企業不必將原材料運往廣東信宜集中生產,節省了不少運輸成本和安排工人食宿的費用。

據測算,與過去相比,同等產值可降低成本約5%,有效提高了企業效益。企業還得到兩地政府部門在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另一方面,當地群眾利用碎片化的空閒時間編織手工藝品,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加快了脫貧步伐。

據介紹,該公司的竹編“扶貧車間”均設有培訓中心,共培訓勞動力430人,其中貧困勞動力287人,已經能獨立生產的群眾87人。該項目計劃今年培訓勞動力3000人,涉及16個村委、4個易地扶貧搬遷小區,經培訓後能獨立生產的勞動力超900人。

此外,忻城縣利用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引進福建廈門信榮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東莞富德森電子有限公司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勞動力進廠務工,解決了87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貧困群眾就業問題。同時,輻射帶動城關、思練、遂意等5個鄉鎮建立“扶貧車間”,提供就業崗位近390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良好的扶貧政策和稅收政策,也有效促進企業發展。

隨著信宜—忻城扶貧協作不斷深入,兩地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忻城的優質土特產品走出大石山區,邁向廣東信宜等地的廣闊市場,有效助力農民增收。

今年9月底,信宜市農業產業協會下設的一家實體商城正式開業,展銷了一批來自忻城的糯玉米、紅糖、水果等特產,受到當地消費者青睞。“這是我專程到忻城購進的一批農產品,藉助商城和餐飲店推廣,效果很好,顧客也比較認可。”該協會秘書長陸波介紹,將在春節前開展一輪集中宣傳推介活動,讓更多人瞭解忻城的優質產品,同時與忻城保持密切合作,暢通供銷渠道,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信宜市還在資金支持、人才支援、旅遊協作、社會幫扶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方面,對忻城給予了大量的幫扶。

如今,粵桂扶貧協作的印記,在忻城隨處可見;信宜—忻城攜手同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