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是什麼“網”?2019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來解答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獨有機會。

2018年10月23日午夜時分,馬化騰在知乎突然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直接引發了產業互聯網的討論熱潮。

如果說21世紀前10年的主角是消費互聯網,BAT的產業神話在這一階段形成,那麼21世紀的後10年,直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角都將是產業互聯網。

美團創始人王興在2016年時提出了互聯網下半場的理論,在2019年年初的內部信中更是把話挑明:在互聯網上半場,基本功不好,可以靠紅利,靠戰略,靠資源帶動快速發展。但到了下半場,基本功不過關,活下去都很難。王興所說的“基本功”實際上指的就是產業互聯網。

另外一個維度,從去年開始,以BATJ為代表的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在做一件事:進行戰略和組織架構的調整,將資源和重心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快速轉移。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騰訊和百度都在打“2B”這張牌,阿里加碼新制造、京東強勢佈局新通路、美團重新梳理供應鏈等。巨頭們藉助互聯網模式和新技術來賦能傳統產業,迅速與傳統產業建立聯繫,達成合作,深度擁抱產業互聯網。

風口已至,趨勢已明,新的經濟秩序正在建立之中。

破局節點上,企業如何實現升級?產業互聯網應該怎樣落地?企業轉型中的障礙如何清除?對於湖南企業來說,產業互聯網就像“霧中花,水中月”一樣,朦朧又模糊,心中並無清晰概念。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12月10日開幕的2019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將會解答一切。

產業互聯網轉型路上的三座大山

互聯網是有土壤的,湖南作為一個內陸二線省份,自然無法追趕北上廣深、硅谷這些有代表性的區域,跑到產業互聯網的前沿。但在追趕趨勢方面,湖南企業還是非常願意進入產業互聯網,進行轉型升級的。

產業互聯網轉型之路到底還存哪些困難和問題?帶著這個問題,智能相對論和多家湖南企業創始人或者CEO進行了交流,其中有著20多年互聯網從業經驗的湖南競網聯合創始人陳花的觀點最具代表意義,她認為湖南傳統企業向互聯網化轉型的路上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認知侷限:產業互聯網不是單純的“上網觸電”

在對產業互聯網的認知上,很多企業對產業互聯網的理解還只停留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上網觸電”的淺層次層面,對於外界是怎麼玩的,新技術如何賦能、營銷工具怎麼用等等都不清楚。

一個典型的案例,在湖南智能配用電領域小有名氣的威勝電氣在2016年還曾獲得湖南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稱號,就其業務範圍和技術能力,距離產業互聯網都非常近。可在2018年之前,威勝電氣的所有業務都依賴傳統的線下渠道。

根據百度指數顯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這1年多時間內,“威勝”“威勝電氣”等品牌詞每天的搜索指數達450+,“開關櫃”“斷路器”等威勝電氣產品詞搜索指數達3000+,但威勝電氣沒有線上平臺來承接客戶的搜索需求,線上商機白白流失。

同樣的,專業從事建築施工安全定型標準化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綜合型企業漢坤實業在2010年時就想著通過互聯網做營銷進行轉型,但當時行業的主流做法是在工地上做展示廣告或者上門拜訪,在網上根本搜不到同行的任何信息,行業對於互聯網營銷的概念也沒達成共識。建築行業是否適合網絡營銷?自己又該從哪開始?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答案,漢坤實業長期處於徘徊和猶豫之中。

“老闆和核心團隊需要對互聯網產業和傳統產業的融合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認知革新”,陳花認為,這種認知升級不是靠一次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就能解決的,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競爭要素:野蠻式發展紅利消失,企業綜合能力需“回爐重造”

必須承認的是,在傳統產業野蠻生長的時代,推動企業發展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人脈、營銷能力和區域資源等紅利,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進入到信息對稱時代,此時企業的競爭要素回到了比拼實力的原始起點。

陳花認為,傳統企業進入產業互聯網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實自己的綜合能力,“我們都說要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化,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可很多企業就連自己的客戶定位都沒分清,產品體系也極為混亂,一個行業中這類企業數量多了,就導致整個行業都處於同質化的低價競爭中。”

所謂的綜合能力每個行業考量的重點都有不同,像零售行業主要比的是“供應鏈”的掌控能力,行業競爭的實質是供應鏈的競爭。如果產品賣得便宜還能賺錢,倉庫流轉還快,這就形成了這家企業的競爭壁壘。

漢坤實業在聽從了競網諮詢團隊的建議後,從最簡單的“網站+百度推廣”切入產業互聯網,先是組建專職的網絡營銷團隊,接著重塑產品體系,在進行“品牌化”升級的同時對產品技術進行創新和升級,最後從工具思維跳轉到系統思維。這些舉措讓漢坤實業的業績實現了5年35倍的增長,如今漢坤實業已從湖南走向全國,並且進入到東南亞市場。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到,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夯實綜合能力實際上相對於“回爐重造”“傷筋動骨”,要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過程,這需要企業擁有強大的決心和執行力,但只要企業能夠堅持到轉型完成,必定能夠獲得豐厚回報。

人才缺乏:既要有認知,也需懂執行

企業在進行產業互聯網升級的過程中,認知和競爭要素要升級,人才也需要升級。

“傳統企業在產業互聯網轉型中需要大量複合型人才,既懂傳統產業,對互聯網也有深刻認識。”陳花在談到湖南企業轉型的問題時,提到目前在“+互聯網”產業上,湖南的複合型人才特別缺乏。

多靈環保在對自己的互聯網營銷系統進行升級時就意識到,營銷工具升級了,在執行層面,相應的營銷團隊也要跟上,至少新的系統,新的營銷工具要會用。當時,多靈環保創始人蔣浩抓人才培訓和團隊建設,指定專門的網絡營銷負責人按日、周、月統計網絡營銷數據,分析問題,制定策略;內貿和外貿網絡推廣分開運營,推廣、網站、銷售、客服各營銷子系統分配到人,協同運營。

另外一個湖南企業深湘機器專門在內部挑選了有5年從業經驗的“老人”來負責網絡推廣,還送他參加由競網提供的SEM人才實訓服務,並且確定了團隊組建思路:一是可以快速上手,縮短融入企業、瞭解產業業務流程等時間成本;一是內部選拔,信任度高,穩定好,有利於企業階段性發展。

很明顯,多靈環保和深湘機器都是在決策層達成了認知共識後,與落地層形成了融合協同。既然行業缺乏人才,那麼就自己培養。

產業互聯網落地如何不踩“坑”?

產業互聯網是熱點,是風口,一旦風來了,各種概念和培訓課程就出來薅羊毛——薅眼球的羊毛,薅韭菜的羊毛。由於湖南企業對產業互聯網的認知普遍較低,如何正本清源分辨出哪些是實用乾貨,哪些是忽悠騙人,更重要的是,在產業互聯網落地時,如何避免不踩“坑”顯得尤為重要。

陳花認為其中的關鍵是建立一個長期服務產業的支撐平臺。

首先,通過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培訓課程等完成企業領導在認知層面的升級。

陳花稱此次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這是一個專門促進湖南企業認知的大會,具有非常強的區域特徵和針對性。”

根據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的議程安排來看,既有營銷、管理等通用類乾貨的分享,也有在湖南本土孵化出來的獨角獸的經驗分享。即點面結合,道術交融。

如果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要通過一些場景化的活動對企業進行知識啟蒙,對產業互聯網進行行業教育。

其次,通過技術、系統、工具進行信息化、數字化改造,建立企業新的競爭力。

這就要求企業要把握住科技的趨勢,理解科技的進程,敏銳的洞察到可以形成服務化的技術,並且將這些技術拿來就用。就拿在餐飲行業常見的點單小程序作為例子,在產業互聯網中,就真的只是作為小程序而存在嗎?

在點單小程序的背後,企業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對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產品體系等所有一切在互聯網上的重塑。點單小程序呈現給用戶的是提供服務的工具,對企業而言則是它新的競爭力。

在進行產業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企業始終要思考:產業互聯網的產品到底是什麼?而這個答案只有一個:公司。公司是產業互聯網的唯一產品。

最後,建立互聯網創新的服務生態。

雖然消費互聯網講生態,但創業者憑藉自己的能力單幹也有生存空間,就像做App開發,做小程序設計,無需外界連接或助力也能棲身於大生態中。但這一玩法在產業互聯網中無法走通,如果是技術創業者,必須在產業當中找到落地場景,實現技術的商業價值;如果是企業,則需把握技術趨勢,引入最先進的技術,這樣才會讓用戶獲得最好的體驗,不會被市場和時代所拋棄。

因而,在產業互聯網中,需要有連接產業生態的服務平臺。其中包括認知層面的產業大會,技術實戰層面的課程培訓,營銷管理層面的品牌諮詢,市場推廣層面的媒體公關、融資合作層面的資本對接等,在產業互聯網的大生態中形成專門連接企業和技術的服務小生態。

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開啟認知大門,也開啟了湖南企業產業騰飛的大門

在查理·芒格的認知資源思維模型中,認知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在一個組織中,認知高的人就像一個武林高手一樣,來多少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像騰訊就是通過跟劉強東聊電商,跟王小川聊搜索,跟傅盛聊安全清理,跟王興聊O2O完成了自己對互聯網生態、對產業和技術前沿的認知,通過對上述企業的投資成就了現在的騰訊帝國。

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對於湖南企業的意義在於開啟了產業互聯網認知的大門,產業的服務生態漸顯雛形。

競網在助力湖南企業進行互聯網升級的過程,是老師和學生雙重身份,自己也在進行升級,融入到產業互聯網的服務生態,與產業共同成長。

此時,湖南企業產業騰飛的大門也完全敞開。(通訊員 魏啟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