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水门关街”

亳州“水门关街”

北关外有一条名字很奇特的街,叫“八步六条街”。这“八步六条街”中,有一条叫“水门关”街。

  原先,水门关街就是一座象征性建筑,一孔门的形式,门北边是涡河。传说,不管涡河水势有多大,总超不过水门关上刻的一道线,因为,这条线是鲁班老神仙画下的。

  据说是乾隆三年,涡河发了大水,浊浪滔天,滚滚而来。涡河上的木桥全部被冲垮了。涡河本来没有大堤,人们历来传说“人不入涡(锅)”,城市没有见过水灾。这次大水一来,都没有防备。眼见河水就要越过河滩,淹进城里。

  地方官府和士绅紧急商量,征集民夫,在涡河沿临时修筑一道大堤,把洪水挡在堤外。水情紧急,日夜施工不停。可是,城里多是街道、民房,筑堤需要大量的土石,近处无处可取,民夫再多,也是干着急。远处取土,工程进度十分缓慢。眼看着河水一点点上涨,河水里不时漂过淹死的猪、牛、羊尸体,还有人的尸体。大堤上的人都绝望了。

  这一天清晨,又下起了瓢泼大雨,上游来水借了雨势,气势汹汹,哗哗响,打着漩涡过来,眼看就要堤毁城亡。监工的官员和大堤上成千上万的民夫,看着快淹到鞋底的水头,有的人反身就逃,有的人放声大哭。

  正在这时,大堤东头走来一个白胡子老头,他面容慈祥,神色安稳,看看来势凶猛的洪水,端详一番脚下的大堤,从怀里掏出一个墨斗子,找来一根树枝子当橛子插在地上,挂上墨斗线,用手一弹,顺着大堤弹出一道墨线,两头楔上木橛,喝令身边民夫沿着墨线堆土筑堤。大家见老人沉稳不乱,也定了神,按老人的安排,沿着墨线筑了一段堤坝。

  堤坝刚刚筑好,上游的滚滚黑浪汹涌扑来,浪头刚打上新堤,只见老人留下的墨线如同一道闪电,唰的一声,发出一道金光,把滚滚黑浪击退了一丈多远。黑浪再向大堤扑来,又被墨线发出的金光击退,三进三退,黑浪失了气势,只得沿着涡河水道,向东流去。霎时之间,水位下降了二尺。水警解除了,城市保住了。人们这才想起来去找放线老人,却哪里也没有找到。

  有人回忆老人的面貌,一拍大腿,这不是老祖殿后院的鲁班庙里神像吗?是鲁班老爷显灵了,救了一城的老百姓!

  水退之后,官府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水门关”——相当于后世的“水文观测站”,画上刻度,最上面的,就是鲁班老爷弹下的那一条“墨线”,就在“水门关”门框下沿。从那以后,不管涡河发多大的水,河水从没越过“水门关”那道墨线——亳州人说,因为那道线,是能工巧匠尊为鼻祖的鲁班显灵所画,自有一股神气。

  随着涡河治理工程和街区拆迁改造,“水门关”在2009年被拆除,“八步六条街”也成为城市的记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