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信?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相信自己行,你就行

如今,隨著家長們對於孩子教育的逐漸重視,各式各樣的教育方式開始進入家長們的眼球。儘管每一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各有不同,但在有些方面,家長們卻有著不盡相同的處理方式。例如面對孩子自信的缺失。

此前有一位孩子的爸爸在網絡上發帖求助,希望能夠找到解決孩子自信缺失的辦法。根據這位爸爸所說,自己的孩子從入學起成績就一直十分拔尖,孩子自身也因此產生非常強烈的自信。但自從孩子接觸了新的學科,並且在新的學科上沒能取得好成績時,孩子的信心突然遭到了嚴重的打擊。這種打擊不但使孩子在這個科目上一度低迷消沉,而且不自信感很快蔓延,導致孩子其他科目也遭受影響。當自己原本擅長的科目成績也在逐步下滑時,孩子的信心又再度受到了打擊。在這種死循環的作用下,孩子與家長都苦不堪言。

這位爸爸表示,自己也曾試過去安慰、鼓勵孩子,但是效果是十分有限的,似乎自己的鼓勵對孩子來說完全起不到推動作用,孩子依然消沉不振。所以這位爸爸沒有辦法,只好在網絡上發帖求助。

事實上,關於孩子信心缺乏的問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選擇以鼓勵為主。但是實踐表明,家長簡單的鼓勵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孩子的信心缺失的問題。這是因為家長對於"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一種錯誤踐行。那麼,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孩子缺乏自信?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相信自己行,你就行

皮格馬利翁效應

所謂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或某種事物產生期待感時,這種期待感將促使他去實現、獲得這件事物。簡單來講,在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作用之下,會出現"說你行,你就行,即便你不行,你同樣可行。"

皮格馬利翁效應源自於一則希臘神話故事。相傳有一位著名的雕刻藝術家名為皮格馬利翁,有一次,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尊女性的雕像,並賦予它名字"蓋拉蒂"。出於對雕像的喜愛,皮格馬利翁終日守在雕像旁,擁抱、親吻雕像,表現出了自己對於雕像熱忱的愛意。

但雕像始終是不會回應他的情感的。皮格馬利翁來到愛神阿佛洛狄忒的神殿前,期望能夠得到得到與蓋拉蒂一樣動人的女性的芳心。等到皮格馬利翁回到雕像旁時,他驚訝地發現,雕像開始浮現血色,冰冷的肢體也出現了溫度。雕塑在皮格馬利翁的期盼之下,最終化作了一位動人的女子。

雖然現實生活中,雕塑化人只能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但皮格馬利翁效應卻實實在在的存在。

上世紀60年代,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博士來到一所學校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在新的學期開始時,從學校找來兩位老師,並且借校長的名義告知他們:"你們是學校最為優秀的兩名教師,為此我將學校最優秀的一批學生交付給你們進行教育,希望你們可以為學校增添榮譽。"聽完這番話,兩名教師充滿幹勁。果不其然,這群學生最終成為學校最出類拔萃的存在。

而事實上,這兩名教師是博士隨機選出來的,這群學生也是經由隨機抽選構成的。如果是在平時他們或許都不會有如此高光的表現,但博士卻給予了他們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他們也因此達成了本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事實上,父母也知道,要想讓孩子擁有自信心,應該給予孩子積極的鼓勵,但卻常常步入教育誤區,不但達不到讓孩子恢復信心的目的,而且往往會招致孩子的厭煩與排斥。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孩子缺乏自信?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相信自己行,你就行

父母教育模式的誤區

  • 簡單地誇獎孩子

有些父母在應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時,常常會認為對孩子進行誇獎就可以幫助孩子恢復自信,這種觀點是絕對錯誤的。要想很好地達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父母必須發自內心的信任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於自己的期望與關注。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從中恢復自信,獲取自我突破所需的推動力。

但如果父母只是簡單地對孩子加以誇獎,這種表層浮誇的稱讚其實很難達到預計的效果。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是有屬於自己的界定的,如果父母一味地告訴孩子,你可以怎麼怎麼樣,那麼將是對孩子自身原有認知的一種強制推翻,自然不會受到孩子的接納與認可。

  • 對教育缺乏耐心

有些父母對於教育缺乏一定的耐心,往往會在一種教育方法作用無果後,立刻更換一種新的教育方法。這樣一種做法其實是不對的。每一種教育方式都是需要孩子加以適應的,如果不斷進行變更,那麼將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反感與排斥。

此外,每一種教育方式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加持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的。父母要想孩子恢復信心,只對孩子進行一次鼓勵,是遠遠不夠的。父母應該將這種信心的賦予視作一份長久的工作,堅持對孩子進行心理暗示,這樣孩子才能切實地感受到父母的期望。

孩子缺乏自信?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相信自己行,你就行

  • 忽視孩子自身特點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沒有很好地注意到孩子自身的性格特點,忽視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這樣的教育也是難以成功的。因為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有時候照搬他人的教育模式未必能適用於自己的孩子。

那麼,關於孩子的教育,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發揮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作用,讓自己的孩子恢復自信,實現自我突破呢?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正確應用

  • 由衷地相信孩子

在對孩子進行鼓舞與激勵時,父母應該發自內心地賦予孩子期望,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回應這份期望。因此,父母在鼓勵孩子時,並不需要說一些可能連父母自己都不相信的話,而是應該基於自己對孩子的看法,給予孩子信心與期待。

以前文所述的那位父親的遭遇為例,父親可以這樣告訴孩子:"當前的成績其實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你一向成績都很好,即便如今接觸新的科目,你的能力擺在那裡依然不變。一時的成績下滑可能是方法不對,好好發揮你的能力,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拿回本該屬於你的榮譽。"

孩子缺乏自信?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相信自己行,你就行

  • 給予孩子成長時間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與進步表現出過於急切的期盼,故而當教育方法一時半會起不了作用時,父母就會選擇更換方法,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無論哪一種教育方法,孩子都需要時間適應,在此之前,難以見效是相當正常的。如果父母一直急於追求結果,那麼很容易導致孩子對於父母所給出的鼓勵話語的質疑,同時這種急迫的情緒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沒有耐心去應對自己的瓶頸期。

  • 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父母能否給孩子做好榜樣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發展去向。因此,父母平時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讓孩子看到自信、穩重的父母形象,這樣孩子才能對自己的生活充滿希望。

孩子缺乏自信?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相信自己行,你就行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