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應該懂得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在舊金山的一所初等學校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他們從每個年級的一個班中隨機抽取選擇出20%的學生,並向科任老師說,根據對學生進行的心理發展測驗的結果,估計在未來一年裡這些學生在學習上會有顯著進步,並稱這些被抽中的學生為天才兒童,最後,心理學家將這20%的學生名字告訴了科任老師。

8個月後,這兩位心理學家再次來到這所學校,他們卻驚奇地發現,之前被抽中的20%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有了明顯進步,老師對他們的品行也有了更高的讚譽。但實際上,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他們並沒有對那20%的學生進行過任何心理發展測驗,學生也不是天才兒童,他們只是被隨機抽取出來的普通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名字除了告訴任課老師以外並未向外透露,所以這些學生的進步只能假設是從科任老師的期待中產生的。

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以《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待和學生智力發展》為題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他們解釋說,教師收到了以專家的身份提出的天才兒童學生名單,並對這些學生今後會有很大進步的虛假預言信以為真。而這個預言變成教師對這些學生的期待。由於教師的期待不同,平時對學生施加的教育方式等也不同,學生的行為反應自然也不同。相反地,被期待的學生的行為又影響了教師,強化了教師的期待,兩者相互影響,互相加強,最終結果是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而這兩位心理學家將這一被教師期待的效應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同樣適合應用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這個就留給大家思考了。謝謝各位。喜歡的話可以點擊關注哦,謝謝您!

人人都應該懂得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