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这个人用了9年,从学徒工蜕变成船长,如今还掌舵港航产业协会

“行船走马三分命,为了生活硬打拼。”站在石井口岸联合办公楼往窗外远眺,石井港一片繁忙景象,南安市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小民感慨良多。伍小民是土生土长的石井人,见证了南安航运业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上个月,在政企通力合作下,南安市港航产业协会应势而生,这位“航二代”当选首任会长。

“成立协会是经营格局所造成的,可以说是刀架在脖子上。”伍小民希望以协会为依托,抱团发展,更好地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做大做强南安港航产业。

南安这个人用了9年,从学徒工蜕变成船长,如今还掌舵港航产业协会

协助外挂船舶回迁

南安港航产业由来已久,想要了解现状,伍小民算是个行家。

“目前我们协会航运企业有28家。其中,南安辖区内8家,19家是南安人在厦门注册的,有一家是由南安人在南京注册,也是航运业。”伍小民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协会共有61家企业,这些企业涉及航运、油库、物流、代理服务、码头业等多个业态,几乎覆盖了上下游产业链。

高明的商人,善于用数据说话。“泉州辖区内的船舶运力在270万吨左右,南安辖区的船舶运力只有47万吨,在泉州占比很小。但在外南安人经营的航运业总运力高达160多万吨。”伍小民进一步解释道,据行业不完全统计,泉州人所拥有的船舶运力占国内集装箱贸易运输市场的90%,意味着闽南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事实上,如今较为分散,凝聚力不足”。

作为泉州船东协会副会长,伍小民这样总结同行人的困境:把船舶租给别人,现在很多租船公司(物流企业)自己买船搞航运业,导致现有经营单一的航运企业越来越被市场挤兑,生存越来越艰难。

自协会成立以来,就如何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旨在扭转颓势的可行性对策一直在商讨中。在伍小民看来,抱团发展固然是好,但牵涉多方利益,如果单纯行业协会来抱团,约束力非常低,很难整合现有资源,还是会出现各自经营、各自为政的局面。

因此,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成立一个第三方抱团企业,将大家利益捆绑起来,成为当务之急。不久前,伍小民就与厦门多家南安籍航运企业碰头,在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商讨良策。

“政府非常重视,各级部门都鼎力支持,外地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如果协会正常发展,一两年内可能不下于10万吨新增运力回归。”对于行业协会的成立,伍小民坦言这是应时而生,他信心十足。

不过,运力回归牵扯企业利益。他表示,让一艘正常经营的船停下来,再重新注销、登记,需要耗费船东很大资金,“一条两万吨运力的船舶,停运几天就损失数十万元”。

“鼓励外挂船舶回迁,需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伍小民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外挂船舶的后顾之忧,协会计划提交合理性意见给政府,为做大做强港航产业鼓与呼。

从学徒工到公司总经理

所谓“靠海吃海、靠山吃山”,拥有南安市唯一出海口的石井,自然要“吃海”。丰富的海资源为石井海运业和众多船企老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生于营前村的伍小民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很多人把营前村比作“海上运输舰队”,或许有人会质疑,但事实就是如此。

石井港位于围头湾南端,具有绝佳的海域优势,距厦门27海里、金门6海里,至台湾鹿港航程仅18小时。石井靠近港口海域的几个村子,村民祖祖辈辈都是以海为生。营前村是南安唯一一个纯靠海为生的渔业村,全称为“营前渔业村民委员会”。

“营前地处石井湾,背山临海,地理独特,人多地少,村民主要以渔蚵业和航海为生。”伍小民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大海捕捞业开始衰退,爱拼敢赢的营前人当机立断,把全村的13队捕捞船队全部变卖掉。告别传统的大海捕捞业,营前人开始了新的海上航运事业。伍小民的父亲也顺应潮流加入海运队伍,成立了南安市船务有限公司,从事船运物流业务。

“初中毕业后,在福州读了4个月的书,看见很多同学上船,觉得很有意思。”虽然彼时没有航海梦,但为了逃避读书,上学期间伍小民常常偷偷跑上船,最终走上了航海之路。

不过,在当上船长之前,则是漫长的煎熬。“一开始从学徒干起,当学徒意味着什么累活、脏活都要干,但由于父亲的关系,总能受到特殊照顾。”伍小民坦言,与其他人相比,自己幸福很多,少走了很多弯路。

“学徒工既是船员又要当搬运工,最怕的是木箱装的重货,里面装的自行车,几百斤重。还有就是麻袋装的粮食,干完活手都会流血。”当了两三年学徒之后,这位懵懂少年目标越发清晰,从三副、二副、大副到船长,从200吨到1600总吨的船长,再到3000总吨以上船长,参加了无数次考试的伍小民,最终可以如愿适航,在老船长的带领下开着船舶在海上航行。

从学徒工蜕变成船长,并非一朝一夕,足足花了9年时间。海上航行的日子,是枯燥、乏味、单调的,还得耐得住寂寞。“船一出海,沿着航线走,这个港口装卸货,再到下一个港口装卸货,周而复始,平时就靠打麻将打发时间。”伍小民坦言,这种背井离乡的生活终究不能长久。2000年,他选择了上岸,逐渐接触家族企业。从业务员、副总直至2010年当上总经理,伍小民在各个岗位历练过,逐渐独当一面。

尽管逐渐接管企业,但伍小民也会主动要求跟着去跑船,看看船长有没有按照管理模式执行,保证任务顺利完成。

再塑南安港航产业雄风

大多数人都以为开着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看起来很威风;天天在海上航行,可以欣赏沿途美景,看起来很浪漫。这是一个被误解的群体:他们的工作很忙碌,有时半年才能回家一次。“跑船真的跑怕了,曾遇到3次险情,吓破了胆。”伍小民印象深刻的是1998年的一次远航。

这一年秋天,伍小民像往常一样,运着一船货南下广州,然而却在中途遭遇险情:连续三天刮东北风,七八九级,到第四天,报六七八级。“当时装了七分的货,认为没问题,出海以后,风不是很大,但浪很高,越往东走,浪越高。”彼时,当船长不久的伍小民经验有些不足,他让舵手调整航向,背顶浪——这是一种避浪的举措。没想到海浪太大,沿着船身猛灌水,很大部分水进了甲板。

“情况危急,当时剩下船头跟船尾比较高,没有进水,浮在水上。如果不是舱盖密封得好,进水了,就沉掉了。”伍小民进一步补充道,在排出去的水远远少于进来的水时,他下了个非常错误的决定:让船极速前进,意图让海浪追不上。但事实上,船一加速,后倾越严重,意味着进来的水更多。尽管后来有惊无险,但至今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

除了面临生命危险,企业还要面对无数的生死考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航运市场急转直下。从2008年到2015年,航运业经历了一轮低谷期,航运企业出现了“要么生,要么死”两种结果。

“航运市场已经不是船东的市场,船东吃了很多亏,不管是上游企业也好,下游企业也罢,航运是物流业最底端一个环节,话语权非常低。”随着从散货船运输到集装箱运输,航运业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伍小民深刻意识到,现在行业要形成凝聚力,而凝聚力要真正做到如何形成整个集团的利益,从根本上解决经营困境。

他表示:“协会成立仅仅是个开始,以后还需要会长们不懈努力,才能把协会工作真正做好,让会员单位感觉到协会是一个家,跟政府沟通的桥梁,再塑南安港航产业雄风。”

海丝商报记者:苏清彬 李杨瑜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