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名註冊會計師從立信跳槽大華,帶走19個上市公司,1700萬審計費

今年是會計師事務所行業不平凡的一年,導火索源於康美藥業、康得新兩家上市公司聯手的“康氏兄弟”近421億現金財務造假(康美藥業299億,康得新122億),導致瑞華、正中珠江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受到證監會的處罰,以至於整個行業今年都在忙著重組接盤。

21名註冊會計師從立信跳槽大華,帶走19個上市公司,1700萬審計費

前面10個月瑞華,致同,容誠是這場好戲的主三角,最近1個月,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丟19個上市公司項目,21名註冊會計師跳槽到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被金融行業媒體人的長篇解讀,硬生生的拉入了大家的視野當中。

離職跳槽這種事情,在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再平常不過,每年年報都要走一批人。但是這個裡面要分清兩種情形,一種是瑞華那樣的,被逼跳槽,合夥人都走了一半了,這是特例;另外一種就是致同,立信這樣的,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或更高的薪酬,這是好事,沒有必要進行太過於惡意的解讀。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下面帶大家大概看看立信這個事,對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有多大的影響。

北京、無錫、貴州、深圳四家分所聯動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的總部在上海,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的總部在北京,本次跳槽的21人註冊會計師會當中,10人北京分所的,無錫分所6人,貴州分所3人,深圳分所2人。

21名註冊會計師從立信跳槽大華,帶走19個上市公司,1700萬審計費

從分所跳到總所,只要條件沒有降低,說真話我也願意,不用上繳高比例的業務管理費(立信應該挺高的),風控還可以完全自己把控,不受太多總所的限制(立信風控是最嚴格的)

跳槽的10名北京分所註冊會計師,當中有兩名應該是分管貴州分所的,通過中注協官網查詢,貴州分所註冊會計師目前只有6個,從業人員卻又100多人,這是很不合理的,即使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不可能只有這麼低的註冊會計師人數比,所以可能多數業務骨幹人員的組織關係在北京分所。

關係在貴州分所的6名註冊會計師本次跳槽大華3人,基本上貴州分所已經是名存實亡,北京分所與貴州分所合計13人跳槽大華,屬於聯動。

再說說無錫分所,本次跳槽了6名註冊會計師會,基本上也是屬於一鍋端了,潘永祥是該分所合夥人,1個月內帶著3個項目跳槽到大華。究其原因我個人覺得,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在江蘇省內佈局了3家分所,其中在南京的分所才是正統叫“江蘇分所”,蘇州的分所叫“江蘇江南分所”,位於上海的腹地。而無錫就比較尷尬,規模太小,沒有引起總所太多的重視。

直接年報審計費損失1703.4萬

19個上市公司項目對立信整體的影響不大,參照2018年年報,光就年審審計費來看,共計損失1703.4萬元,2018年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年審審計費總額7.06億元,佔比只有2.41%。

21名註冊會計師從立信跳槽大華,帶走19個上市公司,1700萬審計費

就分所來所,損失最大的是北京分所,8個上市公司項目,帶走845.4萬審計費,其中最大的項目“聯絡互動”2018年年審審計費達到了300萬;貴州分所3各項目,230萬;深圳分所3個項目,305萬;無錫分所4個項目,250萬;海南分所1個項目,73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