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79年前的小说,为我们揭示了4个关于人性的真相

《呼兰河传》:79年前的小说,为我们揭示了4个关于人性的真相

1940年,萧红的《呼兰河传》在香港的报纸上连载。本书是萧红的童年回忆录,不过里面除了描绘自然风光,田园生活,还着重描写了旧时代的人们封建愚昧的习俗与无知,呼兰河镇的人们,就是旧社会的缩影。这是一个旧社会向新社会过渡的断裂时代,呼兰河城的人一方面对于生命似乎有种莫名的淡漠,又对神鬼之类的坚信不疑;人们既冷漠又偶尔充满热忱,既有人性卑劣的一面又有温情的一面。

萧红以一种不带明显批判的镜头感,为我们呈现呼兰河发生的故事。不带有任何批判,轻轻地诉说,完全以当时的小女孩视角来描写。

今天想写的是,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人性。

一、气候严寒也阻挡不住人性贪婪

呼兰河城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冬天尤为寒冷。第一章开篇就讲到一个卖馒头的老头儿不小心在厚厚的冰上跌倒了,箱子里的馒头滚落出来,如果刚好有人路过,就会顺手拿几个走,等老头站起身,把馒头拾起来,数一数发现不对,但又不知道是谁拿的,就会大声说一句,“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虽然路人们听到都会笑,不过老头话里有话,明眼人都听得出来,地皮哪里会吞馒头,是贪心的人吞了他的馒头啊。天气寒冷,人心更冷,老头不小心摔倒了,没见人搭把手,却见人对馒头“搭把手”,然后放进自己的口袋。

《呼兰河传》:79年前的小说,为我们揭示了4个关于人性的真相

虽不知那偷馒头的是谁。但是贪婪这特质从古至今,都流淌在人的血液里。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新闻,某某卡车载着什么东西翻车了,大家上去哄抢。你也肯定见过,有人骑着车,袋子里的钱被风吹飞了,一群人跑过去捡,却少有人会还给那个主人。谁谁谁吵架,在窗口撒钱,没有人关心别人的痛苦和愤怒,都在匆匆忙忙地捡那落在地上的人民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几年的外滩踩踏事件。

还有一个群体叫“中国大妈”,超市和商场是她们的舞台,各路大妈在这里出尽奇招,袋子不要钱恨不得整捆都搬回家;把蔬菜水果能摘的部分通通摘得干干净净,这样称起来的重量才是净含量;商场厕所的纸不要钱,能拿走多少算多少,就算家里还有好几箱卫生纸,不拿白不拿……她们还会为此感到自豪,觉得自己真是机智贤惠,为家里省了好多钱。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人性,谁都想占便宜,最好能占到最大的便宜。哪怕损害了其他人的直接利益,反正我得到了,我管你怎么样呢。

《呼兰河传》:79年前的小说,为我们揭示了4个关于人性的真相

后面讲到团圆媳妇生病,大家纷纷出主意,各种江湖术士过来忽悠,因为知识匮乏,团圆媳妇的婆婆一次又一次上当。其中有一个道人,先让她花十吊钱抽帖,什么颜色代表吉利,什么颜色代表凶兆,抽完了还能再花钱抽,总之为了钱财,道人无底线地忽悠团圆媳妇的婆婆,她也一次又一次地上当。后来跳大神的人给团圆媳妇“洗澡”治病,发现不奏效,就瞎编各种理由也能蒙混过关。这些披着所谓的“鬼神代言人”外衣的骗子,利用大家知识匮乏和对鬼神的敬畏,毫无原则地榨取百姓们的钱。

二、不同阶层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同理心

《呼兰河传》:79年前的小说,为我们揭示了4个关于人性的真相

本书中有一个重要情节,就是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不下雨的时候,泥坑表面会变干,人们就会从上面过去,不过常常有人陷进泥坑。比如有个倒霉车夫,一过去就连人带马地掉进污泥中,人自己爬上来,马却上不来。

这个时候,如果旁边是绅士基本都不会帮忙的,他们只负责在旁边喝彩或者喝倒彩。而真正帮忙的都是跟车夫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比如卖菜的、瓦匠、或者赶马车之类的人。人类的同理心大抵只在相似经历中产生,这里的绅士们衣着整洁,举止得体,只做这一场马陷污泥的旁观者,因为他们与车夫根本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他们不明白对于车夫来说,这匹马是他的生计来源,他要靠这匹马拉车来生活。所以对于同一阶层的人们来说,他们更能明白这匹马对于车夫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也同样在努力谋生,所以更愿意伸出援手。

三、人最容易被同类伤害

《呼兰河传》:79年前的小说,为我们揭示了4个关于人性的真相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呼兰河城,自然也是闭塞的,充斥着许多封建陋习,愚昧思想。女子的地位低,如果有指腹为婚的,若长大后男方没落了,家里变穷了,就会被责怪是女方克夫,嫁过去会被婆家被嫌弃,不嫁过去又没人要,这时候连自己母亲都会对女儿说,这是你的命,你好好受着。女儿想不通自己为何会有这般命,选择自杀。母亲是压死女儿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们长久受压迫惯了,不仅不为自己争取权利,还要伤害同类。

她们把男人打女人看成理所当然,认为婆婆打媳妇也是顺应天理。她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所以等到媳妇熬成婆婆,就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儿媳妇。

团圆媳妇的婆婆觉得她不像媳妇,想给媳妇一个下马威,就凭这一点主观感觉,就能打她一个月。不知道到底是团圆媳妇真的该打,还是她的婆婆要把以前受的气在无辜的团圆媳妇身上讨回来呢。把团圆媳妇打出病来,她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

最后团圆媳妇死了,在死之前的某个晚上她婆婆把媳妇的辫子剪下来,硬是说自己掉的,让这话传出去,大家都以为团圆媳妇真的是得罪了什么神鬼而死的。

要说女性地位过去一直无法提高,女性自己本身亦有推脱不掉的责任。

人类对同类的残害有时候远超一切。

四、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鲁迅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呼兰河城的人们大概给这句话做了足够的例证。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童养媳,高高瘦瘦又有点黑,但是面色红润,看起来很有精神,被婆婆打了一个月,打出了毛病,什么法子都试过但没有好转,老胡家请人跳大神,后面说要给团圆媳妇“洗澡”治病。

消息一出,大家争先恐后地要去看团圆媳妇洗澡,用萧红的话说就是:“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够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呼兰河传》:79年前的小说,为我们揭示了4个关于人性的真相

人们并不关心团圆媳妇的病,不关心团圆媳妇在这么多人面前赤身裸体该如何自处。他们只关心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欣赏一把“洗澡治病”。

团圆媳妇被迫扒光衣服,在大缸里用滚烫的热水洗澡,几次晕死过去,大家只在发现像要死了的时候才上前救人,他们无视团圆媳妇的痛苦,认为只要没死就可以继续“洗澡治病”。

这世上确实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许多人可以在别人的苦难里快乐地跳舞。只有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才有悲欢相通的感觉,才有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萧红在小说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荒凉,悲凉这两个词。她说:“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她又说:“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我想,那悲凉的人间,源于悲凉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