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也疯狂——一代明相狄仁杰

上回我们讲述了武则天时期,最为恐怖的酷吏时代

。今天接着这个话题,我们来讲一下武则天时期产生的贤臣良将。

公元697年,武则天诛杀了罪人来俊臣,一举结束了酷吏政治,同时也起用了一批颇具才干和胆识的正直官员,让他们进入帝国的权利中枢,开始着手进行拨乱反正、制度重建的工作。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狄仁杰

正史也疯狂——一代明相狄仁杰

狄仁杰雕像

一、童年时期的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圣域官宦家。在童年时期,狄仁杰身上就有一种特立独行、不畏权贵的勇气。

有一次,他家的门人被害,县衙派人前来调查案情,府里的老老少少都去接受问话,唯独狄仁杰拿着一本书坐在那一动不动。县吏一看这小子那么有个性,心里十分生气,就前去命令他去接受问话。哪知狄仁杰啪的一声合上书本,说道:“我跟书中的圣贤对话都唯恐不及,哪有空理会你们这些俗吏!你凭什么凶我?”

这是史书记载的有关狄仁杰生平的第一故事。

二、西方读者眼里的“东方福尔摩斯”

正史也疯狂——一代明相狄仁杰

狄仁杰的黑陶雕塑

作为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清官和神探,狄仁杰的探案故事通过千百年来的戏剧,小说乃至当今的影视而广泛传播,几乎已经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二十世纪,狄仁杰更因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所创作的《大唐狄公案》而享誉西方,被西方读者惊呼为“东方的福尔摩斯”

三、正史中狄仁杰

那么,真实的狄仁杰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否被后世的这些虚构作品过度神化了呢?

答案是:不。历史上的狄仁杰确确实实是个神探!

1.公元676-679年,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

“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旧唐书·狄仁杰传》

一年之内堪断的积压案件所涉及之犯人就达一万七千人,而且事后还没有一个喊冤的,这还不算是神探么?

作为神探,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谋智。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其智谋比起虚构的电视剧人物似乎也不遑多让。在公元692年,智斗酷吏来俊臣的时候,就表现出很高的智谋。当时狄仁杰被诬陷入狱,当时是初春,天气变暖,狄仁杰将自己的书信写在衣服上,带着棉衣一并让吏官送回自己的家里,完成书信传送。最终躲过一劫!

正史也疯狂——一代明相狄仁杰

大理寺

2.狄仁杰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被后人所千古传颂,除了通达政变、智谋过人、断案如神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怀和对下层百姓的体恤。在周武前期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里,他是少数几个真正能够坚守道德原则、珍爱百姓生命的官员之一。

狄仁杰一生仕途浮沉、辗转四方,历任各地的县令、刺史、都督。每到一地,他几乎都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并留下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早年担任宁州刺史时,当地百姓就感怀他的仁政,为其竖起来一块德政碑。曾有朝廷御史巡视地方,入宁州境内时,当地父老“歌刺史德美者盈路”。

御史不禁感叹:“入其境,其政可知也。”-《旧唐书·狄仁杰传》

回朝后更是大力推荐。狄仁杰随即被征召入朝,提工部侍郎。狄仁杰一生中被百姓立了多少块碑,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3.狄仁杰一生两度拜相,虽然加起来时间总共才三年多,但却比五周一期的任何一个宰相更让武则天所信任和尊重。因为狄仁杰的人格魅力确实非一般人臣可比。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完全可以用儒家的理想人格“三达德”来概括,那就是——智、仁、勇。

正史也疯狂——一代明相狄仁杰

狄仁杰画像

“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面对酷吏的陷害善于权变,

这就是智

始终坚守道德原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尤其珍爱百姓生命,这就是仁

身为刺史,为了维护百姓利益不惜与宰相公然反目,这就是勇。

四、一代明相狄仁杰的陨落

正史也疯狂——一代明相狄仁杰

一代名相狄仁杰

公元700年深秋,狄仁杰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一岁。

惊闻狄仁杰去世的噩耗时,武则天忍不住潸然泪下,悲伤不止,过了好久时间才喃喃地说:“朝堂空了,朝堂空了……”从此每当朝廷遇到大事,而百官又商议许久不能定夺时,武则天就会不由自主地仰天长叹:“老天为何这么早就夺走了我的国老啊”可见,武则天是多么的重视狄仁杰。

狄仁杰虽然走了,来不及亲眼看到唐朝的光复,但他却引荐了一大批人才进入朝廷,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名臣。比如玄宗一朝的明相姚崇,以及数年后发动政变光复李唐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人,都是狄仁杰大力引荐的。有人曾经对狄仁杰感叹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的回答是:

“举贤为国,非为私也。”-《资治通鉴》卷二0六

可见狄仁杰对国家的忠诚。

结语

狄仁杰的一生都是致力于唐朝的光复而鞠躬尽瘁,为朝廷推荐了大量人才。一生爱民如子,同时也是一名旷世奇才。

真可谓是,唐朝的一代名相!

(全文1783字)


参考文献:

《旧唐书·狄仁杰传》

《资治通鉴》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