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發現一兵工廠,竟是兵工專家吳運鐸親自創建!

滁州發現一兵工廠,竟是兵工專家吳運鐸親自創建!

什麼?

滁州天長竟然還有一座兵工廠?!

而且還是著名革命家、兵工專家

被譽為中國“保爾·柯察金”的

吳運鐸先生親自創建!

仙墩廟

仙墩廟,又名福壽寺,位於滁州天長市與淮安金湖縣交界處,東臨高郵湖,西距銅城鎮10多里,隸屬天長市高廟社區,始建於明朝初期,至今約600多年的歷史。歷盡戰火,飽經歲月,數次重建。

1941年10月,新四軍二師修械廠吳運鐸帶領7名工人,到高郵、天長一帶勘踏兵工廠建廠地點,選定了仙墩廟為新址,於1942年2月組建新四軍第二師軍工部第一廠,初建時職工二三

十人,後增至二百多人,以生產子彈和槍榴彈為主。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解放戰爭革命形勢的需要,仙墩廟兵工廠隨軍於1946年6月北撤山東。歷時4年多時間,兵工廠在敵後險惡環境和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生產了數十萬發子彈和槍榴彈,為增強我軍戰鬥力,為新四軍敵後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仙墩廟兵工廠鳥瞰圖場景復原根據附近居民楊定高、王吉如、主秀福等人回憶繪製。

吳運鐸與仙墩廟兵工廠

仙墩廟,位於天長市銅城鎮高廟社區東北五里許。抗戰時期,一群優秀的中華兒女彙集在這裡,修槍造炮,譜寫了一曲英勇抗擊日寇的壯歌。

出高廟社區,沿通向江蘇金湖縣金南鎮的大道,向北,再向東,一座黃色廟宇掩映在修竹茂林中。廟宇前後兩進,三間前殿,三間正殿,兩邊各四間廂房。我們在前殿後沿牆見一銘碑:“仙墩廟始建於明朝初期,距今五百餘年,屢經興廢。抗戰時期,新四軍二師軍工部駐紮此地,兵工廠設在本廟……”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抗戰時期,這裡屬淮南路東抗日根據地,隸屬天高縣金溝區,現在是天長市銅城鎮與金湖縣金南鎮的交界之地。向東十來米一條大道連接高廟與金南,路東就是金南。新四軍二師兵工廠設在這裡。兵工廠是從東邊附近的“小朱莊”搬過來的。廟不大,總共頭十間房屋,兵工廠的同志們住在周邊的老鄉家。兵工廠負責人叫吳運鐸,吳運鐸在這裡修槍、造子彈,研究生產出“槍榴彈”。抗戰勝利後,吳運鐸及兵工廠隨我軍北撤。

上世紀50年代,政府在廟裡辦過農業中學,師生們曾挖出“銅套子”和“槍榴彈”的部件,可能是撤退時來不及帶走的器材就地掩埋。

當時的鬥爭很殘酷,敵特組織千方百計潛伏進兵工廠。一個偽裝成技術人員的韓頑特務,在生產手榴彈時做了手腳。手榴彈甩入敵陣不爆炸,給我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破案後,召開了公判大會,這幾名特務被處於極刑。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龍崗“抗大八分校”紀念館,展示櫃展有吳運鐸當年親手製造的“單打一”手槍一支,槍榴彈兩顆,地雷兩顆,引爆地雷、炸藥包的導火索一小捆。牆上張貼著六張照片,四張照片為槍榴彈等軍火;一張為“抗大八分校”學員到兵工廠幫工,當年的兵工廠舊址;一張為吳運鐸與軍工部長王新民的合影。王新民戎裝,手挽著吳運鐸。兩人站在草地上,身後是一片樹林,吳運鐸高高的個子,一頭濃密的頭髮,身穿便衣,笑容燦爛,目視著前方。拍攝地點就在銅城鎮。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吳運鐸祖籍武漢蔡甸,出生於江西萍鄉,早年曾在安源煤礦當礦工。抗戰爆發後,吳運鐸參加新四軍,投身軍械工作。歷任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車間主任、二師軍工科科長、淮南根據地兵工廠廠長等職。

1953年,吳運鐸寫了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據該書介紹,隨著華中抗戰形勢的發展,新四軍軍部決定把軍部兵工廠的兵工幹部和工人分配到華中各根據地去,建立更多的兵工廠。吳運鐸和一部分同志被分配去了二師,建立“步槍子彈工廠”。

據《金湖縣誌》記載:“民國三十年(1941年)九月新四軍軍部軍工廠指導員吳運鐸奉命來到境內金溝區平安鄉小朱莊(今金南鄉境內),籌建年產60萬發子彈的兵工廠”。最初的廠址吳運鐸在書中記載的是“農民騰出兩間茅草屋子”。建廠不久,即因場地狹小,搬到仙墩廟。子彈廠由吳運鐸和兩個鉗工、兩個鍛工、兩個車工、兩個徒工九人組成。

隨著生產任務的加重,後來從戰鬥部隊調來一百多名青年戰士,到廠裡當學徒。也吸收了附近的能工巧匠參加進來。同期,“抗大八分校”駐紮在附近的龍崗小鎮,分校常組織學員到兵工廠幫工。建廠初期條件艱苦,物資奇缺。組建時的機器設備“從另外一個修械廠調來一部四尺長的皮帶車床,兩部老虎鉗和一臺手搖鑽”。原材料是“軍工部材料科的同志們千方百計收集的破銅爛鐵”。

吳運鐸和戰友們開始了艱苦創業,首先是因陋就簡、土法上馬設計製造各種機床。他們在這裡,不僅製造步槍子彈,還修槍修炮,研製生產大炮和炮彈、槍榴彈和地雷等。

他們成功研製出“拉火地雷”、“腳踏地雷”、“定時地雷”。在研製地雷時,需要在坩堝裡熔化銅水。沒有現成的坩堝,只有動手研製,前後三次失敗。其中一次坩堝爆炸、銅水濺出,燙傷人員,吳運鐸也被燙傷。他們兩次請來當地一位姓劉補鍋匠(鐵匠)現場指導,終於成功研製出坩堝。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兵工廠的生產規模逐步擴大,任務加劇,吳運鐸肩上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提高理論修養和工作能力,上級同意他的請求,決定調他去延安馬列學院學習。在去軍部拿介紹信的時候,羅炳輝師長攔下了他,“我們現在需要有各種各樣能敲碎敵人骨頭的武器”,要求他留下來研製新武器。吳運鐸受命返回研製。

當地老鄉提供了在洪澤湖邊有國民黨政府“治淮”遺留下的一批鐵棍的信息,吳運鐸和戰友們歷經艱辛把這批鐵棍運回來,研製了“槍榴彈”。“把粗鐵棍鋸斷掏空,製成槍榴彈,像裝刺刀那樣套在步槍口部;再用鑄鐵造成像迫擊炮彈一樣的炮彈,裝在筒裡,利用沒有彈頭的步槍子彈的火藥氣體,把筒裡的槍榴彈發射出去”。這批鐵棍發揮了巨大作用,剩餘部分後來又被兵工廠研製成“平射炮(鐵炮)”。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吳運鐸在書中記載:槍榴彈初顯威力,是在根據地邊境的桂子山上。在這次戰鬥中,我們的戰士用槍榴彈打死了八十多個日本鬼子。指揮戰鬥的二師五旅成鈞旅長特地把一隻繳獲的手槍送給吳運鐸,以示獎勵。當地史料也記載:1943年8月17日,新四軍二師五旅十三團與從八百橋出動到四合墩我根據地掃蕩、搶糧的日軍六十一師團小田大隊五百餘人、偽軍二百餘人展開激戰,從清晨戰鬥至晚九時。在旅特務營的增援下,此次戰鬥我軍共斃傷日偽軍三百餘人,其中多數為日軍。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師部首長們關注著兵工廠,吳運鐸等人初到二師,在駐地黃花塘受到了羅炳輝師長的熱情接待,陪他們吃飯,晚上又陪他們一起觀看文工團演戲。羅師長親自下達任務,親自觀看槍彈試驗,還派人赴敵佔區上海購買技術資料送給吳運鐸。吳師孟原為新四軍軍工部副部長,帶吳運鐸等人到二師後,親自下達生產任務,組織收集各種器材、物資送往子彈廠,其本人曾經化裝成商人,到上海採買工具和材料,也曾親臨兵工廠參加生產。

根據地抗日民主政府、民兵組織和人民群眾對兵工廠也給予了大力支持。鋼材的提供“多半靠民兵們破路,去拆鋼軌、道釘、夾板”。“許多同志化了裝,冒著生命危險,挑了擔子到敵人佔領的城市,替人修補鍋碗,收集破銅,湊齊一擔子就送回根據地”。“有些同志化裝成難民、商人、小販,跑到上海、南京去,收購破機器,拆卸開來分別坐著小船,推著獨輪車,挑著擔子,弄回來”。

1943年春,一架日寇的飛機墜落在楊村的沂湖之中,羅炳輝師長派遣文化教員劉連帶一個班戰士和幾位漁民歷經艱險,在地方抗日

政府的參與下,在鬼子的巡邏船眼皮底下打撈出飛機,送至兵工廠。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吳運鐸為了軍工事業,曾三次負傷。其第二次負傷就是在仙墩廟兵工廠。當時上級送來打掃戰場時收集起來的一批不能使用的迫擊炮彈,命令儘快修好。在研究雷管時,一隻雷管在吳運鐸的左手裡突然爆炸,致使他身負重傷,險些犧牲。“左手炸掉了四根手指,肉和皮炸得飛起來,貼在牆上,貼在桌面上。左腿膝蓋炸開了,露出了膝蓋骨,左眼直淌血,什麼也看不見了,臉上炸了幾個洞,渾身麻木得失去了感覺……”這是吳運鐸自己在書中描述此次受傷的情節。

一大批戰友和吳運鐸一起捨生忘死戰鬥在兵工廠,有的也獻出了生命。吳運鐸在書中提到的親密戰友有:秦永祥、老馬、勤務員小順子、小丁、小鬼……後秦永祥在一次研究拆解“日本信管”時因意外爆炸而犧牲。據《金湖縣誌》記載:金湖人陳士俊(男,出生於1918年)、稽常發(男,出生於1913年)為子彈廠工人,於1943年8月犧牲在仙墩廟。姚文華(男,出生於1905年)為兵工廠工人,於1943年8月犧牲在天長白衣庵。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全國總工會授予吳運鐸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並將他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由於革命戰爭時期留下的傷殘和痼疾,“文革”後吳運鐸長期住院治療。老區人民也一直牽掛著吳運鐸身上的傷痛。1991年6月,楊定昌陪同同村的呂定發(音)去看望吳運鐸。呂定發是個木匠(80多歲),曾在兵工廠裡幹過。楊定昌和呂定發到北京找到吳運鐸的家。很遺憾,吳運鐸剛剛去世一個月(1991年5月2日病逝) 。吳運鐸的夫人陸平和女兒女婿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陸平是江蘇揚中人,陸與吳既是夫妻又是戰友,陸當時也戰鬥在這裡。陸平告訴他們:吳運鐸在仙墩廟兵工廠工作時,只要對她說“我去開會了”,就意謂著他冒著生命危險去研製炸藥。每次研製炸藥他都避開戰友,一人關在屋裡,把危險留給自己。她也就慢慢地明白了,每次“開會”她的心也就揪緊了。

來源|天長髮布

作者|李宜祥 曹基

主辦|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運維|滁州學院蔚然新媒體中心

聯繫|chzu@qq.com(如覺侵權請聯繫刪除)

滁州发现一兵工厂,竟是兵工专家吴运铎亲自创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