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唱到家门口,吹响“乡村人才”集结号

“李氏女我在偏房泪如雨洒,思想起俺娘家二老爹妈……”11月15日上午,牛庄镇东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不断传出优美顺畅的吕剧唱腔,原来是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举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吕剧乡村文化人才专题培训开课了。

吕剧唱到家门口,吹响“乡村人才”集结号

“姿势跟曲子要保持一致!”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专业辅导员王玲玲老师一边教村民吕剧的唱腔,一边演示着姿势。“看我的对不对?”几位村民争着让老师指导。

吕剧唱到家门口,吹响“乡村人才”集结号

“锣鼓一响,脚板就痒。我很喜欢吕剧,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学习,我这心里很激动。”牛庄镇东隋村56岁的李云是“春之吕”吕剧艺术团的团长,听说有专业老师来授课,每天跟老姐们约好早早的就来到东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习。

“以前跟自己的队伍学唱吕剧,但是不标准,现在好了,课堂上可以跟着专业老师学了!”50多岁的曹文红阿姨也附和道。

吕剧唱到家门口,吹响“乡村人才”集结号

吕剧唱到家门口,吹响“乡村人才”集结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玲玲老师深入浅出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讲解,使得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笑声不断。

“戏台”搭到家门口,群众唱响和谐曲。如今,村民不出村就能得到名师指点,得益于东营区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母体,东营区作为吕剧的发祥地,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延续乡村文化血脉,让吕韵乡音飞入千万百姓家。

吕剧唱到家门口,吹响“乡村人才”集结号

“民间人才要挖掘好是关键,我们扮演好‘引路人’和‘红娘’角色,对农村文艺人才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同时,结合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培育戏曲志愿者队伍,让乡音俚语的亲切,家长里短的诙谐,融汇在这一声声悠扬的唱腔中,教化一方人心。”东营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隋红霞说。

吕剧唱到家门口,吹响“乡村人才”集结号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东营区成立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建立完善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体,市场化配置为基础的文化人才引进和发展机制,引导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资助项目、赞助活动等形式参与扶持吕剧艺术传承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了基础。东营区组织9部新创吕剧小戏参加全市社会文艺团体新创作品展演,8部在评选中获得奖项,其中《吕大爷拆房》、《选村官》、《迷糊不糊涂》等节目分获一等奖、特别奖。六户红荆吕剧团新编排的吕剧小戏《吕大爷拆房》荣获“山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戏展演”优秀展演奖、“全省乡村题材小戏文艺作品展演”二等奖,并在全省第二届庄户剧团大赛中夺得十佳演员、十佳剧团、优秀组织奖3项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