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在哲學上或許是個經久不衰的課題,但對於近代的科技行業,特別是自身擁有“記憶”的網絡世界來說,問題卻要簡單得多。比如在“先有萬維網還是先有網絡瀏覽器”這個問題上,正確的答案就是,他們其實是同時出現的,而且發明者都是英國的蒂姆·伯納斯·李爵士,大名鼎鼎的萬維網之父。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當然,我們三易生活今天並不是要帶大家來懷舊。之所以要提到萬維網(互聯網)和瀏覽器的同宗同源,主要就是因為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後,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已逐漸變得“勢同水火”——大有一方倒逼另一方發展的意味。

你知道嗎,互聯網曾經差點殺死了瀏覽器

說實在的,相對於早早誕生在二戰期間的電子計算機來說,廣義範圍的“互聯網”其實比大多數人認為的都要來得晚了許多。但正如那句老話所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正好趕上了上世紀的“嬰兒潮”,人口開始步入黃金消費期的時機。於是在學界、電腦公司以及熱情消費者的共同追捧下,剛剛誕生的互聯網很快就被追捧為“未來科技”,並被大眾廣泛接受(是不是感到似曾相識)。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IE1.0渲染1995年的雅虎主頁(來自versionmuseum)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原本僅僅只是學術研究項目的互聯網,不僅經由資本的力量得到了硬件層面上的飛速發展,其內容也從簡單的留言板(BBS)、電子郵件服務,快速擴展為包含圖像、音頻、視頻甚至在線遊戲的多媒體世界。很顯然,對於那個時候的互聯網來說,飛速增長的多媒體內容,本身就推動著相關網頁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陳出新。

而如何能更快地適應最新技術標準,如何能顯示比競爭對手更完整、更豐富內容的多媒體網頁,則成為了那個時代互聯網瀏覽器相互競爭的關鍵。舉例而言,誕生於1995年8月的微軟Internet Explorer(IE)第一次改版(1.5版)的主要內容,還只是“支持表格渲染”,可見當時的網站還仍以純文字內容為主。但到了短短3個月後的2.0版本中,新增的技術特徵就已經包括了SSL加密、Cookie以及互聯網新聞組(如今RSS的前身),顯示出網頁技術高速發展對瀏覽器功能的推動作用。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從安裝內容就能看出它不只是單純的瀏覽器了

不僅如此,到了90年代末期,由於早期互聯網用戶對於電子郵件以及網頁內容實在太過熱衷,越來越多當時的瀏覽器開始直接內置電郵客戶端、新聞客戶端、聯繫人管理等功能。這其中最登峰造極的例子,莫過於1998年誕生的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融合了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網頁開發軟件、聊天工具四大功能的它,可以說代表了那個互聯網普及時代一般用戶對於網絡的所有訴求,但這也意味著它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網絡瀏覽器。事實上,如果當年是它(而不是微軟IE)贏得了瀏覽器之爭,不知道我們現在是不是早已提前數年進入網絡操作系統時代,也不知道現在會不會還有“瀏覽器”這個概念。

當互聯網停滯不前,這一次瀏覽器站了出來

當然,上個世紀90年代的網絡科技史什麼的,對於現代的用戶來說多少有些過於遙遠。但在它們之中,有那麼一項技術卻至今仍廣泛存在於當前的互聯網中,甚至已經成為了妨礙網絡體驗、破壞網絡信息安全的絆腳石——這就是Flash。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看到這幅畫面能唱出歌詞,說明你老了

時間倒退到2000年前後,《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等Flash動畫以及它們的創作者“閃客”,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影音時代最早的開闢者。體積小巧、創作簡單的Flash動畫技術,讓許多此前並不熟悉電腦的用戶第一次體認到了互聯網的魅力,更直接促進了後來在線視頻、移動數字播放器(PMP,或者說“MP4”),以及早期手機視頻行業的大爆發。

與此同時,Flash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它功能簡陋、畫質較低,卻又性能開銷巨大,還有著永遠也除不完的BUG和安全漏洞。特別是對於瀏覽器出品方來說,由Flash導致的頁面卡頓、崩潰、甚至是數據洩露和病毒感染,簡直令他們難以忍受。再加上21世紀高清視頻時代的來臨,身為互聯網“先哲”的Flash也是時候該退位了。但是Flash畢竟有著成本低、體積小、技術簡單的優勢,因此對於重視成本的網站運營者、特別是小網站來說,要想讓他們自己出於技術更迭的考量去淘汰Flash,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面對這種情況,十年前曾經被互聯網技術推動著進化的瀏覽器毅然站了出來,通過分步驟禁用Flash功能的方式,開始了倒逼互聯網革命的歷程。從Safari到Chrome,從Firefox到Edge,儘管遭遇了一部分用戶的不理解,但巨頭們這一次的確展現出了驚人的團結。最終許多大家熟悉的知名視頻網站、門戶平臺,以及社交媒體紛紛放棄了Flash,轉而使用面向未來的HTML5和Webp、WebGL技術,間接地給用戶的電腦“減了負”。

加標籤、掛黑名單:瀏覽器們正試圖掌控互聯網標準

嚐到了一次的甜頭,自然就會想要第二次,但是近年來主流網絡瀏覽器先後發起的種種旨在變革互聯網技術標準的運動,是否結果都一定如淘汰Flash一樣皆大歡喜呢?答案可就不見得了。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比如說兩年多以前,谷歌和Mozilla(也就是火狐)先後宣佈不再信任傳統的非加密HTTP網站。他們直接在瀏覽器裡將非加密網站全部標記為了“不安全的鏈接”,藉此要求所有的網頁擁有者都必須去申請加密認證。

乍看之下,這樣的做法的確沒什麼問題。但你要知道,對於大部分網站、特別是國內網站的運營者而言,HTTPS化本身是需要耗費金錢去購買認證服務的。這種商機甚至促使了像沃通、StartCom這種直接簽發假證書的機構出現,雖然他們與谷歌、Mozilla並無商業關係,但你不得不承認,瀏覽器掀起的加密化熱潮提高了網站的運營成本,也間接養活了流氓企業。

不僅如此,就在近日谷歌又宣佈了一項新的瀏覽器功能“速度標記”。它將會通過大數據評估網站的載入時間,對那些頁面反應迅速的網站通過將載入條以綠色顯示來示以“讚揚”;而對於經常載入遲緩的網站,Chrome的載入條不僅會變成醒目的紅色,甚至還會顯示一行“正在加載,(該網站)通常很慢(Loading…Usually loads slow)”的提示語。用谷歌團隊的話來說,他們這麼做本身並不會帶來任何盈利,主要是為了督促網站業者們改善自身的網頁編寫水平,提高互聯網的整體訪問速度。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服務器廉價、沒有CDN加速的獨立網站將來可就苦了……

但只要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買不起高等級服務器,正在創業的小網站運營者,面對谷歌瀏覽器的這一“技術提示”以及它可能導致的用戶流失,是不是會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相比之下,另一家知名瀏覽器Opera最新的“隱私保護”功能則更相當於切斷了所有那些依賴大數據收集進行盈利的網站的後路。在更新到65版之後,Opera瀏覽器不僅會攔截所有的網站追蹤器(tracker),而且還會將被攔截的所有追蹤器“掛”出來給你看:看,這個XX網站的追蹤器數量比XXX網站更多,說明它比較不尊重你的隱私喔~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瀏覽器速度變快了,但網站的收入卻沒了,這樣真的算健康發展麼?

講真,我們很理解Opera這樣做或許是想要網民們主動避開那些用戶數據收集特別囂張的網站,或是促使相關的大數據企業多少懂得收斂。但它的這一舉動,是否實際上也侵犯到了相關網站的商業利益、甚至是破壞了網站的功能呢?

互聯網與瀏覽器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宮斗大戲

全球僅存的三大瀏覽器內核,其餘的全都是它們套殼,沒有例外

總的來說,對於瀏覽器廠商來說,攜手淘汰Flash可能是近年來他們最成功的一次集體革命。這一行為一方面當然有技術進步上的積極性,但另一方面在今天來看,它也的確打開了一扇大門,一扇讓已經成為市場寡頭的瀏覽器企業意識到,他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功能改動,直接去影響互聯網的技術標準,甚至是發展走向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