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戴文采的水晶雪花》

李劼《戴文采的水晶雪花》

李劼,作家,思想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本名陆伟民,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并在该系执教十多年。1998年赴美,现居纽约。80年代至今,发表大量文章,在海内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个性?自我?创造》,专著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中国文化冷风景》《百年风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等;以及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长篇小说《丽娃河》《上海往事》《星河流转》等。

无论是在两岸三地还是整个海外的华语文坛,这都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戴文采。尽管她出版过小说,散文,甚至得过《联合报》的小说奖,但她从来不曾被所谓的文坛所关注。她在台湾文坛上留下的痕迹,竟然是因侧写张爱玲而招致的种种非难和嘲笑。仿佛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误入了大师殿堂。事实上,她的文字根底和人文素养远在张爱玲之上。她的才学足以睥睨制造了张爱玲神话的夏志清,更不用说台湾文坛上的诸多庸庸碌碌之辈。流落在台湾的才女苏雪林之于鲁迅的不屑,完全可以转换为戴文采之于张爱玲的不以为然。但这位台湾绝无仅有的才女,竟然为了采访那位女作家,不惜比邻而居,甚至从垃圾箱里翻找张氏文字,写就了那篇掀起轩然大波的《我的邻居张爱玲》,因此受尽台湾文坛庸人们的白眼。须知,以戴文采的才力和学识,足以与一千年前的日本经典女作家紫式部相谈甚欢。谓予不信,不妨翻开戴文采译作《源氏物语》领略些许。

残叶飒飒,转眼桐壶更衣的娘家就成故人的故里了。江枫绯绯,水光湛湛,皇上比往常更思念亡妃,派了名唤韧负的命妇到桐壶故里去。命妇乘着无生灭相临照下土的月光启程。不寤的皇上陷入了邃远沉思。回想当年,月出东方,兰汤沐浴,他和桐壶春殿食桑,夜秉鱼灯,她那种凤栖冷桐般的姿仪,插花花未歇,熏衣衣已香的意态,如此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如今虽仍记忆犹新,却真个是所谓:“暗中相契约,怎得梦里晤。”终究缥缈而不可把握了。

《源氏物语》至今大约有三种汉译,一是林文月译本,一是丰子恺译本,还有就是仅面世一帖的钱稻孙译作。三者之中,林文月学究气较重,虽然忠实原作,却平庸乏味。丰子恺生动是生动了,却生动得有如讲说水泊梁山故事,硬邦邦地仿佛扛着一根毛竹在弄堂里行走。惟钱译颇有韵味,用木心的话来说有如水磨糯米。但这离紫式部的原作风致还是相距甚远。江南风味的水磨糯米毕竟不及平安时代的皇室贵胄那般高雅。这样的空白,是由戴文采的译笔填补的。

倘若说林文月的译作是在“信”字上下了功夫,那么可以说戴译得了“达”和“雅”。遣字造句的精巧,叙事铺陈的天然,仿佛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笔墨。林妹妹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戴译有“江枫绯绯,水光湛湛”,悠悠然渲染出相思氛围。然后更是一番“春殿食桑,夜秉鱼灯”的情景,典雅幽静得足以令人屏声息气。最后,“插花花未歇,熏衣衣已香”两句,将桐壶皇后那种难以言说的美人意态,刻画得风情万种。过去有说,“意态由来画不成”,殊不知,戴译恰好就是在这画不成之处别出心裁。据说,戴文采一直揣测《红楼梦》并非曹雪芹一人所著,而有曹氏身边些许才女添香。且不言此说真假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戴译的玲珑剔透,直抵紫式部的绝世才华。这相隔一千多年的相知和相遇,乃是冥冥之中的文学缘份。

遗憾的是,戴文采未能完成此译,仅在博客上留下了八帖文字。宛如一串晶莹透亮的遗珠,散落一地。这样的破碎,恍如戴文采人生的隐喻,也有如其作品的象征。戴文采的文字,珠圆玉润,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笔锋所至,点铁成金。比如在她这篇获奖短制《边城双侠》里:

生果摊上牙买加橘倒聊胜于无,就缺酸而不寒,一种“润”酸。防风堤尽头一大片甘蔗田,一同梳着绿叶——发出裂帛般的声响,无风的间歇,却有水袖翩飞的狂态,黄沙在叶袖间袭来掩去,然后一路刮上天,消失在干亮的晴空蓝里。防风堤那头等偷渡的人堆中,跑过来一个墨西哥孩子,俞家君掏了一枚五分钱放入他棕黄的掌心,孩子踢着“史替达”走了

形容甘蔗田里的绿叶被风刮出裂帛般的声响,这在一般作家大概也能抵达。不同凡响的是这一句,“无风的间歇,却有水袖翩飞的狂态”,可谓诗意盎然,却又历历在目。好一个文学精灵!这样的空灵,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是断断乎不曾显现过的。

倘若说《边城双侠》里的小说笔法,颇有些传奇色彩,那么其散文《那一夜在香港》则是极其日常却又极为隽永的白描场景:

启德机场出来,深色玻璃罩着花房般的大厅,张望了好一阵仍然没有看见你。一个举牌子的男人朝我笑,挥一挥手上的名字,我摇摇头,推着行李走出滑门。外头日色如玉,阳光带着流质的薄荷绿,水意很浓的城市。拣红砖道的栏杆上勾着腿坐下来,对面是家快餐站,窄楼下张起小小的帆布伞和塑胶椅,也卖冰激淋卡帕奇诺爆米花,也卖卤肝胗鸭掌龟苓膏。偏过头,你正穿街跑过来,漫天木棉花与紫荆羊蹄甲,香港对我打了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招呼。

仿佛是很不经意的一句“日色如玉”,紧跟着又是一句“阳光带着流质的薄荷绿”,将那一刻的光线描绘得栩栩如生。戴文采通常能将最难名状的诸如无声时刻、空气光线之类,刻画得轮廓分明,生趣盎然。她的这篇散文《那一夜在香港》虽然不及木心《上海赋》那么的尽兴,但于城市景观的即兴抒写却与木心那赋异曲同工:

中环出来天色忽沉,来山雨的气势。身后是天星码头的渡船,渣打花园前窄身子的双轨电车,漆着水果面包卡通色彩,滴铃铃排着队,一条啄一条,循规蹈矩的孩子般走着电轨道,在那修长的街与高大的楼间。维多利亚广场边栖着许多花鼓歌里的人力车,一个人大的车身油着庙门的红,车夫戴着黄竹笠,穿着同款式蓝布唐衫,檐下小吃店挂着长串黑布罩藤鸟笼,一大溜的精品店辉煌地亮着东方之珠的招揽,热带雨林植物下开着山杜鹃。

这里没有《上海赋》里的世事洞明,却有着一个小姑娘眼里的琳琅满目。一者是发酵的人世间,一者是五光十色的大都市,皆为美丽的文字。日常的气息,即便世俗,哪怕发酵,也是可爱的。怕的是齐刷刷的街道门面,怕的是干巴巴的千篇一律或者千人一面。倘若说戴文采在《边城双侠》里写出了一种荒蛮的野性,那么她在《那一夜在香港》里道出的则是一种都市里的生机勃勃。有必要补充的是,木心《上海赋》是其客居上海多年的体味,而戴文采笔下的香港风貌,仅一夜观感。可见文学精灵之灵。

按说,文采一名的接踵之词,应该是风流。然而,戴文采此生既无风流的运气,也无美满婚姻的照拂。也许有一个像紫式部心目中的光源氏那样的王子深藏于心,但在现实中却是无缘。似乎是从一开始就被沉重的命运给碾得粉碎,戴文采一生都在情欲和缘份之间打转。尽管从不惶恐,却始终伶仃。

文字的孤傲也由此而生,一如其小说《在那陌生的城市》所述:

她请了好几天病假,一个人关在房里。她在答录机里听见母亲说记得保重身体,彭纬一天里留话十来遍,她干脆拔线。好几回门铃兼敲门,她疑心是彭纬,把电铃也摘了。公寓外忽大忽小下骤雨,她想着彭纬即使没带伞,到处也能躲雨。这个世界诸事扰攘,怕都是自招自惹。她让电脑随机播放百纳音乐,忽而霍洛维茨,忽而皇后合唱团,忽而黛安娜萝丝,忽而马思聪,一直没停过,音量开得极小,反反覆覆像一巢蜜蜂嗡嗡飞,精神折损者的洗脑。

在一片小小的个人天地里,婉拒着外面大千世界的纷纷攘攘。若说这是在寻找一份安静,却又像是焦灼得到了火爆的临界点。“你越来越觉得需要买把枪,尤其在你回忆起一切关于枪的美学”,在其小说《你想买把枪》里,戴文采如此写道。这可能是戴氏对自己命运最为愤怒的抗议。此时此刻让人联想起的,无疑是《日瓦戈医生》中的拉拉。

事实上,戴文采没有拉拉那样的强悍,而是极其娇弱。她没有力气反抗命运,一如她没有心境也没有能力直面肮脏的文坛。但这恰好是她跟紫式部相通之处,紫式部的写作,了无文坛背景。这可能也是她跟张爱玲的区别所在,张爱玲一旦离开了上海,再没有写出一篇有份量的保持了原有水准的文字。自由,对于张爱玲来说是一个特定的年代一个特定的城市。但对于戴文采来说,自由,闪现在她任何一段年龄,倘佯在她所居住过的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方土地。张爱玲是尘世的,世故的,她决绝而去,却又无法淋漓尽致。门第身份之类通常会让人作茧自缚。相反,戴文采则秉赋天真,不谙世故,故而得以时不时地文采飞扬。她率性时简直是目无旁人,可以在公车里引吭高歌,可以在广场上清嗓美声。无论是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还是城市里的嘈杂人群,戴文采都有全身心的体味或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倘若说张爱玲贵在门第,那么戴文采则贵在天然无饰。终其一生都没读明白张爱玲的苏州小生夏志清,把他心目中的老阿姐张爱玲读成了一个神话;不惜矮身毗邻的戴文采,根本毋需标榜,天生就比张爱玲更有才情,并且更富才学,可叹最后却又跟张爱玲同样的孤苦伶仃。

她推开门放下旅行袋,迫不及待打开毛玻璃的雕花窗,黄昏前淡金的天光,飞起一群剪云的鸽子。窗下是条盆栽薄荷和火龙果树的小巷,斑驳的红砖墙爬满了淡紫与淡白的姬颜草。一条藤蔓穿过仅可容身的窄巷,盘缠上对面人家的芒果树。穿麻纱衫裤的妇人,推着鲜果车弯进了巷里,经过窗下的时候,她踮起脚尖拉长腰身瞧,认出其中长着密红须毛的红毛丹。稍远处是个印度煎饼铺的果木柴火铜炉,守炉子戴白帽的店家,正甩着两张薄饼,横拉的布条画着黄咖哩绿辣椒和蓝螃蟹。她忽然觉得心情好起来。清真寺跪拜的颂声响起,四周霎时敛束起严肃。更远些圣乔治教堂的尖顶,彷佛橘树林间举起一颗白主教棋子。皮色黝黑的人力车夫们,沿着教堂的白短墙午睡。她决定出去走走。

——《在那陌生的城市》

戴文采总是像个小姑娘一般的好动,灵气十足;同时又乐善好施,逢到任何一个求教者,全都悉心相授,且诲人不倦。她不懂如何求取功名,一如她从来不知回报。文学写作在她不过爱好而已,就像她喜欢美声唱法。可能正是这样的天然,她可以随便进出任何一部在世人看来难以企及的文学经典。世故是文学的天敌。夏志清虽然有些孩子气,但还不曾孩子气到透明的地步,进而可以轻而易举地看透张爱玲文字。相比之下,苏雪林不无透明,故而可以终其一生不喜欢鲁迅。戴文采与苏雪林相近,但她没有苏雪林那么幸运,能够安安静静地走完独立不羁的人生。《在那陌生的城市》里的女主,几乎成了她自己的生命写照;不是在宁静中升华,而是在躁动中燃烧。她仿佛一不小心掉进了女主的那个梦里:

城的背后是火山,极远极远,她赤足在刮着疾风的旷野走着。地壳缓缓地震动龟裂,熊熊的黄昏火光,她向着火山的方向奔跑,来不及赶到,火山已经爆发。烈焰腾空,地怒天吼,黑与深红的熔浆不停地掩盖空了的城,黑石布满整座山,烧焦的树尸,插在失去再生能力的土上,大地的墓碑。天色浊暗,整个城不见了。她穿着蓝罩衫在凄厉的毁灭之城里。

戴文采的这部小说出版后不久便被搬上银幕,拍成同名影片。

李劼《戴文采的水晶雪花》

戴文采的雪花品性,不是白茫茫的,而是星星点点、一片一片的。她不擅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如她不知道如何度过今生今世。她仿佛一出生就是不完整的,更不用说此后被命运碾作一块块碎片。那一片片的晶莹,或许就是她留给人世的一份馈赠。在她病危之际,我希望她能读到我的这篇文字。我想告诉她说,你这一生并没有白活,你给予了这个世界非常美好的礼物。你那无心快语般的写作,宛如深深的祈福,在奉献给人世的同时也反馈到了你自己的生命之中。

二〇一九年七月十八日写于美东新州西闲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