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大家好,我是六軒島的戰人。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蘇聯KV1重型坦克。

KV坦克(КВ танк)全稱科京-伏羅希洛夫坦克。

KV坦克誕生於蘇芬戰爭,在蘇德戰爭阻止德軍快速進攻中發揮了一定作用。KV重型坦克的研製繼承了T-35、SMK、T-100等重型坦克的有益成果,也為後來IS系列重型坦克的研製奠定了基礎。在蘇聯坦克發展史上,KV重型坦克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堪稱蘇聯重坦發展里程碑的存在。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KV1坦克模型近景

研製歷程

蘇聯重型坦克的發展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初。主要還是西班牙內戰的教訓促使了蘇聯重型坦克的快速發展。在內戰中蘇聯向國際縱隊一方累計提供了331輛輕型坦克。這些坦克以T-26為主,還有少量的BT-5。它們儘管比起對手佛朗哥軍隊裝備使用的意大利CV35,德國的1號坦克以及法國雷諾FT型坦克有很多優勢,可是在面對野戰炮,戰防炮,甚至反坦克槍時,這些輕型坦克的裝甲還是很容易被擊穿。經過西班牙內戰蘇聯認識到輕型坦克難以勝任戰場上的主攻任務,只有重型坦克才可以擔起這個重任。所以蘇聯已經研製的T-32,T-35重型坦克開始受到重視,研製新型重型坦克也被提上日程。20世紀30年代末期,各種各樣反坦克武器的出現和德軍三、四號坦克的運用,使蘇聯認識重型坦克研製的重要性,同時多炮塔坦克T35已無法符合實戰,因此,決定加緊研製新一代的重型坦克。1938年前後,蘇聯的兩種試驗車型SMK和T100重型坦克開始試生產而且裝備紅軍部隊。這兩種都是多炮塔重型坦克。其中著名蘇聯坦克設計師科京主持設計的SMK“基洛夫”重型坦克主炮塔上裝一門76.2毫米主炮,前下的副炮塔內裝裝一門45毫米炮,乘員7人,戰鬥全重55噸。T-100重型坦克也採用類似的主副炮塔的武器佈局,乘員6人,戰鬥全重58噸,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 20世紀30年代末期,戰爭的風雲籠罩歐洲。世界各國都加快了對反坦克兵器的研究。1938年的德國研製出了Pak38式50毫米長身管反坦克炮。該炮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防炮之一。在500米距離上能夠擊穿當時世界上所有現役坦克的裝甲。同時納粹德國還在繼續研製更大口徑的75毫米反坦克炮。而當時蘇聯的SMK和T-100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只有20~60毫米,難以滿足戰場上的防護需要。同時科京也意識到55噸已經是多炮塔坦克的設計上限了,無法再通過加厚裝甲來提高防護了。這樣只有單炮塔的佈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還可以獲得更好的裝甲和機動性。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KV1前期實驗品,SMK坦克

1938年10月根據科京的建議,開始以SMK重型坦克為基礎的新型單炮塔重型坦克的研製。1938年11月,軍方批准試製這種新型單炮塔重型坦克。1938年2月27日,蘇聯國防部第45號令正式決定啟動該工程,並以克里木.伏羅希洛夫元帥(KV)的名字命名這種新式坦克。1939年9月1日,KV坦克的樣車製造完成,單炮塔上裝一門76.2毫米火炮和一門45毫米火炮以及一定7.62毫米DP機槍。這種新式坦克繼承了SMK坦克單的車體外形,內部結構,懸掛系統,傳動機構等。1939年12月19日,KV樣車被批准為蘇軍的制式裝備,定型時命名為KV-1重型坦克。1940年2月,KV-1重型坦克開始批量生產,後來按年度區分為1939、1940、1941、1942年各型。到1942年前,共生產KV-1各型4247輛。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畫中KV1坦克

技術相關

KV-1重型坦克

戰鬥全重 43500Kg

車長 6.80m

車寬 3.33m

車高 2.71m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5/12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25/151km

乘員 5人

火力裝備 76.2mmmodel1940/41 3x7.62mmDT

彈藥 76.2mm:111發;7.62mm:3024發

裝甲 35-110mm

爬坡度 36度

通過垂直牆高 0.91m

越壕寬 2.8m

涉水深 1.45m

KV-1採用驅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的動力佈局。這樣最大的好處是前裝甲可以做的很厚。KV-1採用的V-2K型發動機最大功率為500馬力,這是二戰期間最優秀的坦克發動機。KV,IS,T-34等坦克都使用V-2。採用柴油發動機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設計。柴油有不易揮發,燃點較高的特性,發動機也不容易失火。而在採用汽油發動機的德國裝甲部隊裡,因為失火造成整車燒燬的事故很常見。但是由於整車設計不成熟以及受當時傳動裝置的效率和技術水平限制,KV的速度很慢,履帶也經常斷裂和脫落。這在戰場是致命的!其最大公路速度是32~35千米/小時,越野速度12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250千米。

KV-1重型坦克1939,1940年型的車體前裝甲厚度為75毫米傾斜度30;炮塔前部厚度75毫米,傾斜度20;側面厚度75毫米;後部厚度60~70毫米;安裝附加裝甲後炮塔厚度90毫米。20世紀30年代的大部分在役的反坦克炮均不能夠擊穿KV-1的前裝甲。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KV1附加裝甲型

參戰流程

經過實戰的考驗KV重型坦克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正式列裝,編號KV-1。 KV-1雖然參加了實戰,但是全面的測試還沒有結束。當年5月,KV-1在列寧格勒附近的庫賓卡試驗場繼續測試。在2648千米的行駛試驗中,發現傳動,變速箱和行走機構存在很多問題。雖然後來加以改進,但是故障率還是很高。原計劃1940年生產KV-1坦克50~200輛,然而到年末第一輛生產型KV-1才出廠。

但KV-1真正大放異彩的還是1941年爆發的蘇德戰爭,在德國發動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的第2天,KV坦克即在立陶宛境內和德軍坦克發生激戰。當時駐守的蘇聯西北方面軍司令F.I.庫茲涅佐夫上將手裡有兩個兵力不足的機械化軍:庫爾金少將的第3機械化軍擁有KV1、KV2坦克共52輛,而謝斯特巴洛夫少將的第12機械化軍沒有重型坦克。因此第3機械化軍被分為若干個戰鬥集群,有KV重型坦克的第2坦克師(為了不和德軍混淆,以下蘇軍稱坦克師,而德軍稱裝甲師,類推)跟隨第12機械化軍前往多比薩河方向阻擊正沿幹道奇爾基特-夏維利亞大街前進的德軍,而第5坦克師則急行軍趕赴亞里多斯市郊。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開赴前線的KV1

E.N.索利亞良欽少將的第2坦克師在夏維利亞大街和正在猛衝的德國第4裝甲集群屬下第6裝甲師正面撞擊,蘇軍的80輛BT快速坦克在20輛KV坦克(各型)和T-34坦克的支援下發起進攻,德軍主力為35(t)輕型坦克和4號坦克(早期)。當時第6裝甲師上司第41裝甲軍軍長萊因哈特將軍事後回憶道:“這次迎擊戰中,我軍的坦克中有1/3是4號坦克,我們的坦克向步步開上街道的怪物(KV坦克)進行三方向射擊,根本沒有用,我們的坦克象骨牌一樣被打倒!”德軍開始調用炮兵轟擊,但是KV坦克仍步步緊逼,一門德軍150毫米榴彈炮在100米距離擊中一輛KV(沒有型號說明)坦克,它馬上停下了,但是正當德軍慶祝勝利時,KV坦克再次啟動,並且在目瞪口呆的德國炮兵面前壓扁了榴彈炮,繼續前進。德軍35(t)坦克的37毫米炮等同於兒戲,而德軍一直信賴的4號坦克的24倍口徑75毫米火炮也對KV坦克不起作用,從這仗之後,37毫米炮在德軍中得到了“敲門磚”的諧稱,而4號坦克的短身管火炮被罵成“舒岑梅爾”(木頭樁子)。這次街道戰鬥中,蘇聯第2坦克師共摧毀40輛德軍坦克,壓毀、擊毀德軍37毫米和105毫米以上火炮共40門,還有一個情況令人驚訝:第2坦克師的一些KV坦克事實上沒有炮彈,開出來就是專門壓火炮的!為了和在拉斯葉尼亞北部的第12機械化軍會合,第2坦克師在正午之前脫離戰場,當時該師已經用完了幾乎所有彈藥、燃料,很多舊坦克開始故障,為了分配備用燃料彈藥和進行維修,需要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為了防止德第6裝甲師的追趕,他們開始向多比薩河上游行軍。第6裝甲師遂佔領拉斯葉尼亞,並且在多比薩河構築了2個以上的橋頭堡。為了打破這些橋頭堡,第2坦克師準備進行反擊,為了切斷拉斯葉尼亞市內德軍和河邊德軍的聯繫,師長索利亞良欽少將調撥1輛帶足彈藥的KV2坦克和一些步兵前往阻截。德軍的一個裝甲營位於留得維萊北部的橋頭堡,而另一個則在遙遠的多比薩河下游,都裝備35(t)輕型坦克。在6月23日下午,北部橋頭堡的裝甲營自作主張地認為蘇軍會發起背後襲擊,因此調撥了第41坦克殲擊營的一部分反坦克炮和第76炮兵營的105毫米榴彈炮防守自己的南側。這時KV2插了進來,將這個營孤立在橋頭堡一側。其後這輛KV2完成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之後小編會新開一個新專題詳細介紹2坦克師的這輛KV2的傳奇戰績。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坦克世界中的KV1

有必要提一下蘇軍主力最後的奮戰:在德第6裝甲師被一輛KV2弄得團團轉的同時,扭回頭趕來從東側增援的德第1裝甲師和蘇第12機械化軍、第2坦克師發生了大規模坦克會戰。第1裝甲師作為德國陸軍的精英,裝備的全都是較好的3號、4號坦克,但是同樣無法撼動KV坦克的裝甲。該師第1裝甲團的一名士兵如此描述道:“6月24日,在通往列寧格勒的大路上遭遇了可怕的KV1和KV2坦克,我們連從800米距離開始射擊,什麼反應都沒有。直到50米距離,我們的炮彈還是被彈飛,KV坦克根本不看我們,從我們身邊開了過去攻擊步兵。結果我們必須掉頭在後面追趕!直到30米距離上,我們才能用Pzgr40鎢芯穿甲彈從後面打破其中一些!”但由於蘇軍大多為老舊的BT坦克和T-26坦克,加上第6裝甲師也在高地配置火炮和35(t)坦克進行夾擊,蘇軍最終在當日傍晚戰敗。德軍調查後記錄當地共有29輛KV1和KV2坦克被摧毀,但大多是陷進軟溼地區等技術原因,其中一輛被擊中70炮以上,無一貫穿!而德軍第113裝甲擲彈團第37坦克殲擊營的37毫米反坦克炮全部被壓毀。

KV1作為蘇聯裝甲力量的中堅,同T-34一起構築了蘇聯二戰前期的鋼鐵長城,在之後的莫斯科保衛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刻赤半島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哈爾科夫會戰等多次戰役,但在庫爾斯克會戰中KV1表現出了火力貧弱、機動性差等多種問題,而且KV1換擋必須停車,同時發動機起火的問題也沒能解決,即使是多次更換炮塔、維護都無法解決,隨著德軍虎豹坦克的投產,KV1從43年底陸續推出歷史舞臺,剩餘KV1多數改裝為自行火炮,值得一提的是,仍有不少KV1作為自行火炮指揮車輛參加了之後的多個戰役,包括攻克柏林。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KV1坦克1942款

其他改進型號

作為蘇聯第一款大量生產的重型坦克,KV1家族有多款改進型,其中這裡僅列出一小部分。

KV-1S重型坦克

比KV-1更現代化的型號,輕量化裝甲,增大了發動機功率和減小了裝甲厚度。炮塔裝甲厚度為30~82毫米,炮塔變得小型化,火炮依然為76mm F-32。車體採用鑄鐵,全重減輕了5噸,還加裝了一個車長指揮塔。車長不再兼任裝填手,而是負責後部機槍的射擊。發動機改為B-2K-C型12缸水冷柴油機,最高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2公里。

KV-85

在KV1底盤上安裝了IS的炮塔,裝備了D-5T型85毫米火炮。由於性能達不到要求,所以在生產130輛之後轉產IS。

KV-3

KV計劃中的一部分,加長車體,重新設計懸掛系統,新的大炮塔,計劃使用107mmZIS-6火炮,實際裝上的是在T-28中型坦克上試驗成功的85mm F-30火炮。其僅造出兩輛原型車,這兩輛原型車全部裝上KV-1炮塔,數週後便被擊毀。官方代號KV-220。

KV-4

杜哈夫設計局與1941年4月開始研製的重型坦克,有很多種構型方案,包括多炮塔及多炮管設計,這裡只是最為常見的第一輛試驗樣車構型。第一輛樣車的試製工作於1941年11月完成,後續工作因二戰的爆發而中斷。KV-4採用了2臺B2CH發動機作為動力來源,主炮是一門73.5倍的107毫米炮,編號ZIS-24,最大裝甲180MM。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魔幻的KV5

KV-5

在1941年6月,KV-5超重型坦克就已經開始研製,它採用了雙炮塔設計,安裝一門ZIS-6型107毫米火炮。KV-5也有很強悍的裝甲,最大厚度達到150~180毫米。為了驅動這個100噸重的鋼鐵怪物,車內將安裝兩臺V-2K型發動機,總功率1200馬力。 因為蘇德戰爭的爆發,與很多相關設計工作一樣,KV-5的設計生產工作全部停止。將有限的生產資料轉向其他KV重型坦克的生產項目。 因此,KV-5也只是停留在圖紙上的巨無霸,而它卓爾不群的100噸“體重”,也使它成為蘇聯歷史上最重的坦克。

KV-6

KV-6(226工程)有兩種型號。

第一種是以KV-1為基礎的噴火坦克,將車體機槍更換成帶防盾的火焰噴射器。後來被KV-8重型噴火坦克取代。

第二種是多炮管測試型號。為驅逐戰車方案,搭載兩門45mm炮和一門76mm炮,但最後此計劃案和KV7的計劃案合併,因為和KV7太相像,而且由於KV的企劃草案十分亂,光是KV6就有6種版本完全不同的設計草案,有KV1S的延伸到驅逐戰車的各種草案都有,使得最後驅逐戰車板的KV6歸類到KV7中。

KV-7

KV-7是一個設計獨特的怪物 經過了大量的改進設計。炮塔有三個炮管,使其有可能成為為一火力較猛的怪物。但在1942年春天斯大林對“227工程”(KV-7)說了一句“我覺得有一門好用的炮就足夠了,我們為什需要三門!”其他蘇聯軍官都表示贊同。因此,該項目終於關閉,首輛KV-7進行了拆解,隨後被用作一個平臺,用於測試一些其他的設備。

KV-8

二戰爆發後,蘇聯紅軍的噴火坦克雖然也曾投入實戰,但因防護力太差,在納粹德軍強大的裝甲兵團衝擊下損失慘重。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又先後研製出數種噴火坦克,其中最著名的當數KV-8重型噴火坦克。KV-8噴火坦克是在KV-1重型坦克基礎上研製的,它的噴火器安裝在原坦克並列機槍的位置。由於噴火器尺寸過大,工程師們不得不將原來的76毫米主炮換裝為輕型坦克上使用的45毫米火炮。為了使KV-8的外部特徵與KV-1一致以迷惑敵人,45毫米火炮的炮管外還特意加裝了一個模仿76毫米炮管的護套。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遊戲坦克世界中的KV220(KV3試驗車)

文化作品中的KV1

KV1作為早期蘇聯重型坦克,無論是外觀還是戰績都足夠出彩,在大多數人中擁有者足夠的知名度,所以有關他的作品也有不少,一下介紹一些:

遊戲:戰爭之人系列、英雄連2、坦克世界、戰爭雷霆、突襲系列。

小編這裡多說兩句,英雄連2中對KV1的塑造十分出色,模型設計和操作過程都很用心,喜歡蘇聯和即時戰略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

另外,作為坦克世界蘇系5級車,KV1性能優越,操作感強,比較適合新手使用。

力能扛鼎的蘇維埃重兵——蘇聯KV1重型坦克

英雄連2截圖,左下角為KV1、右側分別為T34、T70,上方為德旋風防空車,右側為德四號坦克

在電影中也自然少不了KV1的身影,蘇聯電影莫斯科保衛戰便有KV1出場,但明顯看出使用的是T54的底盤,但至少道具師很有誠意,車體和炮塔儘量搭成KV1的樣子。

最近的一部電影,俄羅斯的《堅不可摧》,講述了1942年一隊KV1車組成員歷經艱險駕駛KV1反抗侵略的故事,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