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交易一週年白皮書》啟動,華泰聯合董事長江禹解讀投行轉型新機遇

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衝破了A股市場核准制的藩籬,促進了發行、上市、併購、信息披露、退市等各層面的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增量試點將帶動存量改革,目前創業板、新三板改革箭在弦上,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有望進入一個新時代。

2019年11月20日上午,“科技為擎 創贏未來"第一財經科創大會在北京召開。此次科創大會上,舉辦了《科創板交易一週年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的啟動儀式,華泰聯合證券將協同第一財經共同完成《白皮書》。

與此同時,華泰聯合證券董事長江禹以《借勢科創板,投行迎來戰略轉型新機遇》為題,分享了投行在戰略轉型期的挑戰與機遇。

《科创板交易一周年白皮书》启动,华泰联合董事长江禹解读投行转型新机遇

“我們原有已經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除了四板市場,包括全國新三板市場、創業板、中小板和主板市場,這次設立科創板,很好解決了科技企業的痛點,豐富了整個資本市場的層次,也很好的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上市選擇。”江禹表示。

華泰聯合證券作為科創板的重要參與者,目前已經成功保薦5家企業登陸科創板。

對於科創板關注的審核問題,江禹表示,科創板是以信息披露為中心,以市場化、法則化把好審核關,整個審核進程是公開、透明、有序,也是未上市企業所樂見的。同時在審核週期上,過去不確定性相對比較大,同時審核週期比較長,在其他板塊的審核普遍都在12個月左右。科創板第一批企業25家平均只要3個月的審核時間,現在進入常態化之後基本6個月就可以完成上市,這有利於科創企業明確上市預期。

面對目前資本市場以科創板為首的一系列改革以及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舉措,江禹直言未來投資銀行要有五大能力,才會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現在多個資本市場互聯互通,企業在A股上市的諸多痛點也得以解決,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講會更多關注企業本身的基本面和成長性,單純跨市場套利的空間已縮小。對A股資本市場來說,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機構投資者將掌握定價權,市場估值體系也會逐漸與國際接軌。

基於上述的變化,江禹提出,投行首先要能夠跨市場提供證券化的產品,如在發港股同時也能發A股,同時在A股登陸之後也能夠通過滬倫通的方式發GDR,包括同美股一些公司,原來只能通過私有化或分拆方式回到A股資本市場,現在能直接通過增發或直接登陸A股資本市場、科創板,甚至未來通過創業板迴歸。對於投行來講,圍繞客戶和企業提供一體化的跨市場證券化產品是綜合能力的體現。

江禹認為,除了證券化產品,提升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包括估值定價、研究、銷售、配合企業進行投資者關係管理、金融產品創設和分銷等等。

投行過去更多關注企業成長的中後期,目前則需要更多地服務企業客戶的全生命週期,從前期成長型融資提供FA、新三板等服務,到IPO、再融資成熟之後併購重組等。

除了提供證券產品、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江禹表示,更重要的是,要相應形成生態圈的閉環,提供資金配套的能力,如有直投的投資,包括以投行為主提供過橋融資、夾層融資、債務融資等等,這也是企業十分需要的。

對於投行而言,要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協助企業把握產業週期、資本週期,幫助企業配置資源,如提供併購的標的,進行產業的梳理和整合等。

戰略轉型機遇期正在眼前,江禹認為科創板的出現,包括註冊制的改革,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機會,每一次變革都伴隨著機遇和挑戰,只有擁有未來觀、全局觀和強大執行力的企業才能走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