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優秀孩子不易,關鍵在於成長環境,這9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優秀

培養優秀孩子不易,關鍵在於成長環境,這9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優秀

為人父母者的最大期望,恐怕就是培養出一個鄰里交口稱讚的優秀孩子。

怎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很多父母可能第一個念頭會想到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請最好的家教,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事情當然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實際上,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光用錢是砸不出優秀的孩子。否則,真能用錢砸出個優秀孩子,那孩子的教育就太簡單了。

我們可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古訓去尋找答案。

三歲的孩子是白紙一張,無論是養成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會伴隨一生。

我們知道,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0~6歲是孩子人格成長的關鍵期,父母的教育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家庭氛圍等等,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品格、人格、心理和行為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孩子能否變得優秀、家庭教育環境在其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甚至遠遠超出了學校的作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決定了孩子在將來更容易優秀。

培養優秀孩子不易,關鍵在於成長環境,這9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優秀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我們可從以下九個方面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01 學習氛圍濃的家庭

讓家庭充滿學習氛圍是一種強大的教正能量場,孩子在這種“能量”的影響下也會變得知書達理。

一個家庭中如果沒有絲毫的學習氛圍,父母自身從來沒有學習的習慣,即使父母每天對孩子成百上千次的唸叨著要好好讀書,也根本是無濟於事。

一個學習型的家庭,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的最大好處是:由於父母自身不斷在學習,從而成為孩子學習的表率,孩子則有樣學樣,從父母身上汲取學習的能量。

在充滿學習氛圍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學習就會成為孩子一種自然習慣,而且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學習主動性等方面往往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

02 熱愛閱讀的家庭

我們知道,僅靠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廣泛的閱讀基礎,孩子是不可能學好各門學科的。

閱讀習慣的養成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簡單來說,所有學習不好的孩子都欠著一屁股的閱讀債,而所有學習優秀的孩子都和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閱讀不同於玩遊戲,對孩子來說並不具備自發性和本能,孩子的閱讀習慣完全靠父母引導,需要一個合適的閱讀氛圍的薰陶,才能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閱讀習慣,而父母在這當中起著主導作用。

但在現實中,不少孩子雖然有時手捧著書籍在閱讀,但很多隻不過是為了完成老師或父母佈置的閱讀任務而已,並非是真正的興趣,更談不上是一種需求。要改變這種狀況,一是在孩子的閱讀敏感關鍵期抓好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二是在家裡給孩子創設濃厚的閱讀氛圍。

培養優秀孩子不易,關鍵在於成長環境,這9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優秀

當父母每天只要有空,就捧著書籍閱讀,對孩子是一個視覺衝擊,孩子很自然就會跟著父母一起閱讀,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閱讀當作是和吃飯、呼吸一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大量的閱讀,會讓一個孩子不僅在長期的閱讀中開拓視野,還會慢慢的教會一個人在大腦中去建立起自己的認知寶庫,去審視自己的觀點,去洞察這個世界,去感知生活中的一切等等。

對父母來說,給孩子選對書,再用科學系統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堅持閱讀,不斷討論,不斷學習,長期堅持下去,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孩子成長途中的很多教育難題也都能迎刃而解。

有書少年總編輯周璐女士曾通過閱讀教育培養出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兒,她認為,“在這個幾乎每個家長焦慮不已的當下,閱讀是解決孩子成長問題的唯一可能的萬能鑰匙,閱讀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

一言以蔽之,父母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去閱讀與思考、專注力的養成等等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這要比上什麼補習班都來得更加重要。

03 鼓勵孩子提問題的家庭

當孩子不斷向你提問題,作為家長的你是表示出不以為然和否定,甚至認為孩子是在胡思亂想的態度,還是表示出欣賞有加的態度?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的背後,其實折射出的是家長的不同教育理念。

孩子如果能做到經常提問題,這表明他是一個熱愛思考的孩子,而這恰恰是成為優秀孩子的必備條件之一。

培養優秀孩子不易,關鍵在於成長環境,這9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優秀

真正有教育智慧的家長,一定會對孩子經常提問題的做法給予鼓勵和支持,並樂於和孩子一起去探尋問題的答案,呵護孩子的好奇心,相信在若干年之後,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04 鼓勵孩子全方位發展的家庭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只看到孩子的學科學習,卻看不到孩子的其它發展。從教育角度來看,僅靠學好學科學習,並不能成長為一個優秀孩子。

孩子是需要全面發展的。在孩子的世界裡,不能只是學科的學習,還要全方位的發展,比如在閱讀、藝術、運動、興趣、社交等等領域都可以施展一番手腳。

父母不要讓學習把孩子框得死死的,這對孩子的發展並沒有什麼好處,需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去玩耍、去思考、去發揮、去改變……

05 懂得情緒管理的家庭

或許是社會上各種競爭的壓力太大了,很多父母會產生嚴重的焦慮情緒。長期處於焦慮中的父母,往往敏感易怒,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產生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

一方面會讓孩子以後也學著父母的不良情緒變得暴躁和亂髮脾氣;另一方面會影響到良好親子關係的形成,阻礙了孩子的正常成長。

因此,父母需要懂得情緒管理,學會管控好自己的不良情緒,在家庭中營造出和諧溫馨的環境,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高情商的人。

06 重視培養孩子“優秀”習慣的家庭

北大才子魏延政曾在離世前揭秘自己考上北大的秘密,他的觀點概括起來就是讓孩子從幼兒園就養成“優秀”習慣,其核心點就是要做好兩件平常事,一是能坐得住,二是能專注。

他認為,不專注的人,心猿意馬,獲取知識每每流於膚淺,每次挖一鎬不足三寸,換個地方再挖,還是三寸,永遠不能一鼓作氣挖地三尺,也就永遠停留在膚淺的水平。能專注的人就能事半功倍,就會有大把時間幹別的事情,在幹別的事情的時候依然能坐得住、能專注。所以說優秀是種習慣。

孩子一旦養成優秀的習慣,家長再不必監督他是否貪玩,再不必苦口婆心地講人生大道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不是拼爹,也不是拼誰報的學習興趣班更多,而是在三五歲這個起跑線上養成“優秀”的習慣。

培養優秀孩子不易,關鍵在於成長環境,這9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優秀

在我看來,魏延政博士的上述觀點言之有理,很多優秀人才之所以通曉那麼多的知識技能,還門門精通,不是因為這些人的腦子在小時候有多麼的聰明,而是他們一能坐得住,這為不分心創造了條件;二能專注,高度的專注力,能讓孩子鑽研和感悟出比別的孩子更多更有深度的東西來。

07 懂得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的家庭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充滿實踐性的過程,這也意味著父母們無法替代孩子的成長。

但有太多的父母出於各種原因,只知道“要為孩子做什麼,而且做得太多。”並不懂得在教育上要適時放手,本該孩子做的事情父母全乾了,他們事無鉅細,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包辦一切,殊不知,這種做法使得孩子喪失了自我成長的機會。

讓孩子失去獨立成長的機會,會把他培養成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巨嬰”。

孩子總要長大,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掌心中,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父母都要適時放手,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

放手並不意味著放棄你的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並鍛鍊自己的實際能力。

培養優秀孩子不易,關鍵在於成長環境,這9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優秀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逐步放手,給孩子足夠的成長機會和空間,讓他們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洗漱、整理等,再到後來的自主學習及獨立面對問題並處理的能力。

如果你真正愛孩子,就儘早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面對生活。日後的他,定會感謝今天的你。

08 夫妻關係融洽的家庭

從心理學上來看,孩子在成長中,非常需要安全感。夫妻關係不融洽的家庭,恰恰會造成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局面,這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如果夫妻關係融洽恩愛,就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正能量,讓孩子在愛中健康成長,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了保證,才有可能談得上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09 不看當下,而用長遠目光來看待孩子成長的家庭

很多父母過度關注孩子當下的考試成績,也熱衷於把孩子送到社會上的各種補習班等等,這在表面上看好像是因為受到教育焦慮心態的影響,其實,根本原因是因為父母只看眼前,卻忽視了孩子更加長遠的發展。

培養優秀孩子不易,關鍵在於成長環境,這9種家庭孩子更容易優秀

就像閱讀這件事,它需要一個較漫長的發展過程才能看到顯著成效,如果只是為了看眼前的成績,必然會不重視閱讀甚至是輕視閱讀,而更願意把孩子送到各大補習班去提高分數,短期間內就能看到效果。但無數事實已證明,用長遠目光來看待孩子成長的家庭,大都能笑到最後。這就是普通父母和優秀父母在教育眼光上的不同所導致的。

當一個家庭能夠不拘泥於眼前,而是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孩子成長的話,那麼,孩子的未來發展一定是可期的。

結束語:

家庭是孩子的重要成長環境,父母的思維方式、教育觀念和處世哲學等等,構成了一個家庭中最為重要的因素,這些因素對孩子未來優秀與否產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響。

只有良好的、適合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才有可能培養出一個優秀孩子。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反映了父母在教育上的不同層次和眼界。

優秀父母更願意相信身教重於言教,其在教育上和一般父母的最大區別是:優秀父母總是身體力行做給孩子看,而不是隻動嘴說給孩子聽。

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最有力量和最有效果的,這樣的家庭才更容易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