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泉州府鄉試場所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記錄有不少泉州的故事,卷十六“姑妄聽之”記載一則故事雲:“福建泉州試院,故海防道署也,室宇宏壯。而明季兵燹,署中多攖殺戮;又三年之中,學使按臨僅兩次。空閉日久,鬼物遂多。”在這則記載中,紀曉嵐講到自己在試院遇到鬼魅,後鬼魅被幕友所斥不復見的故事。撇開這則故事中的傳奇性不談,紀曉嵐的記載無意中為我們留下了清代泉州試院宏大而又冷清的歷史影像,而泉州試院幾經變遷的歷史也可從頭說起。

古代泉州府鄉試場所

古代泉州府鄉試場所

  試院,也稱貢院,是舊時代泉州府鄉試的場所。泉州唐代開始有文廟作為府學所在,卻一直沒有專門的考試場所,每逢科考,也只能把文廟作為考試用地。南宋乾道四年(1168),王十朋任泉州太守,重視文教的他創建貢院在城西肅清門內,也就是現在的西街一帶,並手植眾多桂樹,寄意泉州士子可以折桂高中,貢院名“萬桂堂”,泉州有了自己專屬的科考場所。王十朋的這一舉措也備受讚譽,在以後出現的眾多泉州試院建造和重修碑刻中,莫不是以尊教化、重人才的王十朋為楷模。南宋年間,繼任的倪思、真德秀等太守也都對萬桂堂進行修補、增建,使萬桂堂尉為大觀,真德秀在為貢院慶成的詩歌中雲:“昔虞侷促今恢舒,乘黃騁足騰康衢。闢新葺舊兩輝映,美哉輪奐雄規撫。”可供想象時年泉州貢院的英姿。

古代泉州府鄉試場所

古代泉州府鄉試場所

  元代,泉州貢院荒廢。有明一代至清前期,泉州又回到沒有專用考場的局面,逢學使者按部至泉開考之時,只能在泉州府學的明倫堂舉行,所以,泉州府文廟一度又是泉州科舉重要的考試場所。在孔夫子的殿堂下科考,雖然十分神聖,但眾考生又多誠惶誠恐,覺得是褻聖滋弊的做法,而且明倫堂本身地方較小,又是開敞之處,遇到風雨到來之時,便十分不便,因此議論紛紛,渴望有專門的貢院。清乾隆四年,泉州知府王廷諍、晉江知縣李永書及泉州士紳商議重建貢院,而離府文廟咫尺的興泉永道署成為首選,因為時年興泉永道署由泉州改駐廈門,致使偌大的署所空閒。舊道署很快在各方的支持下改建成功,成為貢院,俗稱考棚,址在原鯉城區政府大院內。貢院規模宏大,中為大堂,後為內署,前為甬道,左東廊、右西廊為考生號所,供考生住宿。這座貢院,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紀曉嵐按臨的這座試院。在清代,它與府文廟連成一片,成為整個泉州府文教中心。據地方耆老之回憶,其實當年的考棚一帶非常熱鬧,旁邊書坊林立,逢開考之時,又儼然是一集市,不似紀曉嵐所記那般冷清,紀曉嵐的記載有他的側重,也有所偏頗。

古代泉州府鄉試場所

  清末,科舉廢。這座貢院所在成為新學興辦之處,曾為“泉州府官立中學堂”的所在,也就是現泉州五中的雛形。風雨變遷,其實歷史的根脈並不曾斷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