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鄉間一潑皮,卻得到岳飛的賞識,韓世忠都曾經誇他“不得了”

北宋末年,中原戰火四起,金國大軍揮師南下。“靖康之變”後,徽欽二帝更是被當作人質。1127年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是為南宋。南宋初期,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無不想著擊潰金國,迎回二帝收復河山。此時我國山東,河南一帶,同樣有不少心繫家國的平民百姓,也在鄉間組織起反抗大軍。其中有一位農民起義軍的首領,他本是鄉間一潑皮,可之後卻能拜倒在嶽元帥的門下,同時連韓世忠大將都稱讚他“非比尋常”,此人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本是鄉間一潑皮,卻得到岳飛的賞識,韓世忠都曾經誇他“不得了”

​這人叫做李寶,出生年月不詳,他是如今的山東菏澤人。“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金國大軍肆意南下入侵,河南、山東、安徽等大片區域,已被金國人當作後花園,這裡的百姓每天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中。在此期間,民間各地組織起多股反抗金國的義軍。公元1138年,菏澤人李寶在家鄉附近,組織了一股義軍。

本是鄉間一潑皮,卻得到岳飛的賞識,韓世忠都曾經誇他“不得了”

​由於李寶為人豪爽仗義,不到一年時間,義軍便有三萬多人。1139年,李寶更是率領兄弟們南下投奔岳飛,岳飛念其心誠,便將李寶收歸於“岳家軍”中。而後李寶又輾轉各地,與金國侵略者殊死抗爭。他和其他義軍,還組織起了一股叫做“忠義軍”的反抗勢力。在岳飛風波亭被害之後,名將韓世忠接管了李寶他們。跟隨韓世忠的歲月裡,李寶每逢大戰便身先士卒,金國人看到他的旗號,無不聞風喪膽。

本是鄉間一潑皮,卻得到岳飛的賞識,韓世忠都曾經誇他“不得了”

​1161年,李寶更是被南宋朝廷,封為“御前水軍都統制”,“靜海軍節度使”等等官職,以嘉獎勵李寶不為生死抗擊金軍。直至1169年,金廢帝完顏亮率領10萬水軍南下入侵浙江一帶。李寶從浙江舟山登陸,巧用多種計謀,狠狠的打擊了完顏亮。這場海戰李寶讓金國精銳損失殆盡,維護浙江沿海、江蘇等沿海領土完整。雖說李寶雖在歷史中,是位名不見經傳的人物,但是他所做的功績,不愧為民族英雄。

本是鄉間一潑皮,卻得到岳飛的賞識,韓世忠都曾經誇他“不得了”

​韓世忠生前也是多次誇獎李寶,“為人識大義,且不拘小節”,是一位了不得的英雄好漢。且李寶早年又拜倒在嶽元帥的門下。耳濡目染也學習了很多嶽元帥用兵之道,並學以致用,在南宋初期,幫助沿海一帶居民保衛家園,也算是大功一件。可是人們常說“英雄不問出處”,然而李寶青年時期,似乎有段不堪回首的過去。根據《三朝北盟會編》中所述,李寶青年時期較為無賴,家鄉人甚至給他送個綽號叫做“潑李”。譯成白話文就是李寶年少無為,且危害鄉里,四鄰街坊都怕他,所以稱他為“潑皮無賴”。

本是鄉間一潑皮,卻得到岳飛的賞識,韓世忠都曾經誇他“不得了”

​可就這樣一位不學無術的青年,卻能在國仇家恨面前,毅然決然組織起反抗軍,足以稱得上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了”。能被岳飛看中並且收納為岳家軍的李寶,自是有非同反響之處。所以李寶看名頭不甚響亮,可是他在南宋初期,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虎將。我認為當時的局勢下,類似李寶這樣浪子回頭的人,或許還大有人在,只是他們並沒有被明確記載下來。

本是鄉間一潑皮,卻得到岳飛的賞識,韓世忠都曾經誇他“不得了”

​李寶晚年遠離家鄉山東,來到浙江一帶鎮守海路。有他在金國人不敢越雷池半步,足以見得李寶打出了中原人的血性。同時李寶雖出身鄉間,少年時並未得到正統教育,可在面對來勢兇兇的完顏亮,他卻能不費吹灰之力將其擊敗,數10萬金軍更是被其消滅。或許正是南宋戰火連天的環境,才湧現出像李寶這種不畏生死的民族英雄。能得到岳飛,韓世忠等名將的賞識,且維護大宋版圖之完整,李寶絲毫不弱於那些青史有名的將領。筆者感嘆:“如果南宋多出幾位像李寶這樣的人才,或許就能直搗黃龍收復河山吧。

參考文獻:《三朝北盟會編、宋會要輯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