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梨园春故事——“婆家住在柳树王”

(王国成/整理)

“娘家门庭大剌弯,婆家住在柳树王!”这唱词从小就听说,若问是哪出戏的,谁也谁说不清楚。我一直想弄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可印象中大剌弯、柳树王都没听说有戏,去找谁呀?这个“心事”老悬在胸!

汝州梨园春故事——“婆家住在柳树王”

知道柳树王有戏,也是前三天的事。我整理《严子河畔梨园春》中,网络圈里不断有热心的朋友帮我提供这方面的线索。柳树王过去有剧团,就是这样得来的。得到这一消息,我的“心事”又萌动了。

“上柳树王去!”虽然天冷,但燃烧的激情把寒气战胜了。到柳树王后,街上行人很少,一打听村里剧团的事,他(她)们都摇头,还有一个女的,约五十余岁,她说:您不是做梦吧!

汝州梨园春故事——“婆家住在柳树王”

转了几圈​,没有效果,我心一下子同天气气温度数仿佛了。这时从村西头过来一个老者,我们急忙走上前,说明来意,老人一听来劲了。说:

“有!俺柳树王高跷戏从冶墙街一路到杨庄,成立最早,演的最好。闫九思带着高跷能扳叉,木匠立就是在俺这边学木匠边学戏起得外绰号,你听人家那胡子声唱得多美!”

紧接着,他哼道:“家住在田湖镇伊河西岸,河岸边有片荒能开水田,本镇上有一人名叫王俊,​家业大田地广拉拢官员。对我讲开荒地工具他办,愿意买大镢头还买铁锨。谁知他心歹毒性情奸险,干一冬荒开成他要独占。还规定每亩地交租五斗,大春天地没犁就得交完。我不种他不依立马翻脸,与官府说一声抓我坐监……”唱后他说,这出戏叫《伊河血》,是俺柳树王唱得最好的,看得观众乱哭!

他说到这里,我急忙问:不是有出婆家住柳树王的戏吗?

汝州梨园春故事——“婆家住在柳树王”

又是一句“有!”他接着说,这出戏叫《余二姐起子》,是俺庄上老一辈识字人根据真事自己编的​。“娘家门庭大刺弯,婆家住在柳树王。街南头有一座祖爷庙,街东头还有座菩萨堂。街西头长二棵大柳树,树长那喜鹊叫声长。街北头有一片梧桐树,引来了一群金凤凰,梧桐树上凤凰舞,这枝飞到那枝上……!”

多少年的悬念有了答案,我听得入神记得更入神​。忽然有人说:永太,甭唱了,给人家讲讲都谁演的。这时我才发现又来了四五个老人,说话者比讲者年龄还大。

他们说,剧团成立于解放前,都是高跷。唱响汝河南北,那时有个叫青的人教场,家是东乡大马庄的。

导演: 青、赵金海

领队: 孙兴顺

大弦: 闫大成

鼓板​: 闫发顺

​ 演员: 闫克勤、闫九思、孙东海、王学森、王红(旦)、孙顺(老旦)、王聚才(丑)、王梦林(丑)、木匠立、任安、小林(观音堂人)、王连栋、王次会等。

汝州梨园春故事——“婆家住在柳树王”

剧目: 《伊河血》、《余二姐起子》、《三娘教子》、《刘全进瓜》、《顶灯》、《大祭桩》、《二进宫》、《大上吊》、《王林休妻》等。

其中《伊河血》、《顶灯》唱得最叫好。尤其是《顶灯》一出,那是赵金海亲传王梦林的,在当时影响很大。

村剧团一九五八年停演,随后又成的宣传队,演演停停,一直没形成气候。

这次在柳树王,唯一遗憾的是《余二姐起子》的编者没弄清楚。因讲述人当时年幼,他们现在都回忆不起来了。

讲述人: 闫永太(80岁)等

釆访人: 余 鸾、 王国成

​!”

汝州梨园春故事——“婆家住在柳树王”

王国成/整理

“娘家门庭大剌弯,婆家住在柳树王!”这唱词从小就听说,若问是哪出戏的,谁也谁说不清楚。我一直想弄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可印象中大剌弯、柳树王都没听说有戏,去找谁呀?这个“心事”老悬在胸!

知道柳树王有戏,也是前三天的事。我整理《严子河畔梨园春》中,网络圈里不断有热心的朋友帮我提供这方面的线索。柳树王过去有剧团,就是这样得来的。得到这一消息,我的“心事”又萌动了。

“上柳树王去!”虽然天冷,但燃烧的激情把寒气战胜了。到柳树王后,街上行人很少,一打听村里剧团的事,他(她)们都摇头,还有一个女的,约五十余岁,她说:您不是做梦吧!

转了几圈​,没有效果,我心一下子同天气气温度数仿佛了。这时从村西头过来一个老者,我们急忙走上前,说明来意,老人一听来劲了。说:

“有!俺柳树王高跷戏从冶墙街一路到杨庄,成立最早,演的最好。闫九思带着高跷能扳叉,木匠立就是在俺这边学木匠边学戏起得外绰号,你听人家那胡子声唱得多美!”

紧接着,他哼道:“家住在田湖镇伊河西岸,河岸边有片荒能开水田,本镇上有一人名叫王俊,​家业大田地广拉拢官员。对我讲开荒地工具他办,愿意买大镢头还买铁锨。谁知他心歹毒性情奸险,干一冬荒开成他要独占。还规定每亩地交租五斗,大春天地没犁就得交完。我不种他不依立马翻脸,与官府说一声抓我坐监……”唱后他说,这出戏叫《伊河血》,是俺柳树王唱得最好的,看得观众乱哭!

汝州梨园春故事——“婆家住在柳树王”

他说到这里,我急忙问:不是有出婆家住柳树王的戏吗?

又是一句“有!”他接着说,这出戏叫《余二姐起子》,是俺庄上老一辈识字人根据真事自己编的​。“娘家门庭大刺弯,婆家住在柳树王。街南头有一座祖爷庙,街东头还有座菩萨堂。街西头长二棵大柳树,树长那喜鹊叫声长。街北头有一片梧桐树,引来了一群金凤凰,梧桐树上凤凰舞,这枝飞到那枝上……!”

多少年的悬念有了答案,我听得入神记得更入神​。忽然有人说:永太,甭唱了,给人家讲讲都谁演的。这时我才发现又来了四五个老人,说话者比讲者年龄还大。

他们说,剧团成立于解放前,都是高跷。唱响汝河南北,那时有个叫青的人教场,家是东乡大马庄的。

导演: 青、赵金海

领队: 孙兴顺

大弦: 闫大成

鼓板​: 闫发顺

​ 演员: 闫克勤、闫九思、孙东海、王学森、王红(旦)、孙顺(老旦)、王聚才(丑)、王梦林(丑)、木匠立、任安、小林(观音堂人)、王连栋、王次会等。

汝州梨园春故事——“婆家住在柳树王”

剧目: 《伊河血》、《余二姐起子》、《三娘教子》、《刘全进瓜》、《顶灯》、《大祭桩》、《二进宫》、《大上吊》、《王林休妻》等。

其中《伊河血》、《顶灯》唱得最叫好。尤其是《顶灯》一出,那是赵金海亲传王梦林的,在当时影响很大。

村剧团一九五八年停演,随后又成的宣传队,演演停停,一直没形成气候。

这次在柳树王,唯一遗憾的是《余二姐起子》的编者没弄清楚。因讲述人当时年幼,他们现在都回忆不起来了。

讲述人: 闫永太(80岁)等

釆访人: 余 鸾、 王国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