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飄揚家族醫藥版圖:恆瑞醫藥被質疑“偽創新”翰森製藥IPO前急分紅

夫妻檔醫藥公司恆瑞醫藥(600276)A股上市,市值曾高達4000億元;妻子控股的豪森藥業主體公司翰森製藥集團有限公司(03692.HK)在港股上市,市值超過1350億港元。

恆瑞醫藥一直倡導創新與國際化,近來公司卻遭市場質疑“偽創新”和“偽國際化”;豪森藥業一邊IPO募資,另一邊卻大額分紅。

恆瑞醫藥被質疑“偽創新”

“創新+國家化”一直是恆瑞醫藥倡導的關鍵詞。“科技創新”和“國際化”是公司發展戰略,恆瑞醫藥一直被市場成為創新藥龍頭企業。

今年10月9日,恆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在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上稱,恆瑞醫藥已經停掉一般仿製藥項目,只做創新藥和有核心價值的高端仿製藥。

同樣,10月29日,恆瑞醫藥副總裁洪斌表示,公司堅持走“創新+國際化”之路;創新藥歷來是公司研發投入的重點,目前公司創新藥的銷售佔比在20%左右,仿製藥佔比在80%左右,未來隨著創新藥的不斷上市,創新藥業務佔比有望超過仿製藥。

據恆瑞醫藥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今年前9月營收同比增長超三成至168.45億元,同期盈利同比增長28.26%至37.35億元,對此,公司財務總監解釋,優秀業績表現主要得益於創新藥板塊的拉動。其中,造影和腫瘤板塊比較靠前,接著是綜合類以及麻醉板塊。

此外,恆瑞醫藥今年前9月研發投入同比增長67%至29億元,佔營收比例為17.1%。

不過,高研發投入不代表創新,近來,恆瑞醫藥被市場質疑用仿製藥來賺創新藥的錢。

一直被恆瑞醫藥作為研發投入重點的創新藥到底是什麼呢?

市場定義為創新藥分為兩種:

1、只有在美國FDA監管下,進行臨床試驗,並且以在美國FDA上市為目的的新藥,才稱為真正的創新藥。

2、中國特色的“創新藥”,或者有條件審批的中國“創新藥”。

以此為標準,專業人士在美國FDA旗下網站clinicaltrials.gov上查詢發現,恆瑞醫藥在clinicaltrials.gov上登記的289項臨床試驗中,包括124個一期臨床,122個二期臨床,52個三期臨床。

真正在美國FDA監管之下的臨床試驗只有三項,其中處於臨床1/2期的SHR-1314預計2019年10月30日完成;HTI-2088一期臨床2017年已經完成,但是二期沒看見;Pyrotinib臨床1期則預計2021年3月完成。

恆瑞醫藥在2019年半年報中稱,幾年來,創新藥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和卡瑞利珠單抗已獲批上市。

不過,用於胃癌治療的阿帕替尼被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終身講席教授饒毅公開質疑。該人士認為,阿帕替尼(apatinib)是美國華人科學家由已有藥物(vatalanib)衍生後合成。而恆瑞製藥主要工作是支持了這款藥在我國進行臨床實驗,且國內有醫生公開質疑其驗證設計和對結果的理解,“嚴格來講,阿帕替尼僅算恆瑞醫藥從美國技術引進的藥品!”

翰森製藥IPO前夕大額現金分紅

企查查數據顯示,孫飄揚是恆瑞醫藥的法人、董事長及實控人。而孫飄揚的妻子鍾慧娟則是豪森藥業的實控人。兩人被稱為醫藥界的“神鵰俠侶”。

有意思的是,孫飄揚公開表示恆瑞醫藥要收購豪森藥業,不過未等到其收購,豪森藥業選擇奔赴港股市場上市。而妻子鍾慧娟之前曾是連雲港延安中學的一名化學老師。2017年胡潤女企業家榜,鍾慧娟以200億身家位居醫藥行業榜首。

豪森藥業上市主體是翰森製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翰森製藥”),其主營業務是中樞神經系統(主治精神分裂症)、抗腫瘤、抗感染、糖尿病類藥物的生產。

翰森製藥2018年9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今年6月14日,翰森製藥正式登陸港股市場交易。

值得關注的,豪森藥業在港股IPO前夕存在大額分紅的情況。2018年,豪森藥業宣佈2019年-2020年將給當時的股東分紅40億元。上市後,今年9月30日,翰森製藥公告稱,將向上市前股東派付共計17億元的第二筆未派付股息。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