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鄢陵為啥會有這位唐代名相之墓?


謎:鄢陵為啥會有這位唐代名相之墓?

謎:鄢陵為啥會有這位唐代名相之墓?‖老家許昌
文‖葛國楨

你知道“房謀杜斷”“刀筆之吏”等成語故事嗎?

唐代時,房玄齡和杜如晦兩個人都是李世民的宰相,所起作用卻不一樣。房玄齡擅長給李世民出主意,但主意很多,李世民不知道採用哪個好,這時候杜如晦將房玄齡的主意加以分析,選出一個最適用的讓李世民採用。

房玄齡幫李世民出主意,杜如晦幫李世民拿主意,所以稱為“房謀杜斷”。二人同心同德,相互配合,輔佐李世民處理朝政。時人論及良相時,首推房玄齡與杜如晦。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建立文學館,用杜如晦為從事中郎,為十八學士之首,李世民常常到文學館與杜如晦等討論經義,而且經常說到晚上。


謎:鄢陵為啥會有這位唐代名相之墓?

太子李建成對此非常忌憚,他對齊王李元吉說:“秦王府中能讓人擔心的,只有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於是李建成上言李淵,將房玄齡與杜如晦逐出京師。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經過與房、杜二人的謀劃,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和李元吉誅殺。事成之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杜如晦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後遷兵部尚書。

“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對帳下官屬論功行賞,文官裡杜如晦與房玄齡功居第一。

封賞完後,李世民問諸將誰有意見。淮安王李神通說:“當初舉義兵的時候,是我率領兵馬先到的。房玄齡、杜如晦不過是刀筆之吏,怎麼能把他們的功勞放在首位呢?我不服。”

李世民說:“房玄齡與杜如晦運籌帷幄、安邦定國,功勞可以比漢朝的蕭何,雖然不曾上陣殺敵,但指揮全軍獲取最終勝利,所以功居第一。”李神通一聽,頓時沒話可說。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長安)人,是隋唐時期李世民帳下的重要參謀。


謎:鄢陵為啥會有這位唐代名相之墓?

李世民征戰四方,杜如晦為其籌謀劃策,運籌帷幄,深為時人敬服。李世民稱帝后,杜如晦與房玄齡為左右宰相,選拔人才,制定法度等,為大唐的興盛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630年(貞觀四年),身染重病的杜如晦向李世民請求辭官,李世民多次派使者和名醫前去救治杜如晦,派遣到杜如晦府上的人在路上前後都能望見。但杜如晦最終還是病死,李世民為此大哭不止,三天不能處理朝政,轉封杜如晦為萊國公。

杜如晦死後,李世民作詔書於著作郎虞世南說:“我和杜如晦之間情義深重,今杜如晦不幸病逝,追念他以前的舊功,我非常傷心,希望你體會到我的意思,為杜如晦製作碑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位於中原腹地的鄢陵有一座杜如晦墓。鄢陵縣城南郊有一個村子叫“杜郎”,全村含前程、鄭拐(合稱前杜郎)、後程、後李、後大街(合稱後杜郎)等五條街道,鄉人俗稱“五杜郎”。杜如晦墓就坐落在這個村子裡。


謎:鄢陵為啥會有這位唐代名相之墓?

明清時期,鄢陵花草繁盛,風景秀麗,古蹟甚多,不少文人墨客紛紛來到鄢陵,留下了大量描繪鄢陵人文歷史的詩詞佳句,翻閱這些詩詞,你會不時看到“杜郎”“杜墓”“如晦墓”等詞語。如“宿草尚凝如晦墓,秋風誰掩許由扉。”“如晦故居多草樹,甘羅荒塚鎖松楸。”“閱世彭祖岡尚在,興唐如晦塚空遺。”

當時一幫文人還推舉一些古蹟形成遠近聞名的“鄢陵八景”,其中“杜墓晴煙”赫然在列,華亭名士張琳詩曰:“唐相玄廬在萬年,鄢墟華表訝孤阡。松陰青含露,草色悽悽碧帶煙。一徑野花春夜雨,數聲啼鳥夕陽天。城關回首懷前哲,古錦囊中得好聯。”

關於這座杜如晦墓,歷代地方誌書中也都有明確記載。

現存明《嘉靖鄢陵志·古蹟篇》記載:“如晦墓,在縣南二里。如晦與房玄齡事太宗,並稱‘賢相’。長安志:‘如晦葬萬南縣南三十里。’而鄢亦有墓,未詳。墓前列石器,旁有孔,牧兒嘗入,見數墓相通雲。”


謎:鄢陵為啥會有這位唐代名相之墓?

清順治《鄢陵縣誌》和以後的地方誌書裡也有類似的記載,如“杜如晦墓,縣南1裡”等。根據“墓前列石器”“數墓相通”等記載,我們可以想象,杜如晦墓在當時的規模是很大的。只可惜1380多年的歷史風雨,早把這些珍貴的遺蹟盪滌得乾乾淨淨。

據駱天驤《類編長安志》載:“唐杜如晦墓在咸寧縣南三十里司馬村。”民國時期,墓冢尚存,今已夷為平地,成為當地農民躬耕的土地。其墓碑銘文為杜如晦好友,唐代書法家虞世南所撰,但已經被損毀。

明嘉靖《萊蕪縣誌》載:“杜如晦墓,在汶河南十里,有碑題曰:唐宰相杜如晦之墓。”此墓可能是先民懷念杜如晦修建的衣冠冢(沒有屍骨,只埋著死者衣冠的墳墓)。

鄢陵為什麼也有一座杜如晦墓呢?有人說是杜如晦的衣冠冢,但衣冠冢一般是用來紀念用的,有必要修得如此規模宏大嗎?有人說可能是杜如晦生前來鄢陵遊覽,見這裡風景秀麗,留下遺囑死後葬在這裡……

眾說紛紜,翻遍地方誌書,眾多的地方誌書並沒有給出答案,這成為歷史留給後人的一個謎。


謎:鄢陵為啥會有這位唐代名相之墓?

【作者簡介】葛國楨,河南鄢陵人,許昌人民廣播電臺編輯、記者,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政協文史資料撰稿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出版有文集多種,曾獲全國報告文學優秀作品獎、河南省“五個一工程”作品獎、中國鄉土文學獎等。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IC photo,版權歸IC photo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