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樂平素有贛東北“聚寶盆”美稱,它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樂平歷史悠久、人文昌達。東漢靈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始設縣治,因“南臨樂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至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1992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屬於縣級市,歸瓷都景德鎮市管理。全市共有國土面積1973平方公里。

江西乐平素有赣东北“聚宝盆”美称,它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樂平於東漢靈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始設縣治,因“南臨樂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至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以“洪公氣節,馬氏文章”著稱於世。《文獻通考》以及毛澤東同志一生珍愛的《容齋隨筆》誕生於此,源發了周恩來同志評價為“美、秀、嬌、甜”的贛劇饒河戲,保留了400餘座融建築、雕塑、工藝、繪畫、文學於一體被稱為“中華一絕”的古戲臺,培育了“一王二侯三駙馬,四位左右一品相,五位狀元、榜眼和探花,三百多位進士郎”,記載了方誌敏、紅十軍等革命先輩留下的光輝足跡。

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風光旖旎。這裡有藍浸綠染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翠平湖”、鬼斧神工的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洪巖仙境”、稀世奇幻絕景“淚灘雙月”、巧奪天工的“文山石林”、避暑勝地“歷居寺”以及饒派風格古民居建築群等一批特色自然人文景觀。

樂平資源豐贍,物產富饒,是全國四大產錳基地和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亞洲最大的膨潤土儲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產地,還是全國商品糧基地、江西重點產棉區、全國優良豬種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全國有名的“江南菜鄉”,素有贛東北“聚寶盆”之美稱。

區位優勢

樂平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這裡地處“南昌—九江—景德鎮”金三角區域,人口眾多,市場發達,商貿繁榮,物流便捷,皖贛鐵路穿境而過,境內現有206國道和樂上、樂弋、田樂線3條省道與外界相連,南與鷹潭相距只有幾十公里,北離景德鎮機場只有40公里,景鷹高速途經我市並開設互通立交

江西乐平素有赣东北“聚宝盆”美称,它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環境

樂平環境優美,風光旖旎。這裡有藍浸綠染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翠平湖”、鬼斧神工的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洪巖仙境”、稀世奇幻絕景“淚灘雙月”、巧奪天工的“文山石林”、避暑勝地“歷居寺”以及饒派風格古民居建築群等一批特色自然人文景觀。

資源

樂平資源豐贍,物產富饒。這裡是全國四大產錳基地和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亞洲最大的膨潤土儲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產地,還是全國商品糧基地、江西重點產棉區、全國優良豬種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全國有名的“江南菜鄉”,素有贛東北“聚寶盆”之美稱。

江西乐平素有赣东北“聚宝盆”美称,它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經濟

樂平生機勃勃、蓄勢待發。樂平人民風質樸,尚文崇武,勤勞智慧,千百年來,樂平人以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創造了一方文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在歷屆班子的紮實工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樂平發展很快,變化也很大,從一個農業大市躋身到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縣(市),2004年,被評為“全省工業三年翻番全面先進單位”和“全省農業發展先進縣(市)”。

同時,支撐樂平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多年積累的能量正在釋放出來,形成了“強項在工業、特色在農業、活力在民營、後勁在園區、潛力在資源”的綜合優勢。尤其是在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後發優勢更加明顯,主要集中在寶貴的土地和資源開發利用上,其中樂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獲江西省政府審批的土地有4平方公里,還有年供電量24億度的贛東北供電局樞紐坐落在樂平。

另外,總投資1.8億元的三峽輸變電500千伏樂平變電站2006年可投入運行,年採煤90萬噸的機井明年也可竣工投產,日產5000噸的幹法旋窯水泥生產線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投產,二期工程也已開工建設。可以說,未來3至5年,將是樂平的高速增長期。

十大歷史名人

饒娥(749—762年)女,字瓊貞,唐代長城鄉(今接渡淚灘村)人。饒娥自幼喪母,與父饒績相依為命,十歲時就會做飯、洗衣、織布,勤儉孝順。其父以耕種為生,兼操捕魚。一天,饒績在江上捕魚,船覆落水,沉入江中,下落不明。饒娥連續三天在江邊痛哭尋找,水食不進,痛不欲生。第四天饒績屍首浮出江面,鄉鄰認為是饒娥的孝行感動了天神,才使繞績屍首浮出。父死後,饒娥決意隨父而去,並絕食而終。饒娥的孝行驚動了官府和京城,當時的樂平縣令隨即撰文申報朝廷。當時的大文學家柳宗元聞後也頗受感動,撰文《饒娥記》彰揚饒娥孝行。《新唐書》將饒娥列入孝女,地方為饒娥建廟、立祠奉祀,饒娥孝道流傳至今而不泯。

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樂平巖前(今洪巖鎮)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中進士,初任秀州司錄。時逢災後大饑荒,洪皓冒殺身之罪,截留浙東鋼米賑饑,解救了數萬行將餓死的災民,當地人民深感其思,尊其為“洪佛子”。南宋初年,他奉命出使金國,因不屈服金國統治者的侮辱,被扣留軟禁,遭受種種折磨仍堅貞不屈。後被流放冷山(今屬吉林省地)。在冷山期間,他與金人友好相處,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用樺樹皮憶寫《四書》,教育金國兒童,傳播漢族文化,促進了民族團結。在金十五年後全節而歸,被譽為蘇武第二。不久又因揭露秦檜私通敵國遭到報復,被流放英州(今屬廣東)。九年後平反昭雪,在回京途中病逝。著有《松漠紀聞》、《鄱陽集》、《帝王通要》等傳世。

江西乐平素有赣东北“聚宝盆”美称,它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王剛中(1103—1165年)字時亨,宋代樂平履恆裡燕窩村(今禮林鎮府前村)。南宋紹興十五年赴京應考,提出革除時弊的對策,深得宋高宗器重,被點為進士第二名(榜眼)。入仕後,正值金宋交兵之時,面對主戰、主和兩派嚴重對立的現實,他選擇了“主戰”,堅決抗金,時時不忘收復中原。入仕後的前十年,王剛中受到秦檜排擠,一直在洪州(今南昌市)任儒學教授。秦檜死後,他先後任秘書省校書郎、著作佐郎、中書舍人,很得高宗重用。後以龍圖閣侍制銜出任成都府尹,兼四川制置使,成為當時最大的封疆大吏。在四川他堅持以禮法制軍,廢除苛政,整治社會風氣,興建府學禮殿,加強民間教化,大施德政。升任宰相以後,更是為朝廷殫精竭力,盡其所為。王剛中一生著書100多卷,其中《易說》、《仙源聖記》、《漢唐史要覽》、《春秋通義》在哲學、史學研究上頗有價值。

江西乐平素有赣东北“聚宝盆”美称,它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洪邁(1123—1202年)洪皓第三子,字景盧,號野處。洪邁自幼讀書勤奮,精通四書五經,廣獵稗官野史、道釋經籍、醫卜星算。他讀書也抄書,他研讀司馬光《資治通鑑》時,曾三次抄完了全書。洪邁23歲時高中博學詞科,當過地方官,當過京官,曾出使金國,最後官至端明殿大學士,是一位為政清廉的官吏。洪皓一生著作有40多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容齋隨筆》,被歷代名人譽為“垂範後世”的佳作,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當政者具有資政、資治作用,一代偉人毛澤東對此書十分珍愛,每日必讀,臨終時此書還擺在他的案頭。

江西乐平素有赣东北“聚宝盆”美称,它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馬廷鸞(1222—1289年)字翔仲,號碧梧,眾埠樓前村人。南宋淳佑七年進士,歷任池州教授、太學錄、秘書省正字等官職,鹹淳五年出任右丞相。馬廷鸞為官清正,敢於奸臣作鬥爭,曾冒罷官之險,上書彈劾把持朝政的宰相丁大全之罪行,進諫罷免庸臣董宋臣、朱熠之流的官職。他的義舉受到群眾的推崇,得到皇帝的重視,因此而被拜為宰相。但當時外戚當權,朝政腐敗,忠臣無法施展才華,無力挽救危亡,馬廷鸞出任宰相三年之後不得不辭官去政。馬廷鸞自幼甘貧苦讀,知識淵博,文辭工整,曾為皇廷詞臣,理宗、度宗兩代君王的詔書聖旨、館閣文書大都是馬氏起草。晚年歸隱故鄉,潛心著書立說,有《碧梧玩芳集》等著作傳世。

江西乐平素有赣东北“聚宝盆”美称,它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馬端臨(1254—1340年)字貴與,號竹村,眾埠樓前村人,馬廷鸞次子,12歲中秀才,南宋鹹淳九年中江南漕試(鄉試)第一。後隨其父辭官歸隱故鄉。馬端臨在故鄉潛心研究歷代典章制度,積數十年辛勞著成歷史鉅著《文獻通考》,全書348卷,從上古一直寫到南宋末年,是一部記述歷代典章制度十分完備、非常有價值的史書。後人將馬氏《文獻通考》與唐杜佑《通典》、宋鄭樵《通志》合稱“三通”,並將《通考》譽為“三通”之首,《文獻通考》奠定了馬端臨偉大的史學家的地位。馬端臨晚年曾出任樂平慈湖書院和衢州柯山書院山長、台州路儒學教授。

江西乐平素有赣东北“聚宝盆”美称,它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汪道誠(1783—1865年)字勉旃,號礪軒,樂港裡汪人。汪道誠自幼苦練騎射,有“射無不中”之功。嘉慶十二年赴鄉試武科,中榜首。十四年應京考,又中榜首,得一甲一名,成武狀元。歷任乾清門頭等侍衛、福建詔安營遊擊、泉州城守營參將、福州城守副將、天津鎮總兵、代理浙江提督、雲南提督等官職。在雲南任職期間,邊寨土司勾結境外少數民族頭人叛變,擊殺官兵,騷擾邊境安寧。汪道誠率精銳進剿,生擒大部叛變頭首。汪道誠在雲南六年,組織士兵屯田,積餘了大批糧食和物資,凡軍中士卒遇婚喪事,從中可以領取豐厚的經費,士卒皆感其德。汪道誠年七十退役,隨子茹鑑寓居福州。同治四年病逝於閩寓。

夏廷宜(1851——1907年)字先知,臨港睦樂村人,綽號“混天麻子”。是位武功出色是饒河戲演員,頗有俠義。光緒年間,樂平城鄉開徵“厘金”(一種苛稅),加重了人民負擔。光緒三十年知縣杜磷光又藉口興辦高等小學堂經費不足,加徵靛捐,引起產靛最多的西鄉紳民憤怒。正在西鄉演戲的夏廷宜,鼓動並帶領西鄉民眾進城示威遊行,搗毀了統捐局、厘金卡、緝私卡、鹽卡和天主教堂,擊沉了兩艘護卡炮船。其後夏廷宜又率眾攻打縣衙,火燒清白堂,開牢釋囚,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風暴。清廷派九江道臺瑞徵率兵馳樂鎮壓。在大兵壓境之時,夏廷宜主動轉移,使瑞撲了空。光緒三十三年,夏廷宜率眾再度攻打樂平城,在途中遭清軍洋槍隊伏擊,中彈犧牲。

戴良謨(1901—1981年)又名遠猷。名口戴村人。1925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東南大學,與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嚴濟慈是同學。1928年在創辦樂平中學,任校長。1929年赴日留學,兼任中國留日學生管理處總務課長,並在日本女子職業學校兼教習。回國後,曾任河南省寧陵縣長,在兩年任期內,致力於加固黃河堤防,興辦學校,查禁鴉片,宣傳發動婦女放腳,頗有政績。1932年,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雲南大學、江西中正大學任教授。1953年入武漢華中工學院,任教學教研室副主任多年。戴良謨熱愛祖國,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在學術上治學嚴謹,精益求精,學術造詣精深,是位道德高尚的資深學者和有影響的數學家。

石凌鶴(1906—1995年)原名石聯學,字時敏。後港大田村人,著名劇作家。石凌鶴學生時代即投身新文化運動和革命活動,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上海從事工運工作和戲劇藝術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抗戰期間,從事救亡演劇、戰地演劇工作。建國後,任江西省文化局長、省文聯主席。“文革”初期受到很大沖擊,粉碎“四人幫”以後,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是電影、戲劇創作、編輯、導演、表演於一身的劇作家。他的話劇劇作有《黑地獄》、《保衛盧溝橋》、《火海中的孤軍》、《鐵蹄下的上海》、《法西斯喪鐘響了》等,戲曲劇作(含改編)有《還魂記》、《西廂記》、《西域行》、《玉茗花笑》等。他導演過《揚子江風暴》、《賽金花》、《棠棣之花》等著名話劇。他編過《舞臺和銀幕》雜誌、申報《電影專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