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朝鮮:都城在平壤的王朝都很生猛,在漢城的王朝都弱爆了

朝鮮的國度

關於朝鮮的詳細記載,可以追溯到清朝的重要歷史資料、現在的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皇清職貢圖》。

在《皇清職貢圖》中,關於朝鮮這個國家,是這樣記載的:

朝鮮,古營州外域,周封箕子於此。漢末,扶余人高姓據其地,改國號“高句麗”,亦稱“高麗”。唐李勣徵之,高氏遂滅。至五代時,有王建者自稱“高麗王”。歷唐至元,屢服屢叛。明洪武中,李成桂自立為王,遣使請改國號為“朝鮮”。

本朝崇德元年,太宗文皇帝親征克之,其國王李倧出降,封為朝鮮國王。賜紐金印,自是朝鮮遂服,慶賀大典,俱行貢獻禮。其國分八道、四十一郡、三十三府、三十八州、七十縣。王及官屬俱仍唐人冠服,俗知文字,喜讀書,飲食以籩豆,官吏嫻威儀,婦人裙襦加襈。公會衣服,皆錦繡金銀為飾。

朝鮮國民人,俗呼為“高麗棒子”。戴黑白氊帽,衣袴則皆以白布為之,民婦辮髪盤頂,衣用青藍色,外系長裙,布襪花履,崇釋信鬼,勤於力作。

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

朝鮮這個國家,原本是堯舜時期古營州外面的區域。商朝滅亡後,周朝把這塊土地封給了一個叫箕子的賢臣,讓他在這裡建國。

歷史上的朝鮮:都城在平壤的王朝都很生猛,在漢城的王朝都弱爆了


漢末,準確說是西漢末年,有一個姓高的扶余人佔據了此地,自封為王,改國號高句麗,也稱為高麗。唐朝初年,名將李勣(民間的徐茂公)征討高句麗,讓這個國家滅亡。

唐朝末年、五代十國期間,有一個叫王建的人佔領了這裡,他自封為王,史稱高麗王。這個國家建立後,一直與中原王朝保持著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的狀態。中原王朝強大了,這個國家就俯首稱臣;中原王朝沒落了,這個國家就叛盟出兵。該國從唐朝末年開始,到元朝滅亡為止,一直這樣屢次臣服中國,又屢次背叛中國。

明太祖洪武年間,高麗將軍李成桂起兵造反,自立為王。他嚮明朝臣服,並派遣使者來到中國,請求洪武皇帝賞賜國號。朱元璋想了一會兒後,就命名這個國家為朝鮮,給予了這個國家一個嶄新的國號。

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親征朝鮮,逼迫這個國家的君主李倧投降,從此朝鮮臣服清朝(這是第二次攻打朝鮮,第一次發生在1627年,那次朝鮮沒臣服)。

皇太極冊封李倧為朝鮮國王,賜給他烏龜造型的金印(賜紐金印),命他必須出席清朝的慶賀大典,行使“遣使納貢”的禮儀(俱行貢獻禮)。

朝鮮這個國家有八道(相當於現在的省)、四十一郡、三十三府、三十八州、七十縣,人口很多。國王和朝鮮官員皆穿唐朝的衣服(其實是明朝的衣服),該國子民“知文字,喜讀書”,用一種古老的食器“籩豆”盛放食物(籩和豆是兩種東西,竹製為籩,木製為豆,它們都是祭祀用的器具)。

這個國家的官員文雅而不忘“威儀”。貴族婦女的衣服很好看,她們的裙子和短袖上都有華麗的邊飾。官服更是華麗無比,上面繡有金銀裝飾。

該國百姓頭戴黑白氈帽,身穿白色的上衣和褲子。婦女們把辮子盤在頭頂,穿青藍色的上衣,外面繫著長裙,穿白色的襪子和花鞋,很有自己的民族特點。

這個國家的百姓崇尚佛教,也信鬼神。子民皆吃苦耐勞,勤於耕作,是一個善良、勤奮的民族。

以上,就是《皇清職貢圖》對朝鮮國家的大概介紹。

咱們都知道,東北有“三大怪”,即“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著大煙袋,養個孩子吊起來”。殊不知,朝鮮也有“三大怪”。

朝鮮這三怪,就是“地理決定戰鬥力”“信奉理學一根筋”和“誓死效忠大明王朝不動搖”。

先說這第一怪,地理決定戰鬥力。

翻看朝鮮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只要朝鮮在北面定都(平壤),這個國家就會開啟“猛虎模式”,誰來滅誰,勇猛無比。反之,只要在朝鮮南面定都(漢城,今首爾),這個國家就會開啟“綿羊模式”,誰都能滅它,軟弱得可以。

歷史上的朝鮮:都城在平壤的王朝都很生猛,在漢城的王朝都弱爆了


這前後“判若兩人”的行為模式,也成為朝鮮的第一怪了。關於這個怪事,還得從頭說起:雖然在《皇清職貢圖》的記載中,西漢末年,有一個姓高的扶余人佔據了此地,自封為王,改國號高句麗,也稱為高麗。但其實呢,這種記載並不準確。其實,在當時的朝鮮半島,一共有三個國家,堪稱一個小版的“三國殺”。史料記載,東漢初年,高姓扶余人趁中原內亂之際佔領了朝鮮北部,建立了自己的“高句麗”王國。同時,另一撥人來到了南方,在這裡建立了兩個國家,即“百濟國”和“新羅國”。

就這樣,在這個朝鮮半島上就出現了三個國家,形成了一個“三國殺”的局面,且這個局面維持得非常之久。

要知道,中國也有一個魏、蜀、吳的三國時代,但那個時代僅僅持續了六十多年,就被西晉王朝統一了。然而,朝鮮這個三國時代卻整整持續了六百多年!他們從中國的東漢時期一直打到隋朝建立也沒有分出勝負,一直分裂了下去。

等隋文帝統一後,這三個國家的好日子就算是到頭了。

為了收復被高句麗佔領的遼東土地,公元598年,隋文帝派遣30萬大軍東征,開始討伐高句麗。

這場戰鬥中,就看出高句麗的戰鬥力了。他們與隋文帝大戰五百回合,愣是讓隋文帝無功而返。

隋文帝死後,隋煬帝繼承父皇遺願,繼續出兵攻打高句麗。結果,略知那段歷史、看過《隋唐演義》的人都知道,隋煬帝動員了百萬大軍,連續三次出兵攻打高句麗都無功而返。他打得自己的隋朝都亡國了,也沒有啃下這塊硬骨頭。

由此可見,高句麗的戰鬥力就是這樣的“生猛無比”。

隋朝滅亡後,李唐王朝取而代之。李世民登基稱帝后,不僅繼承了隋煬帝的產業,也“繼承”了他的遺願。李世民繼續出兵攻打高句麗......結果,李世民前後打了無數次,到死也沒有把高句麗打下來。

再說一遍,高句麗的戰鬥力,就是這樣的“生猛無比”。

李世民死後,其子李治登基,隨後武則天“垂簾聽政”。這對夫妻在繼承了李世民的產業後,也“繼承”了李世民的遺願,他們繼續出兵攻打高句麗......結果,高句麗依舊生猛無比,多次擊敗唐軍,讓李治夫婦無法釋懷。

打了幾次後,李治終於開竅了,說我為什麼要跟高句麗正面比拼呢?先打下他背後的兩個國家,再兩面夾擊高句麗,不就行了?

於是,唐高宗派遣軍隊渡海作戰,來到朝鮮半島的南方,準備打服“百濟國”和“新羅國”,逼迫他們跟自己聯盟,前後夾攻,一起滅掉高句麗。

對比北面強悍無比的高句麗人,同樣是朝鮮半島的人,南面的國家就“軟弱”得多。幾場戰鬥後,百濟國和新羅國服軟了,他們一個被打跪,另一個當了帶路人。

就這樣,在唐軍、百濟軍和新羅軍的三軍攻擊下,高句麗再強也無法抵擋這麼多隻手。最終,高句麗被滅,李治終於完成了兩個王朝、三任君主的夢想。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滅掉高句麗後,唐朝的北面防線開始吃緊,為了抵禦塞外的遊牧民族,唐朝只能調走朝鮮半島的兵力。結果,唐軍撤走後,新羅國看見了機會,他們就把唐朝的地盤給搶佔了。

就這樣,隋唐幾代皇帝費盡千辛萬苦才得到的戰果,全都白白便宜了新羅。真是機關算計,卻給他人做了嫁衣。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悔之晚矣,晚矣......

當然,雖然新羅國統一了朝鮮半島,但這個國家定都南方,這就註定了他“氣血不足”。

沒過多久,新羅國爆發了內亂。在一番戰鬥後,一個叫王建的人統一了朝鮮半島,他定國號高麗,自稱高麗王,並把首都重新遷回了北面。

王建之所以定國號高麗,只是想籠絡懷念故國的人,所以才打出“為高句麗復國”的旗號,建立了這個國家。但其實,王建的這個高麗與高句麗沒有關係,只是名字相近罷了。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定都北方後,高麗真的被高句麗附體了,這個國家又恢復了強悍的戰鬥力。

當時,不管是五代十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還是強大的遼,抑或是更強大的金,都對這個國家畏懼三分,不敢輕易開戰。元朝崛起後,也對這個國家充滿了“敬意”。

要知道,元朝是一個多麼強悍的國家呀,滅國四十,打誰滅誰。強大的金朝、南宋都死在了他們手中,他們在歐亞大陸更是沒有對手。結果,這麼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高麗,竟然讓元朝毫無辦法。

1232~1251年間,蒙古兩任大汗窩闊臺、蒙哥先後對高麗發動了七次進攻,用兵數十萬,結果也沒有讓這個國家臣服。這個國家的“強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最終,元朝見高麗太難啃了,就採用了聯姻政策。他們把高麗國王納為自己的女婿,把高麗變成了元朝的一個自治州,雙方這才罷兵休戰,並迎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百年後,高麗國的岳父,也就是元朝皇帝被朱元璋趕走了。元朝滅亡,明朝建立,在這個歷史交匯之際,高麗的國王來精神了,他準備出兵東北,奪回祖先失去的“土地”。

說幹就幹,高麗國王拜李成桂為大將,命他出兵討伐明朝。

不管怎麼看,用自己那點蝦兵蟹將去挑戰大明王朝軍隊最強悍之時的精兵猛將(歷朝歷代,開國時的軍隊都是最強的),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高麗國王頭腦發熱了,但慶幸的是領兵的大將李成桂沒有頭腦發熱。這位仁兄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無論如何也幹不過明朝徐達、常遇春這些不世猛將的。

最終,這位審時度勢的李成桂一咬牙、一跺腳,造反了。他率軍打回了老家,廢掉了高麗國王,開創了一個自己的王朝。

這個王朝,就是著名的李氏王朝。

李成桂建國後,他派遣使者入京,嚮明朝俯首稱臣,並懇請朱元璋賜給他國家一個新的名字,以承認他的名分。

對於這個新的名字,朱元璋想了半天后,他取“朝日鮮明之國”之意,為這個國家確定了新的名字——朝鮮。

得到明朝的封號後,李成桂很是高興,他發誓永遠效忠大明王朝,尊明朝為天朝,採用明朝的年號,永不背叛。

歷史上的朝鮮:都城在平壤的王朝都很生猛,在漢城的王朝都弱爆了


隨後,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也為了讓明朝放心,李成桂把首都遷到了遠離明朝的南方,把漢城(今首爾)作為了首都。

就這樣,李成桂把首都重新遷到了南方,也就此開啟了朝鮮“弱爆”了的歷史,並在隨後的500年時間裡,徹底坑死了明朝和清朝。

明朝期間,日本攻打朝鮮,朝鮮毫無還手之力,被日本打得滿地找牙,只能求救於明朝。清朝年間,日本人又來了,結果朝鮮還是毫無還手之力,再次被日本打得滿地找牙,只能求救於清朝。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清朝沒有打贏日本,被迫簽署了《馬關條約》,不僅賠了小弟,還賠了自己(割地賠款)。再後來,“二戰”結束後,朝鮮以“三八線”為界線,變成了兩個國家。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在北面建都的國家,彪悍無比,甭管有錢沒錢,“囂張”得可以。反之,在南面建都的國家,就“文明”多了,屢戰屢敗。他們就此重演了“北面強悍,南面軟弱”這個千古不變的格局。

朝鮮半島的這種情況,真是應驗了“地理決定戰鬥力”這句話了。

朝鮮第二怪,信奉理學一根筋

咱們都知道,為了禁錮人的思想,朱元璋下令,在科舉考試答題時不能闡述自己的思想,必須按照古人的思想去寫文章。

這個古人,就是朱熹。

就這樣,在朱元璋的號召下,朱熹的思想成為明朝的主流思想,並傳到了朝鮮。結果,朱熹的思想傳到朝鮮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史料記載,朝鮮人信奉理學已經到了“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地步,他們認為理學為正學,其他學說都是異端。

除了理學外,朝鮮百姓不接受任何文化,就連悠久的佛學、後起之秀王陽明的心學,都不能被接受,甚至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當時,朝鮮有一個著名的大學者,叫作李滉。此人著名到什麼程度呢?他是韓國一位家喻戶曉的大儒,其頭像還印在現在的1000元韓幣上。韓國人提起他,不敢直呼其名,而尊稱他為“李退溪”(退溪是李滉的號,相當於中國的蘇東坡)。

這位韓國大儒看見王陽明的書籍,特別是那句“心外無物”後,徹底怒了。隨後,他開始痛罵王陽明,說他是一個異端。

在李滉或者是理學的思想體系內,“理”才是世界的本源和主宰。沒有“理”,天下就徹底亂套了,也不復存在。你王陽明何許人也?竟敢說“心外無物”、世間根本不存在“理”,真是大放厥詞,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李滉就開始玩命地寫文章攻擊王陽明這個異端。王陽明不是寫了一本《傳世錄》嗎?李滉也寫了一本書,叫《傳世錄論辯》。

因為李滉的名氣,這本《傳世錄論辯》在朝鮮風靡了起來,成為大家的必讀之物。到最後,朝鮮百姓幾乎沒有讀過《傳世錄》,卻對這本《傳世錄論辯》瞭如指掌。書歸正傳,朝鮮人這樣喜歡理學、排除心學,等他們到了中國,面對那些信奉心學的學者後,自然能夠上演各種“驚天動地”的故事了,真可謂“不爭論,死不罷休”。史料記載,朝鮮有一個著名的學者叫許篈。此人最大的愛好就是出使明朝。當然,許篈之所以喜歡出使明朝,不是留戀中原的繁花似錦,他是來中國“約架”的,就是來辯論理、心學說的。

當時,許篈出使期間,只要看見中國的讀書人,他就要問人家對王陽明的態度。中國書生要是說一個“好”字,他就別想走了。許篈會一直跟他辯論下去,不讓中國書生對王陽明“粉轉黑”,他是不會罷休的。

更搞笑的是,許篈不會說中文,他只能跟中國書生“筆架”。就是說,他把自己要說的東西寫下來,通過翻譯念給對方聽。對方反駁後,再通過翻譯告訴他。有的時候,翻譯水平不行,還得慢慢“交流”才能表達出雙方的意思。

可見,這種“筆架”是既費時又費力,但許篈卻樂此不疲。他往往一次“約架”就能“討論”幾個小時,書寫幾十頁的稿子。

最終,中國書生被整得莫名其妙,只能滿腹牢騷道:“我是吃飽了撐的!我幹這種事情,我跟你費這個閒工夫!”

就這樣,許篈的這種“筆架”往往無疾而終,對方也鬧一個不愉快。但是,許篈依舊樂此不疲,他會尋找下一個目標,繼續“暢所欲言”,不把對方說服誓不罷休。

這個許篈,就是這樣的傳奇。當然,在這些不懷好意的朝鮮使者中,最傳奇的人,非李承楊莫屬。

萬曆元年(1573年),明朝大臣魏明亮上奏朝廷,希望表彰王陽明的功勞,讓其“從祀孔廟”。

按理來說,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原因有二。第一,拋開王陽明的學術不說,就憑他的戰績,也足以從祀孔廟。要知道,王陽明為大明王朝平定過三次叛亂(第一次,平定四省匪患;第二次,平定江西寧王叛亂;第三次,平定兩廣土司之亂)。單憑這些戰績,他也是大明王朝的“救國之臣”,足以進入孔廟,被後人瞻仰。

第二,從祀孔廟的門檻並不高,大家都有機會進。

歷朝歷代進入孔廟的不下數百人,明朝也有十幾人進入了孔廟。甚至一個太監(大家都知道是誰)也得到了這個殊榮,與這些聖賢們齊名。

鑑於這兩點,以王陽明的政績和影響力,他進入孔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話雖如此,但對於這個結果,朝鮮使臣李承楊卻不同意,他說什麼也不讓王陽明進入孔廟。在李承楊的眼中,王陽明是一個異端。這樣一個人,不把他追其罪責,已經是對他最大的仁慈了,怎麼還能讓他進入孔廟、與朱熹齊名呢?如果朱聖人看見對面坐了王陽明,還不得“蹦”起來呀!因此,李承楊全力反對,絕不同意此事。

當時,為了反對這件事情,李承楊不顧自己朝鮮使者的身份,他竟然在朝堂上跟魏明亮爭辯了起來。李承楊用蹩腳的中文痛罵魏明亮“誹謗理學、背謬聖賢、蠱惑人心”,就是一個“不忠不孝”的奸臣,請求皇帝將其治罪,以儆效尤。

可想而知,一個外國使臣,竟然在明朝的朝堂之上痛罵明朝的大臣“不忠不孝”。不知見此情景,魏明亮會做何感想?

綜上所述,朝鮮人信奉理學的決心就是這麼的強,而這個“信奉理學一根筋”的現象,也成為朝鮮的第二怪了。

朝鮮第三怪,誓死效忠大明王朝不動搖

雖然朝鮮人“信奉理學一根筋”有點不妥,但不可否認的是,信奉理學的人有這麼一個好處,他們始終銘記聖賢之道,懷著一顆“滴水之恩必將湧泉相報”的心。

當時的朝鮮人就是如此,他們“誓死效忠大明王朝不動搖”,絕不忘記明朝對他們的恩賜。

前書講過,明朝萬曆年間,日本發動“壬辰倭亂”,發兵進犯朝鮮。雖然事後在明朝的出兵下,日本慘敗回國,但明朝也沒有得到好處,只是讓遼東的努爾哈赤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雖然明朝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一個賠本的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卻得到了朝鮮的感恩之心。朝鮮君臣一致認為,明朝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這個恩情要萬世不忘。

為了紀念這段皇恩,朝鮮專門修建了一個大報壇,用來祭拜明朝的萬曆皇帝(一年一次)。

後來,明朝亡國後,朝鮮人也沒有停止這種祭祀活動,他們反而加入了明太祖和崇禎帝的神位,繼續祭祀明朝。

祭祀期間,朝鮮皇帝除了要親自祭拜外,還要書寫一篇感恩戴德的文章,以不忘大明王朝的再造之恩。這些文章也都是一些“用詞過猛”的文字,諸如什麼“海東草木皆受皇恩”的詞語,比比皆是。

在這些用詞過猛的詞語中,最猛的詞語,非朝鮮英祖大王李昑撰寫的長篇詩詞《憶皇恩》莫屬:

憶皇恩,憶皇恩,受命朝鮮是皇恩;憶皇恩,憶皇恩,九章八音是皇恩;憶皇恩,憶皇恩,特定宗系是皇恩;憶皇恩,憶皇恩,再造藩邦是皇恩;憶皇恩,憶皇恩,命將東援是皇恩;憶皇恩,憶皇恩,慰諭頒歷是皇恩;憶皇恩,憶皇恩,粵昔國初受皇恩;憶皇恩,憶皇恩,海東草木受皇恩......

通過這首詩詞,特別是它被創作的時間我們就能知道朝鮮國王對大明王朝的感恩之心了。

要知道,李昑在位期間,已經是大清王朝的乾隆時代了。這個時候,中原百姓都不再懷念舊國、忘記了大明王朝了。結果在這個邊陲之地的朝鮮,國君還一直不忘記大明王朝的再造之恩,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這份感情,真可謂“萬世不忘之功矣”。朝鮮國王都如此感恩明朝,朝鮮的臣子們更是過猶不及。當時,朝鮮士大夫對清朝毫無好感,他們稱清朝“解放自己”的戰役為“丙子胡亂”或“丙子虜亂”,稱清朝“犬羊夷狄之國”,稱清朝皇帝為“胡皇”,稱清朝使者為“虜使”,一點不給清朝面子。

在痛恨清朝時,朝鮮的士大夫們竟然形成了一個“北伐派”,一門心思要攻打清朝,恢復大明天下。

三藩之亂時,這些人已經聯繫了吳三桂,準備跟他聯手,一起“反清復明”了。只是因為當時的朝鮮肅宗太軟弱了,這個行動才沒有實施。

此外,朝鮮臣服清朝、變成清朝的附屬國後,根據慣例要更換年號,把之前使用的明朝年號改為清朝年號。結果,朝鮮雖然照辦,但史學家和學者們依舊不改年號,還是以明朝的年號為主。

1780年,為了慶祝乾隆七十歲大壽,朝鮮學者樸趾源奉命出使清朝。當時,樸趾源有記日記的好習慣,他每一篇日記都會寫下“崇禎紀年”,作為時間標記。結果,進入中國境內後,為了不給使團惹事(大家都懂),他只能以天干地支作為時間標記了,但也絕不書寫清朝年號。

為了不讓後人誤會自己,樸趾源還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解釋了一番:“我之所以用崇禎紀年,是因為‘皇明,中華也’。大明王朝永遠是我們的‘上國’,我們不能忘記明朝的恩賜。我之所以不用崇禎紀年,是因為江(鴨綠江)以外都是清朝的國土,天下都奉清朝為正朔,我不敢再公開崇禎紀年了,所以只能這

樣記錄。希望後人能夠明白我的苦衷,不要記恨我。”要知道,當時肯出使清朝的朝鮮官員,都是“親近清朝”的,也是朝鮮“北伐派”眼中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結果,像樸趾源這種親近清朝的官員,都如此鄙視清朝、信奉明朝,其他官員的表現就可想而知了。

最終,就是拜朝鮮所賜,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不是康熙(六十一年),也不是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後當了三年攝政的太上皇,理論上是六十三年),而是明朝的最後一個年號——崇禎。

根據《朝鮮李朝實錄》記載,明朝雖然已經成了歷史,但朝鮮不忘明朝的恩德,一直用崇禎紀年,整整使用了二百六十五年。直到1895年,清朝承認朝鮮“獨立”後,這個年號才成了歷史。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這個清朝太有意思了》(1-3卷),京東滿100減50,噹噹5折包郵~

歷史上的朝鮮:都城在平壤的王朝都很生猛,在漢城的王朝都弱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