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界大王”谭鑫培去世后,余、谭、王、言的争“王”始末(上)

谭鑫培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基本稳定了京剧的格局;他在60余年的演剧生活中,上至宫廷王府,下至乡镇村野,占领过当 时中国各种样式的舞台,赢得了各种层次的观众。

“伶界大王”谭鑫培去世后,余、谭、王、言的争“王”始末(上)

他创造的谭派艺术多方面地代表了我国戏曲的传统风范。他出色地传承了前辈程长庚、余三胜等徽派、汉派的精华,文武兼擅,昆乱不挡,唱念做打全方位的发展,并且开“韵味派”之先河,使京剧逐渐趋入精美的境界。

他创始的谭派是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枝叶最为繁茂的一 个艺术流派,在京剧历史上,始终被认定为老生行当中的主流派。后来的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杨宝森等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

“伶界大王”谭鑫培去世后,余、谭、王、言的争“王”始末(上)

起初,谭派并未确立老生行的独尊地位,和他抗衡的有孙菊仙创始的孙派和汪桂芬创始的汪派,以及许荫堂、杨月楼的张二奎派等等。若干年过去了,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孙、汪、奎派都渐渐没落了,北京形成了“有匾皆书垿(山东人王垿,书法家,所写匾额遍于京师),无腔不学谭”的局面,谭鑫培被推崇为“伶界大王”,成了京剧的一代宗师,谭派也几乎成为后起的老生学习、追随、模仿的唯一流派。
  谭派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地位?京剧音乐家陈彦衡在《旧剧丛谈》一书中写道:“梨园内行论须生一门,约分三种:曰‘安工’,曰‘衰派’,曰‘靠把’。‘安工’以唱为主,如《除三害》、《二进宫》等剧是也; ‘衰派’纯讲做工,如《状元谱》、《天雷报》等剧是也;‘靠把’则重武功,如《定军山》、《战太平》等剧是也……谭鑫培才高艺博,能兼三长,而又不拘一格。同一唱工,《碰碑》则学(余)三胜,《乌盆》则学(王)九龄。同一做派,《状元谱》则学(程)长庚,《桑园寄子》则学三胜。同一靠把,《定军山》则学三胜,《镇澶州》则学长庚。不特此,《天雷报》拟周长山,而身段汰其冗拙,《空城计》仿卢台子,而声韵较为悠扬。至于靠把武功,乃其本行夙学,最难者,身手轻灵超越前辈,而气韵渊雅,不同武行。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有皮黄以来,谭氏一人而已。”


  陈十二爷这段话,使我们明白了谭鑫培剧坛竞争中获胜的原因,谭派高明在哪里。首先,京剧老生的三个分支,即安工、衰派、靠把,谭鑫培都能唱,而且都唱的好。其次,第一代老生程长庚、余三胜、王九龄、周长山、卢胜奎(台子)等人有特色的剧目和表演,谭鑫培都有选择的继承下来了,所谓“集众家之特长”是也。第三,谭鑫培学戏,演戏“不拘一格”,对前人的东西,有变化、有改革。因此,谭鑫培才能大红大紫,压倒同行,雄居梨园盟主之位。

“伶界大王”谭鑫培去世后,余、谭、王、言的争“王”始末(上)

既然京剧老生已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谭派的局面,所以,一时学老生者纷纷投入谭派大门,不仅“内行”如贵俊卿、王雨田、贾洪林、罗小宝、吴铁庵、孟小茹、余叔岩、谭小培、贯大元、刘春喜等,就连票友王君直、王颂臣、王庾生、夏山楼主(韩慎先)、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言菊朋等,也无不以谭派为圭臬,简直是一支谭派大军,声势可谓壮矣。

“伶界大王”谭鑫培去世后,余、谭、王、言的争“王”始末(上)


  1917年,“伶界大王”谭鑫培“驾崩”,京剧老生一行出现了群星灿烂,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的形势,同时,一场“王位”之争也开始了。争“王位”,即竞争第三代老生领袖,谭派大军中,最具实力,有望“即位”的是余叔岩、谭小培、王又宸、言菊朋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