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向BBC袒露了真實的自己並談及華為管理中的英美文化

中美貿易戰多事之秋的大背景下,2019年知識與產業界最認可的風雲人物非任正非莫屬。年底盤點准予把任老爺子接受國內外各媒體採訪的語錄做一個分類總結,望你能知曉一個真正的任正非和他治下的華為!

前三篇分別講了任總對人工智能研發與人才的重視德國之所長與日本的強項,本篇來回顧今年3月BBC的採訪,任正非從容淡定地說出了真實的自己,他的愛好令大吃一驚,不愧為中國最優秀民營企業的掌舵人,奇人奇才啊!

記者:您一直以來是個很安靜的人,面向媒體原來能不見就不見,為什麼花了這麼長時間才把您自己、才把華為向世界打開?

任正非:其實華為公司從來就是很張揚的,在外面張牙舞爪的,包括餘承東、徐直軍……我們所有領袖天天在外面講。怎麼他們就沒網紅,就把我盯住了呢?我這個人是很羞澀的,不善於跟很多陌生人在一起交流溝通,我善於仔細研究我的文件

我太太問過我“你到底愛什麼?”,我說“我愛文件”。

為什麼愛文件?我說,文件裡面充滿了哲學、充滿了邏輯、充滿了東西,文件寫出去、發出去以後,三、五年大家都沒有看到文件有什麼影響,三十年後一看,這個公司隊伍走得那麼整齊,這就是哲學、邏輯和管理帶來的東西。

之後我太太還總追問我你到底還愛什麼?我說愛改文件。

因此我希望更多的精力用在內部,而不是外部。所以,我就沒有做董事長。董事長要承擔工商登記的責任,要籤這個文件、那個文件,那都是雜事,都是打雜,跟清潔工一樣,這不是我願意做的。我願意做的就是萬事都不管,就管這個公司,我的性格使然

我跟外面談,外面一問“你怎麼這麼偉大?”,我說“我不是松鼠,怎麼會尾巴大呢?”他說“你說自己不偉大,你是假謙虛吧?”。因此我沒法面對媒體

,說自己好,不信;說自己不好,他們說你是假謙虛。

這個歷史階段,公共關係部逼著我要出來講話,他們說“因為你講話,收視率高,所以你要講,他們講沒有你收視率高。

我發現,CEO天天在外面張牙舞爪,怎麼在外面喝咖啡沒有人拍照呢?我這個人從來不吭聲,也不與外面打交道,上街去喝杯咖啡,我覺得太不自由了,旁邊一定很多人拍照,然後貼到網上去,說“你怎麼就那麼艱苦樸素,怎麼就喝杯咖啡呀”?喝杯咖啡,怎麼就說艱苦樸素呢?我吃個飯,也說我艱苦樸素,我不想吃肉,因為肉吃多了,想多吃蔬菜,也會被人發揮說我多麼偉大

因此外界的報道有時不代表我的本質,我覺得沒有時間跟大家做解釋,因此我見媒體見得少。也不能說我見得少,BBC也在達沃斯採訪過我,也直播了,也有過,就是少一點而已。

現在外面媒體天天圍著我們,把他們逼急了,他們回來把我逼急了,我只好出來張牙舞爪一般,有時候說話難免有錯誤,我沒有經過媒體訓練,說話又太直白,難免說話會說錯,希望大家能夠原諒。

記者:您之前說您的領導風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西方的鼓舞或者從那裡面吸收了靈感,整個歐洲歷史哪一塊對您的領導風格影響最大?為什麼您對此這麼有興趣?

任正非:我覺得,英國對我影響比較深的,因為,

英國這個國家建立的君主立憲制——“王在法下”,皇帝在法理之下,法在議會中。皇帝不是最大的,要受法律的制約;

第二,皇帝不是最大的,要受議會的集體表決,形成了平衡的社會。英國的光榮革命350年沒有戰爭,非常發達,造就了英國的今天

。它對我有影響。

第三,清教徒飄洋過海到美國去以後,實際上是繼承了英國法律,但是美國國土很大,擴張很快,特別是進軍西部時非常混亂,因此不可能把法律制定得非常細緻

英國把法律制定得非常細緻,細緻到很多細節都規範好了,創新動力就減弱了

美國在大框架管理上是有很規範的體系,但是末端放得很寬,美國社會就很活躍。

我們就學習這一點,我們公司把大制度管得很死,到末端百花齊放,允許你規模化發展,造成華為公司既有序、又民主、又自由,然後華為公司被外界看起來是奇蹟。

其實就是學習了兩個文化:

一是,英國的文化,把主幹文化一定要管得很清晰、很標準;

二是,向美國學習,把末端文化很開放,允許開放、允許競爭,不把規範做的很細緻。

這都有影響。西方很多哲學、很多東西有很多豐富的內涵,所以我們在學習中還是起到很大作用。我每天寫的文字中,既有規範的,又有詼諧、調皮、活潑的語言。

因此,看我的文章,慢慢看,有人就看懂了,可能就上來做骨幹了;有人沒看懂,就在下面繼續活躍。所以,華為公司就構建了一個有序的組織。

記者:剛才提到您的領導風格,之前也做了閱讀,瞭解到幾個關鍵詞:謙遜、激情、持續不斷的學習。

任正非:對。

任正非向BBC袒露了真實的自己並談及華為管理中的英美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