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喜欢的关注沈 sir公众号历史照妖镜one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说法,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的精华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也是源自于此。

但是,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糟粕,今天,沈sir就来讲一下我眼中传统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一:重男轻女。

重男轻女的思想远不是古代才有的,现代社会中仍有很多存在。古语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等说法就是其中的体现。

在古代,女子裹脚,不允许女子读书考取功名,把女人看作传宗接代的工具等等,都是重男轻女的体现。在现代的一些落后的农村仍有这种思想的存在,生了女儿婆家就一脸的不高兴,都希望生个儿子;不重视女儿的教育,认为女孩子读很多书没有用,不如早些赚钱养家;把女儿看作是赚钱的工具,特别是在嫁人的时候,狮子大开口索要巨额彩礼等等,都是现在“重男轻女”的体现。

现代社会无论男女在恋爱、学习、工作中都应有平等的地位,但是传统家庭思想中对女性的轻视仍有大量存在,特别是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地区,要扭转还需要从思想上进行深刻教育和引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二:人情世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情社会,“面子”被看作是在社会立足的必备。无论是办什么事情都要找个熟人、走个关系,没有这层关系就不给办事,特别是在公务事件中,很多百姓想找公家单位办事都要带些人事、要么请客吃饭。

总之,没有这层关系就不行。

这种社会风气其实是源自中国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形态和官本位思想。

在小农经济体制下,每个家庭都是独立的生产单元,社会协作程度极低,每个家庭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能过活。在官本思维的领导下,官与民之间的隔阂是巨大的,官府与民间的往来也是稀少的。官等于管,这就导致了民与民之间,民与官之间相对独立的社会关系,而当有事情要办需要联系的时候,就必须用各种手段建立联系,人事和人情就产生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三:缺少法治精神。

我国传统上是有法制即法律制度的,但缺少法治,而且这些制度有不少问题。

比如古代刑不上大夫,对老百姓相当严苛,动不动就用刑法伺候,有的还是大刑,如削鼻去足抽筋,甚至凌迟处死等不一而足。

再就是以刑代民,即本是一个民事纠纷,却用刑事方法来解决。皇亲国戚打江山,自然要坐江山,还要享受好多例外,王子犯法与庶民不同罪,王公贵族犯法根本就不受或少受惩罚。

用现在话说就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不能是一视同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四:官本思想严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农工学商,百姓最遭殃。

由于科举示范与国家提倡,又没有其他出人头地的途径,做官就成了千万读书人的唯一选择。

没有读书人从事创造发明,没有人从事工匠工作,也没有人思考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发展好经济。

全社会笼罩在一股只唯书不唯实,只务虚不务实的气氛中。

这也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上大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五:贪腐文化大行其道。

“三年清知府,十万百花银”“为人不当官,当官都一般”。

读书人科举的目的为了做官,做官的目的是为了过好日子,有的就是为了作威作福。老百姓办事明明有理,但为了求得远超过他人的优势就千方百计行贿官员,官员为了捞好处就肆无忌惮要贪污受贿。

《红楼梦》中有一章节就是叙述和描写官员贾雨村“葫芦僧乱判糊涂案”,收钱就瞎判这一现象的。

朱元璋当皇帝后规定官员贪污60两银子就死罪,不可不严,但最后也是官员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贪腐,以至于朱元璋感叹: 官员怎么就杀不尽剐不完呢?难道大家都要钱不要命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六:为人处世的虚伪。

中国自古以来一惯主张君子人格,要自警自省慎独,但实际上好多时候却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甚至奉行厚黑学。

一方面是要诚实做人,真心待人,另一方面却又“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我们说一套做一套,所谓说归说做归做,做做样子给人看,私底下都是奉行潜规则。当面喊哥哥,背后摸家伙,心口不一,皮笑肉不笑,背地里喜欢搞阴谋诡计。对上谄媚,对下蛮横,对人对事就是活脱脱两张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五:泼皮无赖得好处,老实人吃大亏。

生活中,有一类属于胡搅蛮缠,蛮不讲理,“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人,他们本应该遭到社会唾弃,同时也要遭到坚决斗争,但是往往遇到这类人,老实人礼让三分,宁可吃大亏,也不愿意与其斗争。

全社会放纵这种人行为得逞。这类在古典小说《水浒传》《金瓶梅》市井小说中描绘的形象,无论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人都不乏其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六:孔二思想

不管什么宗教,以思想和礼为名杀人都是邪教。孔子诛少正卯,就是以思想罪和文字狱来杀人!

从孔子时代起,儒家所克己复的礼就是吃人的,在夹谷之会时,孔子就以不符合礼节腰斩演员。

所谓新儒家男尊女卑,使社会完全变味。无论哪个年代的婚姻,如果双方地位不平等,是不会幸福的,只有相互扶持,相依为命,同舟共济,各尽其责,才能幸福。而儒家始祖孔子三代休妻,就知道为什么儒家以齐家为理想,

可是这注定是他们的空想,没有平等的人格,何来举岸齐眉?


口称忠孝仁义,背地吃人,好话说尽,表里不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七:没有人性还拿来赞扬:

《二十四孝》中记载了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晋朝的时侯,有个叫郭巨的人,本来是小康之家,父亲死后他和兄弟分家,作为长子的他一分钱不要,他丰厚的家财分给了两个弟弟,而他选择独自供养年老的母亲,郭巨和妻子有一个儿子,时间长了,家里的开支顶不住,陷入经济危机了,为了奉养母亲,郭巨和老婆商量后决定埋了儿子,省点钱粮供养母亲。然后两人开始挖坑,准备埋了儿子。没想到,他的这种行为居然感动了上帝,当他挖到两尺深的时侯,突然挖出一罐黄金,这个故事的结局很完美,儿子不用埋了,母亲儿子一起养。

这样的孝行并不让人感动,因为他违背了一些比孝心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性,还有对生命的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八:心中的辫子。

三百年的时间满汉早已同化,清朝后期基本不存在民族矛盾,老百姓早已淡忘明朝正统的概念,认为满清文化才是自己的正统文化。所以留辫子被认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正如三百年前那帮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肯剃发的人一样,当时百姓也认为辫子也是”身体发肤“不可剪断。慢慢的,这根辫子便长在了内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九:围观文化

纵观中国的典藉,一翻开都是血淋淋的史料,杀人越多,越刺激人的感官,越激起人的血性和欲望。前人行之,后人效之,每改朝换代,胜利者都先用人血祭旗、立威,杀一个人比杀一头猪随便随意,这时候想杀猪还要看有没有,而人随便就可拉来一个,不需要什么罪名,造成人口大量减少,生产力严重下降,社会秩序极度破坏。不杀人的,基本没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就是胜利者内部,也一路杀来,兔死狗烹,内讧不断,“一将功成万骨枯”,“折戟沉沙铁未销”。

中国人还爱看杀人,刑部每有杀人,行刑处总人山人海,挤都挤不到前头,杀的人官越大,看得人就越多,看什么热闹都没看杀人过瘾。到现在,注射死刑了,于是人们就看电视,哪天外国出现杀人事件,电视台就跟踪报道,滚动播出,满足中国大众的看客心理,如美国枪击杀人事件就是这样。

其实杀就杀吧,给个痛快。可中国的杀人文化异常灿烂辉煌,烧、煮、五马分尸、千刀万剐、骑木驴、浸猪笼……花样之多,令人触目惊心,简直都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如果当今有人想享终身皇权世袭贵族的等级尊卑,请他们先体验一下全家被冤灭门还得跪下谢主隆恩这样的场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


沈 sir最后的结语:

其他的由于篇幅问题就不说了,像冥婚,封建等级制,宿命论,三纲五常,封建迷信等等。

以上列举的只是最常见的传统文化中的丑陋现象,还有一些就不列举了。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一定不能照单全收,要有批判有选择的继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