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相告:癌症本身不傳染,除非,你接觸了這兩類傳染源

癌症幾乎人人都怕,有的人不僅害怕自己患癌,還擔心身邊的人患癌會傳染給自己,連與患者握手、交談都忌諱。這樣的想法,可就太冤枉癌症了。

如實相告:癌症本身不傳染,除非,你接觸了這兩類傳染源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傳染病,比如流行性感冒,甲型、乙型肝炎,肺結核等。這些疾病被定義為傳染病,是因為它們都有幾個共同特徵:有特定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病原體可以由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並致病;疾病有一定流行性。

絕大部分癌症並不具備這些特徵。首先癌症並沒有特定的病原體,一般是人體細胞因內在基因損傷和突變,以及外在多種因素長期作用下的結果。

如實相告:癌症本身不傳染,除非,你接觸了這兩類傳染源

內在的致癌基因並不能被傳染給他人,只有可能被遺傳。外在的致癌因素中,有一些是可以被傳染,但這些致癌因素並不一定會讓被感染人患癌,所以也構不成癌症是傳染病之實。

至於癌症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就更不可能成為傳染源了。科學家想嘗試在人體外培養一個活的癌細胞,也要大費周章,更別說移植到他人體內,就會被免疫系統當作外來物入侵,立刻消滅掉。總之,癌細胞離開原主人,連存活都很難,更別說造成癌症了。

如實相告:癌症本身不傳染,除非,你接觸了這兩類傳染源

癌症並不會傳染,和癌症患者接觸並不會被傳染癌症,這是明確的。不過,一些外界的致癌因素卻是會傳染的。

這些致癌因素並不一定會讓人患癌,卻會增加人們患癌的風險,並且很多致癌因素並不僅限於癌症患者身上有,任何正常人身上可能都會出現。

如實相告:癌症本身不傳染,除非,你接觸了這兩類傳染源

一:一些高危致癌病毒會傳染。

比如接吻可能會傳播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會大大提高患胃癌的風險;兩性生活可能會傳播人乳頭瘤病毒(HPV),這種病毒是絕大多數宮頸癌的致病因素;成年人與幼兒親吻可能會傳播EB病毒,這種病毒已被證實與肺癌、鼻咽癌等多種癌症有相關性;血液、性、母嬰關係可能傳播乙肝病毒,而乙型肝炎容易導致肝癌;還有一些癌症呈現地區高發性,一般與當地的特殊致癌因素或生活習慣逃不開關係。

凡此種種,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的致癌因素傳播情境。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個人衛生,預防感染這些致癌因素,才是預防癌症的關鍵。

二:器官移植可能會傳染癌症

前面說了癌細胞換了宿主並不能存活。不過有一種特殊情況,能讓癌症逃過免疫系統的“撲殺”,就是器官移植。

歐洲曾有一個案例,四位患者在移植了同一位捐贈者捐贈的器官後都患上了乳腺癌。這種癌症傳播的發生,是由於器官的接受者為了減少排異反應,長期服用藥物降低免疫系統的敏感性,才使得外來的癌細胞有機可乘,逃過免疫系統的偵查。

如實相告:癌症本身不傳染,除非,你接觸了這兩類傳染源

這種案例雖然非常少,卻也值得注意,不然為了活命移植了器官,卻又帶進了癌症,豈不是前功盡棄。

所以,身邊有人患癌,該不該為自己擔心?

其實,擔心自己被傳染癌症,無非也是擔心自己患癌。既然癌症不會傳染,那麼身邊有人患癌,自己也可以高枕無憂?也非如此。有些情況下,身邊有人患癌,也許自己也該有所警惕。

如果家族中有多位親人,尤其直系親屬患癌,就要留心可能是遺傳性致癌,定期進行篩查,以及早發現癌症苗頭。

如實相告:癌症本身不傳染,除非,你接觸了這兩類傳染源

如果身邊有人因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患癌,也不妨審視一下自己,看看是否有相同的壞習慣,及時改掉,用更健康的方式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提過: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是可以預防的。能不能做好預防,關鍵就看個人有沒有這份警惕意識了。

1 《國家發佈防癌要點:這些致癌因素會傳染!》.北京日報.2019年4月3日

2 《癌症會傳染嗎?》.新知.2015年2月

3 《癌症不傳染 但致癌因素會》.北京晚報.2019年4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