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蘆筍地裡的脫貧致富路

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通訊員 孟慶勇 陶嬌

日前,走進張躍安承包的300畝地裡,映入眼簾的是成片的蘆筍。待到明年春天,這些蘆筍就將被採摘銷往江蘇、山東等地,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

張躍安是臨潁縣瓦店鎮後徐村人,2017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從那時起,做農機生意的他開始思索如何走出一條產業扶貧的道路。經過一番考察,張躍安將目光鎖定在蘆筍種植上。

“一個親戚懂蘆筍種植技術,銷路方面能幫忙。雖然大面積種植會有一定風險,但蘆筍的採摘週期長、收益高,是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因此他決定試一試。”張躍安告訴記者。

2018年開始,張躍安承包了村裡的300畝土地,建起了蘆筍種植基地。今年入秋,蘆筍首迎採摘期。由於苗株的生長時間有限,今年每畝地產出的蘆筍只賣了1600元左右。據張躍安預計,明年的產值至少翻一番。

蘆筍一年的採摘期可達130天左右,採摘工作為村裡的部分貧困戶提供了工作崗位。後徐村現有貧困戶7戶26人,其中5人已在種植基地務工。除了採摘,他們還在閒暇時整理田地,每天有60元的收入。56歲的楊志豪因智力問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直靠政府補助和85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現在在種植基地裡摘蘆筍,增加了收入。58歲的張大科有智力缺陷,妻子殘疾,如今他已在種植基地工作幾個月了,生活條件有所改善。

後徐村的貧困戶大多因患病或殘疾,無法外出工作。張躍安搞蘆筍種植,就是想為村民謀福利,給貧困戶找條出路。當初承包這300畝地,他以明顯高出市場行情的價格給村民們付租金,現在種植基地有了收入,他給村裡每戶貧困戶折算了5畝地,產出淨收益的30%歸貧困戶所有。“既然當了村支書,就不能辜負村民們的期望。我就一心想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特別是讓那些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一個也不掉隊。”張躍安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