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生九楊”到底是不是老生現狀的悲哀?

現在老生‘十生九楊’的現象被一些人捧為楊派的‘高深’,更有‘眾生捧柴’的味道,實為京劇的‘不幸’。

看看當今的年輕老生,馬派、餘派、高派、言派、奚派、加之李少春,能有‘作為’的幾乎‘無人’。為什麼?原因就是‘老先生們’的唱腔是;難。既要有嗓又有味,唱腔的技巧性‘極高’。正因為‘難’,又得有‘天然的嗓’和‘唱腔技巧的味’,是現在年輕老生的‘大敵’。正因為如此,楊派的走紅就順理成章了。

“十生九楊”到底是不是老生現狀的悲哀?

楊寶森

餘派的發音,尤其是高音部分,是沿襲了譚派的特點。發音的位置與中音區的位置是基本不變的。立而不散,非常明亮。這就是難度,由於男演員的生理特性,在中年’嗓音’的天然的變化,很難在‘發音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唱到‘立而不散’,很難唱。因此;餘派的男性傳人能堅持唱到中年以後極少,譚派亦如此。當今的餘派、譚派的‘角’寥寥無幾舊部難解釋了。

而楊派的高音區,是利用‘聲音的向下的後移來完成’,一般的嗓音就能達到,這就大大降低了對嗓音的要求,這也是學楊者眾多的原因之一。

女角由於天生的‘特性’,尤其到‘中年’後,餘派的‘特點’更加‘醇厚’。像孟小冬、張文娟。

餘派的低音區,只是‘發音的位置稍有向下’打開共鳴,並不是特別‘寬厚’,目的是讓高、中、底的音質‘立向貫通’,成為一體。

如果學餘派,高音‘變換髮音位置’,不是‘純餘派’。

學‘楊’可以舍掉‘天然的嗓音’的要素,就如同現在的‘流行歌曲’一樣,不會像唱美聲、民族的天然條件要求高。因此;流行歌曲是大眾化的,而十生九楊的‘流行老生’就應運而生。

有人用‘楊的韻味’大誇,請問;餘、言、馬、譚、奚那個缺乏‘韻味’,他們的唱腔的‘技巧性’更難。而‘楊派’的技巧性是’簡化的’,這也是‘十生九楊’的原因之一。

楊派的貢獻是‘後繼有眾人’。

但又是京劇老生進入‘千人一派’的境地,誇張與心急的專家們‘抬楊’的後果是;流行歌曲的‘流星’,楊派流行‘流星’。有人會說楊派能流行幾十年就不能稱‘流星’,熟不知流星也是有長短之分的,流星的基本概念就是---藝術的價值性不能讓其有經典的‘傳世價值’。因為楊派的藝術‘價值’不是‘頂尖’的,嚴格的說;只是京劇老生行當裡的一個流派‘餘派’的一個分支而已,不要言過其實。

這就證明把楊派的成就與餘派的列比是對餘派的研究不夠。餘派的唱腔的設計是‘老生髮展的里程碑’。

他的‘設計’甚至影響到整個京劇行當,青衣、花臉、老旦的唱腔無不融進餘派的‘唱腔設計’。而楊派的‘設計’不能與其相比,列比的‘毫無道理’。

而餘派的唱腔;空靈、優美、明快、激昂。使人聽著‘愉悅的美’,達到如此的後者只有‘馬連良’而已。這個‘美’是任何藝術的‘生命之源’。

餘派的行腔是明快、簡潔、跳躍、節奏感,尤其是二黃原板,用‘老丈不必膽怕驚’這一段做例子,尤其是‘擻音’的運用是一大特點,輕巧而多變,而唱段的發音的位置基本不變,因此餘派的高音立而不散。

如果把十八張半反覆細聽,尤其是二黃原板,你就會發現這一規律。

而楊派的特點是;行腔基本遵循餘派,但由於嗓音的特點,是寬厚、平穩,跳躍感不強,跳躍感是需要有嗓的,尤其是‘擻音’楊派把節奏放平、加重、在有些地方把擻音化簡,這比餘派的容易掌握。最為不同的是楊派在高音區用發音位置的後移打開,達到效果。這種方法顯然比餘派要容易得多。

因此,楊派更適合唱憂鬱、婉轉的慢板。單從行腔的複雜度、跌宕起伏、清秀悅耳與餘派相比有不及。

也正是楊派對嗓音的要求不苛刻,也是有減化餘派的特點,當今習者甚多。

當然楊派有其獨特的特點,尤其是大段現為突出。但是把楊派推為’與餘並肩’不切實際,過之。

最後有請各位用餘、楊的相同唱段做仔細‘比較’,方知不同與簡化的道理。 ‘崇楊’一派,楊派的最大的貢獻是‘老生的傳播人’。

就老生的脈絡看,譚【發展】、餘【開拓】、馬【創新】、麒【別具一格】

正是由於把楊派的成就與餘派相列比,走入了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