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股啟動有望融資30億 天齊鋰業財務“拐點”來臨

2019年12月13日,天齊鋰業公告配股說明書、關於配股發行的公告等。

根據配股方案,每10股配3股,定價8.75元/股,以目前股本11.42億股計算,如果所有股東全額參與配股,預計融資金額約30億元。

實際上,30億元對公司降低財務費用的實質作用相對有限,畢竟併購借款總額高達35億美元。此次配股成功的核心是,將為天齊鋰業後續融資打下基礎和作出示範效應,以此切實緩解財務費用高企的現狀。

“以截至9月30日的公司資產負債規模測算,本次配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下降至69%左右……在本次配股完成後,公司將充分考慮資本市場情況,進一步選擇合適的融資工具償還債務。”天齊鋰業12月16日在網上路演時指出。

財務“拐點”確立

2018年5月,天齊鋰業以65美元/股、總交易價款40.66億美元的對價,收購了SQM公司23.77%股權。加上手續費用等相關費用,併購款項共計42.26億美元。

至此,天齊鋰業對排名前五的鋰礦實現了“一參一控”,與美國雅寶、SQM並稱世界鋰業三巨頭。

付出的代價也不小,40.66億美元的交易對價中有35億元來自於中信銀行所牽頭的銀團併購借款。

這使得天齊鋰業今年財務費用大幅飆升。數據顯示,2018年天齊鋰業財務費用為4.71億元,但是2019年前三季度該項支出便已經大幅增加至16.5億元。

疊加碳酸鋰等產品年內價格下跌的衝擊,公司盈利能力備受考驗,歸母淨利潤從2018年三季度16.89億元大幅下降至今年同期的1.39億元。

不難看出,財務費用的大幅飆升吞噬了公司大部分的利潤。正因於此,天齊鋰業今年將降負債列為了頭等大事。

除了配股方案以外,可供天齊鋰業使用的降槓桿工具還包括了可轉債和港股上市,這其中還未包括自身經營現金流入和SQM公司分紅對併購借款起到的對沖效應。

天風證券曾經對此進行過測算,“在負債全部得到償還後,公司的財務費用有望降低16億元,債務對稅後淨利潤的影響有望減少13.6億元。”

只是,融資工具的使用需要時間,審批和執行需要一定間隔,同時還要視當時市場環境,選擇合適的節點執行,所以天齊鋰業清償併購貸款並非一蹴而就。當然,隨著資產規模的提升,天齊鋰業也不需要將35億美元負債全部消除掉,而是需要尋找到業績足以支撐的資產負債結構平衡點。

好的消息是,隨著此次配股的落地,天齊鋰業財務費用將進入下降週期,公司財務“拐點”就此確立。

行業底部顯現

前期鋰價高企時,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行業,一部分產能在2019年產能集中釋放,加上國內動力電池補貼退坡的影響,鋰鹽價格回落明顯。

SMM數據顯示,2018年初國內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價格在17萬元和15萬元左右,至今年12月初已回落至5.5萬元和6萬元附近。

要知道,2014年碳酸鋰價格上漲前的價格便在4萬元左右,如今市場價格已經越來越接近市場底部。

反觀天齊鋰業,雖然採用了長單銷售模式,但是利潤率難免受到小幅衝擊。2019年上半年,公司衍生鋰產品毛利率為52.63%,較2018年全年下降12.62個百分點,遠遠跑贏同期碳酸鋰等產品的跌幅。

若2020年鋰價能夠企穩反彈,將為天齊鋰業帶來明顯的行業支撐。而從供需關係上看,這種可能性很大。

供應端,今年8月以來,澳洲礦山Alita進入破產重組、Mt Cattlin明年減產,同時SQM、ALB將原鋰鹽產能擴張計劃縮減和後延,如SQM將擴產的6萬噸產能由2020年投產改為2021年投產,行業供應壓力大幅緩解。

需求端,歐洲汽車排放標準提高在即,歐洲車企加速電動化佈局,各國政府繼續加碼補貼標準。

“儘管鋰仍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但行業底部已經確認,後續將繼續看到產能的不斷退出,鋰價繼續下行空間有限,預計鋰精礦底部在500美元/噸左右……”民生證券指出。

剔除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外,天齊鋰業前期加碼的產能明年還將進入密集釋放期。以澳洲奎納納一期2.4萬噸氫氧化鋰項目為例,2020年便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量收入。

對此公司12月16日在網上路演時指出,該項目已經完成了全部長單簽署,預計自2020年1月開始進入產能爬坡狀態,並配合下游廠商進行為期6-9月的驗廠,預計2020年下半年實現訂單銷售、年底可望達產。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