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买了郑州远郊楼盘的年轻人,你们现在还好吗?

那些买了郑州远郊楼盘的年轻人,你们现在还好吗?

第一部分

三年前的12月18日,我和L先生买下了我们人生中第一套房。

彼时,郑州房价限购三月有余,连续数月的疯涨在多轮调控之下,刚刹住了车。而我们都没有郑州户口,刚毕业一年多还没有攒够24个月的社保。

一穷二白的我们当时并没有买房/结婚的打算。

决定我们买房契机的,是在忙碌的工作日打进来的一个平平常常的楼盘促销电话。一句开封CBD,一个7000多的预估价格,第一次勾起了我买房的心。

说白了,就是因为便宜。

南三环和北三环直追15000的那时,我满心欢喜地以为,开封西离郑州也就40分钟的车程,房价的差别,却是我几十年都挣不回的价差。这买卖,值!

第一次去看盘时,L先生脑袋一热就交了定金排了号。接下来的一周,家人也去看了样板间,听了CBD旁、中意湖畔的美好规划,集体决策,买!

开盘当天,2500个号抢500多套房的激动盛况犹在眼前。忽略开西到东三环40多公里的距离,忽略没有抢到理想户型的小遗憾,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

同样美好的,还有那时期风头无两的远郊大盘们,仅仅是我身边的朋友,就有买荥阳碧桂园园、荥阳金地格林小镇、平原新区恒大御景湾、开封恒大未来城、南龙湖正商智慧城…...

第二部分

每一个做出买远郊盘的年轻人,无一不是被当时美好的规划打动,无一不是付不出主城区房子的首付。

我们都觉得,我们才刚毕业,我们还不满25岁,我们可以等,等房子交付,等规划落地,等一等再安家落户。

我们的想法都一样,一样选择了郑州东南西北更靠近家乡的方位,以便回老家时,不必横穿整个郑州,相对在主城区,回家反而更方便了。

但是三年过去了,从25岁等到面临娶妻/嫁人/生子的28岁,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等不起。离老家近的那十几公里,也并不能安慰在外打拼的漂泊感。

区位的规划,以5年为1个单位,以2个单位为1个周期。

而年轻人对“安家”的需求,从不迫切到迫切,可能只需要3年。

3年,楼盘甚至来不及完工。

于是,低价买房时的心情有多激动,交房的兴奋劲儿过了之后就有多心塞。

配套不全!路途遥远!短期脱手无望!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这些年轻的远郊业主身上,不纠结、不凌乱是不可能的。

装修或者不装修?

好好装或者简装?

租出去会不会不舍得?

久住好像还不太现实?

市区租的房还要不要续租?

……

太多现实问题,让人来不及感叹青春太短、日子太快。

唯一让人有些安慰的是,房贷利率的下浮和区位房价的微涨。即便暂时不能变现,不能置换,也算是在无奈的夹缝中,给自己当时的买房决定做一个相对合理的注解,“是啊,至少比不买强。”

第三部分

即便如此,我依然时常怀疑,在迫切需要房子来婚配嫁娶、养儿育女的年龄,占用首套购房名额、占用不可或缺的首付资金,以刚需的身份误买投资属性的房子,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决定?

当住所的不稳定成为生活的常态,当一边交着房租、一边还着房贷成为习惯,身为异乡租房客的每个年轻人,每对年轻伴侣,一定都曾和我一样,想象过自己未来的家是什么模样。

一定都曾想过,去逛一逛宜家,在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样板间里探讨一下,想要的装修风格;在一应俱全的家具区,寻找自己喜欢的单品…

入住计划的搁置,让一切期盼都陷入与时间的胶着。

只能等时间给一个答案。

第四部分

距离我买房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房地产市场在进化,年轻人关于买房的决策质量也在提升。

上个月,我身边又一位刚结婚的朋友买房了,和三年前的我一样,她也没有做太多功课,在开始看房的第三天,就选择了南四环的碧桂园某盘。不同的是,南四环有地铁,半个多小时就能直达市中心。

生活不断迁移,城区不断扩张,1号线、2号线、5号线……逐步完善的地铁网,正在给郑州这座新一线城市带来更多便捷,也为刚需置业的年轻人带来了更多选择。

而三十未满的我们,尚且还算年轻,对于家的设想,应该还来得及慢慢实现。只是需要更加耐心地等,等配套完善,等房子可以交易,等到挣更多钱,有更多自由选择的底气。

总之,继续加油吧,远郊的年轻人!(小编mbsn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