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长制工作纪实:责任+落实 群众满意最重要

白鹭在空中展翅翱翔,水母在水中翩翩起舞,偶尔那调皮的鱼儿打破这平常的安宁,一下冲出水面,溅起晶莹剔透的浪花……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这是来水府风景区旅游的客人共同的感觉。自2016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启动了湘乡市河长制工作。经过三年努力,湘乡市河长制工作体系全面建成,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参与,湘乡市水域基本达到了岸绿、河畅、水清、景美的成效。

2019年是河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的关键之年,我市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河长制工作的相关要求,坚持党政领导、河长主导、属地负责、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原则;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河长制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获得了上级相关部门的肯定,先后多次接待各级各部门的参观、学习和交流。

湘乡市2019年河长制具体工作、措施和成效主要有

制规定矩,组织体系建设逐步铺开

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湘乡市河长制工作组织体系建设逐步铺开。特别是今年出台了《湘乡市河长制工作问责办法》《关于开展湘乡市乡镇街道河长制工作月计分、季评比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制度,将涟水河河长制工作纳入督查督办和绩效考核重点事项,引导各级各单位重视,并强化督查、问责问效,把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作为推进河长制落实的重要抓手,实行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年度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压实河长责任,促进工作落实。

全面开花,水质污染治理齐头并进

由于历史原因,湘乡市各水域曾经饱遭工农业生产的污染,黑体污水直接排放、岸线植被随意砍伐、生活垃圾顺手倒放等等,情况比较严重。对此,湘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湘潭市人民政府《涟水河入河口水质达标整治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湘乡市水域污染防治工作,决定全面开花,齐头并进对水质污染进行治理。

一、工业污水治理。对涟水流域湘乡段的入河排污(渍)口及相关排污企业进行详细调查,并提出相关整改要求,湘乡市水泥、化工、皮革等涉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化改造均已按要求进行了督查落实。湖南省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已经通过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湖南巨强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审核正在评审中。不能整改到位的,比如水府庙库区周边的金兔纺织厂直接予以关停。

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根据湘乡市实际情况,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放在农业种植化肥农药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两个方面。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并对污染相对严重的农田予以休耕。对养殖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直接下达关停、拆迁通知书,对污染不严重的下达整改通知书后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共计取缔369个拦库、43182口网箱,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15家。

三、生产生活污染治理。为改善涟水河流域岸线环境,湘乡市多次整治涟水河沿线两岸特别是城区段的非法种植,所有非法开垦菜土一律推平,所有粪池一律清理填埋。湘乡市所有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不再像以往一样随意倾倒而污染河流。在涟水河河面设置多道拦网,购买打捞船对漂浮物定期进行打捞,共计打捞漂浮物500吨。全市水域禁止采砂,取缔采砂点22处,清理废弃船舶12艘,采砂船21艘。

黑臭水体治理。湘乡市共计投资五千万元对城区所有污水管网进行提职改造,城区所有黑臭污水均进入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检验达标后才能进行排放。另外在黑臭水体污染相对严重的经开区、东郊乡、泉塘镇、毛田镇、棋梓镇、壶天镇均建设黑臭水体污水处理厂,有的已经投入使用,有的正在紧张建设中。对全市整体水质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真抓实干,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是一项惠及万民、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时间长久,工作量大。湘乡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所有水域全面禁止电子捕鱼。湘乡市成立了涟水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发布政府通告500多份,召开专题会议4次,设立警示牌45个并公告举报电话。对涟水河流域、水府庙水库、其它天然水域加大巡查力度,每月巡河在12次以上,严厉打击电、毒、炸鱼和使用迷魂阵、拦江网、扳罾网等非法渔具捕捞的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取缔非法渔具56个、没收大功率电鱼机4台,电捕机动渔船4艘,行政处罚4人,罚款4000元,有效打击了违法者嚣张气焰。

二、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水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湘乡市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水生生物增值放流。每次放流共放流草、鲢、鲫、鲤等各类鱼苗10万尾,有效地改善了河湖的生态环境。

三、以民为先,以人为本。大力兴修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涟水河流域防洪工程。耗资1亿元,加固防洪保护堤湖山段13.2公里,洪塘段1.9公里,城东段1.1公里,古城段1.1公里,望星堤0.3公里。计划再投资8千万元,加固防洪保护堤洪塘段2.1公里,山枣段1.7公里,洋潭段0.8公里,新建防洪保护堤潭市段1.2公里。切实保护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四、对引用水源进行全力而且有效的保护。饮用水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既是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条件。通过全市九十万人民的努力奋斗,湘乡市饮用水源水域岸线得到有效管理,饮用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饮用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饮用水生态得到明显提升。经检测,湘乡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三个国控断面监测站水质均达到二类标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府庙水库水域已经发现淡水水母。淡水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它们的出现是水质优良的印证。

重拳出击,水域四乱现象彻底根治

根据省第5号总河长令和湘乡市第9号总河长令的要求,湘乡市于2018年8月起全面启动我市河库“清四乱”工作。水府庙水库一直是湘乡市“清四乱”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此,湘乡市成立了湘乡市委副书记张茂丰任组长,副市长谢北葵、赵造时任副组长的湘乡市水府庙水库“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河库管护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在“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中,湘乡市共水事行政立案22起,罚款11.29万元,追缴违法所得187万元;刑事立案一起,刑事拘留5人;判刑3人;查处治安案件2起,治安拘留3人。此次专项行动震慑巨大,有效打击了违法者嚣张气焰,影响及其深远,四乱现象得到了彻底根治。

加强宣传,全民治水思想深入人心

湘乡市共开展了包括“关爱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世界河流日,我是行动者”、“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世界水日”、等5次大型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巡河警长”行动,举办了7期河长制工作人员培训班;建立了“湘乡河长制”微信公众号,设立了河库保护举报平台,平台上群众反馈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利用湘乡广播电台三千个“村村响”高音喇叭遍布城乡的优势,在该电台开设了“湘乡河长制”专栏,及时播报河长制工作新闻和信息;在收音系统设置94.2调频广播频道,定时播报河长制工作内容,在广大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保护、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众志成城意如何?清清河水漾碧波。在河长制的引领下,通过全民共治、部门配合、多措并举,昔日的垃圾河、无水河、乱泥湖一去不返,初步呈现出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环境美了,生态好了,群众也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好去处,大家都说:“是河长制换来了河水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