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的"那双鞋"合不合适,与外物无关

有人说如今离婚率很高,确切地说,是因为社会环境,还是家庭教育问题呢?又或者是责任心不强?

暂且不说离婚率居高不下的数据真实性,就只从社会中反映出的离婚事件,就能让人感受到离婚不像当年那样慎重其事了。好像随随便便两个人就可以从结婚直接跳入离婚,又好像随随便便就能出轨不负责任,再者多年的隐情可以公布于世还自己一个公道。

离婚好像变得简单而随意,似乎又像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当我们去寻找离婚原因的时候,往往能得到如下结论:

1. 整个大环境变了,离婚也变得容易了。

2. 家庭结构的复制导致离婚率上升。

3. 人变心了,十头牛也拽不回。

离婚的

究竟是不是这三个原因,我们一一细述。

1.整个大环境变了,离婚也变得容易了。

将离婚的事件外归因,不是我想要变化,而是周围环境变化了,所以这不能怪我,我也得相应大环境啊~

2016年刚去世的世界著名女建筑师哈迪德,当年在建筑上海一栋地标建筑师曾被人质疑,批判的声音不断涌入:"你的设计怎么与周边的建筑显得格格不入?你应该设计出和周边建筑相融合的建筑来。"哈迪德回答:"假如周边的建筑很糟糕,你的建筑难道也要一样?"

不是环境导致的离婚率增高,而是想离婚的人自己想要离婚,与旁人无关。至于想离婚的人因为看到旁人离婚容易,而纷纷效仿之,这里倒是有环境的影响因素存在。

2.家庭结构的复制可能导致离婚率上升。

儿童心理素质和社会性基本都是通过后天的体验和观察中习得而来,比如:人际关系的质量和互动的模式,亲密关系的模式,婚姻模式,教养子女的方式等等,在成长期的孩子很容易潜移默化地从父母身上学得,这就是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现象。

一个孩子在充满矛盾的家庭里长大,长大后家庭充满矛盾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为当时孩子的感受是动荡的家庭关系,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家庭结构。孩子长大后对伴侣的交往互动中也容易充满不确定性,或许还会通过不断地"考验"对方来重新建构自己的安全感。这样长大的孩子假如没有正向积极的引导,也容易复制上一代关系的模式。这也许是离婚率上升的一方面原因。

离婚的

3.人变心了,十头牛也拽不回。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TA要离婚,是因为TA变心了,与我无关,是对方的责任,对方没有承诺到底。

人没变心前,是不是同样也是十头牛也拽不回地爱上了你呢?

那为什么同一个人前后反差那么大,面对的同样是你这个人,可为什么会称不爱了?

接下来要说的话,也许没有一个人乐意听到,这其中也有你的"功劳"。

也许会有人反驳:"怎么可能有我的功劳?难道我让对方出轨,我让对方对我施加暴力?"

是的,有你的功劳,你的功劳在于一次次退让,以至于纵容对方践踏自己的底线。又或者是一次次的无视,践踏对方的底线,让对方忍无可忍。

离婚的

男女双方在离开对方之前都会指责对方:"你变了。"这里的"变"也许有理想中的状态变成了现实中的状态。你想象中对方应该是温柔贤淑,英俊谦和,而现实却不是这样,于是,你失望了,乃至要放弃。我们往往犯了一个错误,只认为对方只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却忍受不了现实的样子。不是人变心了,而是你没有跟着一块更新。

离婚"那双鞋"合不合适,与外物无关,只与当事人双方有关,他们的成长中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否合拍,而不仅仅是大环境的熏陶,家庭结构的代际,自己责任心是否完善。

我是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萤火虫老师,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