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光學產業再迎風口,多家上市公司搶灘登陸


“暴利”光學產業再迎風口,多家上市公司搶灘登陸

集微網消息 攝像頭產業鏈在手機拍照功能興起至今,已經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在雙攝出現前,這一領域尚且還處於瓶頸期。然而終端品牌手機上不斷挖孔疊加攝像頭的這波操作再次引起了業界對於這一產業的關注,產業鏈相關的各個環節都是今年大家熱議的話題。

有分析指出:“明年旗艦機將是後置四攝起步,廣角、長焦、超廣角+ToF將成為標配;1/1.33'大底滲透率將大幅提高;5倍光學變焦也將會得到普及。”

5G加持讓明年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有望出現增長,而光學領域作為目前手機最大的創新點之一,也將繼續迎來樂觀積極的發展。因此,光學相關領域也在近兩年逐漸成為產業鏈和資本市場眼中的香餑餑。

多家上市公司涉足

雖然智能手機產業鏈中依靠光學業務走向成功的企業雖不少見,但其中最為“勵志”的莫過於舜宇光學的故事。

眾所周知,該公司主營業務之一的攝像頭模組是這一產業上下游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連年的價格戰讓這類產品利潤飛速下滑,即便舜宇光學作為國內龍頭也依舊無法避免。

然而當行業整體的毛利率止不住地減少,舜宇光學的“殺手鐧”也開始展現。

查閱該公司近年來的財報可以發現,光學零件業務的銷量和利潤佔比都在逐年提升,產品涵蓋了以手機、車載為主的多類光學鏡頭,平均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4%,2019年上半年這項業務產生的利潤佔比達到前所未有的83.6%。在攝像模組毛利率每況愈下的階段,無疑是光學業務為舜宇光學撐起了一片天。

或許是舜宇光學在這一領域的成功太吸引人,近幾年大規模投入光學鏡頭產業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

2017年8月24日,丘鈦科技擬以12.47億元(新臺幣)取得新鉅科技36%股權事項接獲臺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批准函,交易完成後,丘鈦科技成為新鉅科技最大單一股東。隨後在2019年8月20日,丘鈦科技完成對新鉅科技的增資事宜,新鉅科技也從丘鈦科技入主之初的虧損局面成功扭虧為盈,為其業績做出貢獻。

同樣是2017年,歐菲光與南昌創新投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南昌歐菲精密,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7000萬元人民幣,持有合資公司70%的股權,南昌歐菲精密將以光學鏡頭及光學元器件研發、生產、銷售及其配件為主營業務。

2018年10月23日,歐菲光全資子公司南昌歐菲光電擬以支付現金2800萬美元的方式收購富士膠片及全資子公司富士中國在手機、車載鏡頭及攝像頭相關的專利權、專利申請權及專利許可,並收購富士天津100%股權,其中專利轉讓費用為1500萬美元,專利許可費為100萬美元,收購股權價款為1200萬美元。

據集微網瞭解,目前歐菲光手機鏡頭生產主力仍是南昌歐菲精密,而富士天津工廠主要以少量車載鏡頭訂單為主。

瑞聲科技更是自2009年6月便開始了在光學業務上的佈局。隨後分別在2010年、2013年、2017年間數次發起該項業務相關的收購及項目投資。目前分別在江蘇常州、蘇州建有兩家光學鏡頭工廠。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將近十年的佈局,瑞聲科技在手機鏡頭領域的市佔率也在逐年提升,產品在國內市場非常具有性價比優勢。

產業固有格局鬆動

上述提的幾家企業都是在近年來大力發展光學產業的典型案例,結合其原有業務發展情況來看,也進一步反映了不論是零部件還是整機,單純的組裝業務盈利能力已然滿足不了資本市場對於業績的需求。

中高端鏡頭產能在這個階段供不應求,這也給更多的企業創造了進軍中高端市場的機會,大家都想要趁此機會將自身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但在光學產業想要佔據一席之地並不容易。

大立光、舜宇光學、玉晶光三家頭部企業佔據手機鏡頭的中高端市場大半份額,業內少有企業在產能和製程良率能夠與之媲美,集微網之前談到光學鏡頭產業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這一產業存在非常高的技術門檻,尤其是在中高端產品,從模具設計到製程良率提升都需要長時間的經驗沉澱,這也是大立光一直以來雄霸行業龍頭寶座的原因。

不過這些頭部企業始終存在價格過高的短板,前文提到舜宇光學這類產品近年平均毛利率約44%,而高端產品份額佔比更高的大立光毛利率則是長期保持在70%,可見居高不下的毛利率既是推動越來越多企業入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卻也是終端品牌希望找到價格更有競爭力的供應商的原因,也是蘋果公司在多年內持續扶持大立光以外鏡頭供應商的原因。

終端廠商的成本壓力與日俱增,使得其對高性價比產品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誠然,我們也看到後期許多涉足這一領域供應商意圖通過收購技術專利等多種方式來補足產品的競爭力。

目前智能手機作為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亦是光學鏡頭需求量最大的市場,由此,光學鏡頭產業鏈格局的變化幾乎都是取決於廠商們手機鏡頭業務的競爭情況。

5G元年開啟,眼下正值智能手機和光學領域再次蓬勃發展的時期,市場供不應求、終端品牌追求性價比這些因素都給其他廠商打開了光學產業格局的突破口,但結合產品本身存在的技術難題以及行業巨頭目前也都在積極擴產,真正能夠藉機突破的企業或許也是屈指可數。(校對/Can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