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根本不能治愈?3种情况是例外,降蛋白关键在于2点

蛋白尿几乎贯穿于肾病整个发展过程中,是影响病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面对蛋白尿有些肾友往往难以招架,究其根源,主要是蛋白尿的形成与肾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当肾脏组织肾小球受损后,导致滤过膜间隙越来越大,继而本不会出现在尿液中的大分子蛋白,便会漏出到尿液中,最终形成蛋白尿。因此要彻底解决蛋白尿的问题,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关键。

蛋白尿根本不能治愈?3种情况是例外,降蛋白关键在于2点

对于受损已超过50%的肾小球是难以修复的,因此当肾小球受损过半,肾脏出现纤维化、慢慢硬化,肾功能无法逆转,这决定着蛋白尿难以完全恢复,也是蛋白尿易反复的根本原因。

但也并非说蛋白尿完全没有好转的可能,这三种情况是个例外:

肾病炎症反应初期,积极治疗完全可以转阴。这一阶段肾脏仅存在轻微的炎症,积极服药消炎药物,不会造成肾小球的损伤,肾功能也不会出现下滑。因此肾友一旦确诊病情,应积极治疗,不要拖拖拉拉错过治疗时机。

蛋白尿根本不能治愈?3种情况是例外,降蛋白关键在于2点

病理类型较轻的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病种类较多,不同病理类型出现的症状不同,也决定着最终的预后,比如膜性肾病早期有20%左右的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发展到中后期发生肾衰竭风险也较高。

所以有些病理类型轻的肾病,本身肾功能受损较轻,再加上症状轻微,蛋白尿治疗后也易恢复,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对激素敏感的膜性肾病等。一旦确诊是这些类型肾病的患者,一旦要积极服用激素等相关消炎药物治疗,蛋白尿转阴几率更高。

蛋白尿根本不能治愈?3种情况是例外,降蛋白关键在于2点

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典型的症状,一旦肾功能恶化,微量白蛋白尿就会转化为大量蛋白尿。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阶段,需要积极控制血糖稳定,以免加速肾脏损伤,加重蛋白尿。

对于有些肾友来说蛋白尿难以招架,其实控制但不很难,有2点很关键:

慢性病发展都存在这样的规律,治疗越晚,病情发展到最后阶段,治疗难度也会越大,治愈的机会也会更小。肾病也不例外,因此肾友们一旦确诊病情,就该及时治疗,不要觉得不疼不痒就不治,为肾功能恢复争取更多的时间。

蛋白尿根本不能治愈?3种情况是例外,降蛋白关键在于2点

解决感染问题

不少肾友存在蛋白尿反复的情况,大多与感染相关,常见如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泌尿系统感染、口腔感染等等,因为肾脏本身处于病态,虽然治疗后情况好转,但如一旦发生炎症,还是会直接侵袭肾脏,造成炎症复发,蛋白尿也自然跟着复发。解决感染问题,提高免疫力,抗病能力是关键。其实其他肾友也不用过于担心,原则上如果将尿蛋白定量持续控制在1g/d以下的话,对肾功能的影响就比较小了,也能大大降低肾衰竭的发生。有更多肾病方面的内容,可以点下面“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