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修身養生祕密:古今成大事者,都做到了這6個字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十六章中,開篇提出了六個字,即

“致虛極,守靜篤”

這六個字貌似簡單無奇,但是,道家關於養生和修身的全部法門便在這裡。

道家的修身養生秘密:古今成大事者,都做到了這6個字

何謂“致虛極”?

“致”,是達到的意思。

“虛極”,就是把靈魂放空,空到不能再空為止。

“致虛極”,就是要求人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放下,使大腦一片空白,人世間一切概念,包括生死、榮辱、得失、禍福全部化為烏有,完全融入自然之中。

何謂“守靜篤”?

“守”即守護或堅守之意。

“靜篤”,即靈魂寧靜到無聲無息,一切外物皆不能干擾自己,達到物我兩忘的狀態。

此處的“靜”,與前面的空,本質上並無不同,空極則靜,靜極則空。

道家提出的這個修煉路徑並不是唯一的,事實上,無論是中國的儒道釋,還是西方的各種宗教和文化,都強調一個空和靜的問題,心中慾望太強,靈魂不寧靜,就不可能讓生命進入一種忘我和勿我的狀態,沒有這樣一種狀態,人就不可能跳出世界看世界,就會混入世俗的視聽之內而不能自拔。

靜與空是靈魂乾淨的體現,也是一個人保持理性生活狀態的需要,達到這樣一種狀態就不會被一些表象所誘惑,無論身處廟堂之上,還是俯拾於鄉野之間,都能把握好自己。

我們大多數人從生到死都困頓於得失,忙碌於生計,幻滅於貴賤,靈魂能夠真正靜下來的並不多,很多人還來不及思考便離開了這個世界,所以,很少有人能夠體會到生命在靜的狀態下是一種什麼感覺。

道家的修身養生秘密:古今成大事者,都做到了這6個字

本人少年習武,老師要求我們站樁入靜,起先不知道其中奧妙,但是,一旦入靜之後,往往會感受到氣血的運轉,意識的流動,人會進入一種恍惚之狀態,而這恍惚不是暈,就是一種很難形容舒暢感,在這種感覺中,站久了,不僅會生髮出一種力量,功力大長,並且,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狀態都會保持一種心性的淡定和從容。

所以,入靜無論是對身體還是對靈魂都是一種修煉。

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境界之後,能達到什麼效果,老子接著講了,“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靜到一定程度,空到一定程度,一個人就會徹底放下,擺脫與萬物的紛爭與糾結,置身於萬物之外,如果能夠達到這樣境界,就能夠看清萬物的本來模樣,就不會被萬物的表象所迷惑。

那麼,萬物是個什麼樣子呢?老子用了一個詞,即“並作”。

何謂“並作”?

就是萬物之間你來我往,你生我死,你動我靜,你上我下,相互作用的過程。

也就如同我們站在海邊,看大海翻波湧浪,天上雲蒸霞蔚一般,熱鬧非凡。

到這個時候才明白,自己在現實中苦苦追求的東西,在整個宇宙之內又算得了什麼,自己為此所獲得的歡悅和悲辛又是如何微不足道。

正是在這種空靈的性情中,人才能夠真正看見自己,看見眾生,看見天地。

道家的修身養生秘密:古今成大事者,都做到了這6個字

老子認為,在萬物你來我往的作用中,我們還會發現宇宙間的萬物還存在一個基本的規律,就是“復”,何為復?

就是指事物週而復始的循環狀態。

道家認為,萬事萬物都循環而生,循環而死,一切皆在輪迴之中,世界是圓的,無中生有,有又生無。

所以,老子接著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一個生命,不管多偉大、多堅強,有生必有死,終要歸於無,即歸根。

到這個時候,萬物就達到了真正的靜的狀態。

人生也是如此,不管什麼樣的人,活著就不停地折騰,等到死了,也就徹底安靜了。

從有到無,從生到死,從動到靜,完成了這樣一次循環,就叫“覆命”,

“命”就是指事物最本質的狀態,回覆到最本質的狀態就是“覆命”。

道家看來,人世間所看到的一切皆為虛幻,最終都要幻滅,世界本來就是混沌一片,終要歸於混沌,那是一個光影的世界,即生即死,即亡即存,一切來於自然,復歸於自然,不可妄想,不可強求。

道家的修身養生秘密:古今成大事者,都做到了這6個字

道家的這種認知宇宙觀和世界觀看似空無,實際上告訴了我們兩個重要的處世法則:

第一,世界變化的法則就是反覆。

生死、死生,有無、無有,一切皆在輪迴之內,存時當思亡道,亡時當有存心,凡事有此思想則可立,無此思想則必廢。

第二,萬物運行的終極法則叫歸根。

我們所苦苦追求的這些身外之物,不僅帶不走,而且早晚同我們的生命一樣化為烏有,人生苦短,知足常樂,莫為一已之利而喪終身之軀。

縱覽老子的這句話,實際上是告誡世人,不要心生妄念,對利、對名、對功、對色、對生、對死、對愛、對恨都不要太過極端了。

關於這一點,與佛家也是相通的,有一次進一座廟宇,大殿門前掛了一幅對聯,

上聯是:“世上人,千般計,計千般,最終曰盡計計皆空”;下聯是:“人間事,不得了,了不得,到頭來看不了了之”。

世上有多少人工於算計,到最後來看,哪有什麼輸贏,都歸於殞滅,敗者或許很慘,勝者也滿身疲憊。

把自己站正了,天塌不下來,不求功蓋天地,但求無愧於心。

道家的修身養生秘密:古今成大事者,都做到了這6個字

去歲到蘇州的寒山寺,又重溫了寒山和拾德兩位高僧的那番有名的對話,人到中年更是感慨萬端。

寒山問拾德:“世間如果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理他,過十年後你且來看他”。

拾德這種處置問題的方式,看似消極和沒有個性,其實,暗含著天地萬物輪迴的大道之理。

因此,古今欲成大事者,都須有容人之量,這種容忍不是懦弱,不是缺乏個性,其本質是能夠公平看待萬物的情懷,是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換取事物的轉化,而不在一時一利的問題上讓自己陷入困境。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道德經》全解授課已經上線,請隨我一起探索人生智慧!

#國學# #文學# #道德經# #詩詞#

道家的修身養生秘密:古今成大事者,都做到了這6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